天津河海通达,接南连北,物阜民丰,京畿要冲,所以,从鸦片战争开始,便被列强屡屡觊觎,或强行开埠,或割据租界,一个好端端的城市,像是一块柔弱的豆腐,横一刀竖一刀,切得不成样子,但是,天津人是有骨气的,苟且生,毋宁死,祖祖辈辈的家园怎能从这一代的手上丢掉?
于是,星星之火,津沽燎原,抵外辱,杀国贼,闹革命,盼新生,轰轰烈烈,历久不衰,也留下了一个个有刚烈故事,有英雄情怀,有红色风采的壮志遗址,每每凭吊,总能荡气回肠,总能我心飞扬。
今天的红桥区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号,是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所在地。这个道教名观始建于明宣德八年(1433),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改建为吕祖堂,因供奉“纯阳吕祖”(吕洞宾)而得名。后于乾隆六十年(1795),道光十九年(1839)和民国九年(1920)三次修葺。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后殿和五仙堂,占地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前殿主要供奉吕洞宾,后殿供奉北斗元君,两侧有药王和药圣,西侧院五仙堂供奉道教北五祖。
吕祖堂是目前我国仅存的较完好义和团坛口,也是1900年声势浩大的天津义和团运动的大本营。著名的紫竹林、老龙头战斗以及整个天津保卫战的作战计划都是在这里拟定的。
义和团运动时期,“乾字团”在此设总坛口。义和团首领曹福田、张德成、红灯照黄莲圣母林黑儿等,在此拜团议事。
现在能够看到的展览部分设置在何家胡同南侧,是个两套两进的四合院。馆内基本陈列分为三部:前殿复原陈列、后殿《全国义和团运动史》陈列和五仙堂复原陈列。而《全国义和团运动史》又细致地一分为五:(1)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2)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在直隶发展,并进入天津和北京。(3)天津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侵略。(4)北京、东北等地义和团抵抗帝国主义侵略。(5)义和团运动是英勇的反帝爱国运动。
吕祖堂濒临南运河,距天津城西门仅三里地,津西各县义和团来津时,大多在此落脚。义和团运动史上的重要文献、曹福田致各帝国主义的“战书”也是在这里拟定的。前殿原是供奉吕洞宾的大殿,1992年重塑吕洞宾及其两个弟子济小塘和柳树精的泥塑像并陈设了钟鼓和幔帐,景象同1900时一模一样。
穿过连接前后殿的甬道,直通后殿前的月台,上面陈列着义和团练武用的大刀、石砘、石锁、抱石等,旁边还立着一面“曹”字大旗。置身其间,静思默想,义和团员冲杀无惧的身影仿佛就从眼前一一闪过,那掠过树梢的风声似乎也变成了爆发的呐喊。
五仙堂在西小院,这里原是供奉道教北五祖的地方。义和团运动时期,曹福田在这里会客商议。现在的陈列,都是还原的摆布,曹福田的乾字团崇尚黄色,所以此处的桌椅均包以黄色靠垫和围布,迎面墙上挂着二郎神画像,条案上摆着香筒、香炉和蜡扦。堂内塑有曹福田,张德成,林黑儿和刘呈祥四位义和团首领的雕像,与真人般大小,与院内的义和团群塑像隔窗相望,一同给“英勇”下了个直观的定义。
“红灯照,穿得俏,红裤子红鞋大红袄……拆了洋楼扒铁道,电线杆子全烧掉。练了红灯照,鬼子见了吓一跳”……
这番“不爱红妆爱武装”的描述,把个义和团的无边勇力传神地展现出来,然而,最富传奇色彩的,还是那位来是谜、去是谜的天津红灯照领袖“黄莲圣母”。
坐落在红桥区归贾胡同北口、南运河南岸的红灯照黄莲圣母停船场遗址,是这位侠女从杨柳青进入天津,在南运河边设立红灯照坛口的地方。红灯照是义和团的青年妇女组织,首领乃自号“黄莲圣母”的林黑儿。船家之女林黑儿,小字黑儿,嫁至李姓船户。自幼随父流浪江湖,以杂技为生。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时年约30岁的林黑儿在张德成的支持下,在南运河一带组织天津妇女维护治安、传递军情、抢救伤员。
据说,当时黄莲圣母的坐船全部用红布围裹,上悬红色灯笼,桅杆上挂着“黄莲圣母”大旗,沿岸人等见到红船到来,无不顶礼膜拜,以求圣母保佑。由于其所乘大船常停泊于归贾胡同北口的南运河上,成为水上坛口,香火极盛,每天求医看病者络绎不绝,天津红灯照也随之创立。
其实,“黄莲圣母”也是凡人,只不过被一种法力无边的渴望神而化之,变成刀枪不入的超自然力量,甚至,连她的身世也蒙上了一层愈传愈神的梦幻之色。那么,这位带领红灯照女兵纵横沙场,痛击洋人的“圣母”到底是从何而来呢?
一般的说法是,“黄莲圣母”林黑儿来自山东聊城。其夫被官府迫害致死,她愤而参加红灯照,配合义和团作战,并叫响口号:“红灯照,照红灯,杀完毛子灭满清”。“红灯照,义和拳(义和团的另一称谓),亲兄妹。闹得欢,一个心,杀洋官”。转战天津后,淡化了“灭满清”、“杀洋官”的意思,改为“大闹红灯照,不怕枪和炮,单刀高举起,洋头被砍掉”。
杨柳青镇的老人回忆,义和团首领张德成1900年农历六月初一(6月27日)路过杨柳青,初三(29日),林黑儿也赶到这里,打算在文昌阁设坛,但遭到保甲局石元仕反对。石言:“文昌阁崇文书院儒学圣地,向来不准妇女过桥,现在马庄有娘娘庙,大梁庄有九圣庙,河滩寺均可设坛,请圣母斟酌。”林黑儿后来听从张德成建议,顺流直下,来到南运河侯家后,在此设坛。
短暂辉煌过后,红灯照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之中消失了,行伍队列中的女子匆忙脱下红装,换成平常打扮,躲进深闺。天津义和团的几位“师兄”相继遇难,惟独曾经号令一方的黄莲圣母不知所踪,一时成谜。从现有的文献记载推断,黄莲圣母的下落无外有三:一是被官府抓住杀害;一是战死沙场;一是被联军抓走,掳到国外。但推断毕竟不是结论,黄莲圣母的去向,随着时光日久,破解几无可能。
红灯照全由未婚女子组成,领头者称“大师姐”。红灯照人人身着红衣,手持红帕,夜提红灯,红红火火,敌兵丧胆。据说红灯照大师姐能够腾云驾雾,撒豆成兵,隔空一指,洋兵即为灰烬。
红灯照法力越传越神,队伍也越来越大,一些坛口开始在公开场合习练武艺,训练“飞天”本领:空场子上,一个下面尖、上面圆的大笸箩摆在当中,身轻似燕的女孩,一身红装,手持红扇,脚踏笸箩边缘飞快地奔跑,据说,练到最后,人就可以腾空而起。当时的民谣这样唱:大师姐,实在能,撒豆能成兵,全仗她的红灯笼。
和红灯照并称于世的,还有其他各色灯照。虽然资料匮乏,但“天下蓝灯照,住在玉皇庙,谁不杀毛子,当夜把头掉”就是明证。至少在天津,就不但有蓝灯照,还有“黑灯照”、“青灯照”、“沙锅照”。颜色的差异,是由女子的身份决定的。已婚中年妇女组成蓝灯照,全身蓝装;寡妇组成青灯照,一身青衣;老年妇女组成黑灯照,满身黑衣,还有乞丐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组成的沙锅照,服装无定色,因其为义和团募集钱粮,用沙锅做饭供应团民而得名。
这些组织,由于未见经传,一直被史学家称为“传闻”。但其存在过的结论确有依据:义和团的基层组织是“坛”,团民分属各个坛口。静海全县有义和团坛口二三百个,包括蓝、青、红灯照在内的妇女组织坛口也有近百个。蓝灯照分别在子牙镇、独流镇胜利街义永胡同建立了坛口;青灯照分别在子牙镇、独流镇建有坛口;沙锅照分别在范庄子、八里庄设立过坛口。
大沽口炮台位于塘沽区大沽口海河南岸,距市区大约60公里,是入京咽喉,津门屏障,素称“海门古塞”,以“北有大沽”之名与“南有虎门”并称。
大沽口的履历大致如下——
明初,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大沽海口的战略地位日渐凸现,这里是从海上进京的惟一门户,一旦失守,首都就将毫无遮拦地暴露在外人眼前。嘉靖年间,为御倭寇,大沽口海防战备日紧,构筑堡垒,驻军设防。
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一座圆形炮台。炮台内用木料,外砌青砖,白灰灌浆,高度约为一丈五尺,宽九尺,进深六尺,这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坚固如山。
1841年,经过数年经营,大沽口炮台已建成大炮台5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组成大沽炮台群,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已现雏形。
1858年,钦差大臣僧格林沁镇守大沽口,整修炮台,再建炮台5座,其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寓意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另一处炮台建在北岸石壁之上,名字叫“石头缝炮台”。每座炮台设大炮3门,另有小炮台25座。每座炮台高10米至17米,底座周长182米至224米,上砖下石,均用三合土、糯米汁浇灌夯筑而成,大小炮台共置大炮64尊,炮口对准波澜壮阔的海面。
此时的炮台,工艺上已大改进,木材、青砖之外,再用二尺多厚的三合土砸实,炮弹打上去,至多只是个浅洞,而且,炮台长高到三至五丈,外形上方、圆兼顾。
1875年,清政府再次扩建炮台,从欧洲买来铁甲快船、碰船、水雷船,大沽口的抗外实力已是今非昔比。
几十年来,大沽口炮台建建修修,更多时候,是一种尊严的象征,直到外国的坚船利炮真的开进了海湾,直到一个其实根本没有尊严的政府不知所措地只想退让自保,这一群看似坚固的炮台,才代表中国人感受了那种切身切肤的煎熬。
1840年—1900年,短短的六十个年头里,大沽口遭受了列强的四次入侵。一时间,城闻炮声,海鸥啼血。无数爱国将士马革裹尸,屈辱的《天津条约》草草签订。1901年,《辛丑条约》生效后,大沽口炮台竟然悲壮地被它献身保护的清政府拆毁了。
但是,历史无法忘记,屈辱永远铭刻。1988年,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又以“津门古塞”之誉被评为“津门十景”之一,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3年,文物部门描绘出“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规划,园中亮点包括:遗址公园入口设计圆弧炮墙;临海一面修建仿古炮墙,炮墙总长1050米,北到海河。“威”字、“海”字炮台恢复原有风貌。“镇”字炮台已不复存在,规划将用栅栏把原址围拦起来,考古清理后,露天陈列,立牌明志,供人凭吊怀古。为了再现古炮台雄姿,在“镇”字炮台以北,按1:1比例依原貌重建一座炮台。在“海”字炮台南侧,加盖长宽各4米的茅草屋,屋内设置与真人大小相同的清代士兵泥塑,还原了清兵的生活场景。
“此吾致命之所也,逾此一步非丈夫矣!”生死一线间,尚能发出如此呼喊,定是认准了还有一种人生大义等在不远的前面。
这一声喊,是聂士成拼尽全身气力从胸腔中喷薄而出的;这一声喊,使他和他的将士一同喋血沙场,成就了一世英名。
聂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北乡(今岗集乡聂祠堂)人。幼年父死,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聂士成自小行侠仗义,曾有一夏姓商贩被匪徒追杀,聂母设法将其藏匿,幸免于难。聂归家后热情相待,结为好友。不久,夏弃商从军,入湘军袁甲三部当兵。咸丰九年(1859)升任哨官驻临淮关,写信邀聂一同从军,从此,聂士成投身军旅,开始了四十年戎马生涯。
聂士成从军后正值清廷镇压捻军起义,因作战英勇被补为把总。李鸿章创建淮军时,按籍贯被拨入淮系,隶属淮军宿将刘铭传,后因镇压东西捻军屡建战功,累迁至总兵、提督,并被授予力勇巴图鲁勇名,与王孝祺、章高元并称淮军后起三名将。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改革陆军军制训练新军,直隶北洋陆军改为武卫军,聂士成所部马步军三十营按德国军法操练,编为武毅军,作为武卫前军驻芦台,与宋庆、董福祥、袁世凯所部并称武卫四军。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聂士成率部镇守天津,仅有十营兵力,点兵布局捉襟见肘,只好“三分其军”,留一部驻守芦台大本营,派一部兵守护京津铁路,大部队由他带进海河西岸。7月5日,聂军与义和团合力围攻紫竹林租界,与敌激战八昼夜。7、8日间美、法等国援军赶到租界内,9日凌晨八国联军6000人开始向驻守八里台的聂军反扑,由于兵力悬殊,聂军陷入联军重重包围。聂士成与联军激战2个多小时,因弹药匮乏,率部突围,此时,聂士成双腿皆伤,营官宋占标劝其退下,聂士成奋然横刀跃马挺立督战,用刀在桥头画出一道横线,向左右说道“此吾致命之所也,逾此一步非丈夫矣!”,话音未落,一发炮弹在附近爆炸,聂士成腹部被弹片击中,肠子流出体外数寸,但他依旧岿然不动,这时“一弹由口穿入”,“又一弹洞穿太阳穴”,“最后一弹伤胸膛始倒地”,聂士成血流遍体,壮烈殉国。他的士兵也全部阵亡,而且没有一人倒在横线以外。
聂士成殉难纪念碑在南开区紫金山路与津盐公路交叉口。花岗石砌筑基座,上置碑心,高2.4米。1905年清政府立碑纪念,谥号“忠节”。碑正面刻“聂忠节公殉难处”,两侧立柱镌“勇烈贯长虹,想当年马革裹尸,一片丹心忍作怒涛飞海上;精诚留碧血,看今日虫沙历劫,三军白骨悲歌乐府战城南”,横额为“生气凛然”。1984年复立时,碑文仅留“聂忠节公殉难处”七字。
诗人黄遵宪闻听聂士成的烈举后,奋笔疾书《聂将军歌》,有“百马横冲刀雪色,周旋进退来夹击,黄龙旗下有此军,西人东人惊动色”等句,把他的威望,他的处境,他的苦战写得极其悲壮。
此后,推崇忠义的一代代天津人感怀着这位“西人谓自与中国战,无如聂军悍者”的爱国将军,先后建聂公碑、聂公桥和聂公祠,2000年夏又在他殉国处重建跃马飞奔的铜像,永志勿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