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八章

  高大喜从陈书记那里回到光荣农场,好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心里暗暗较劲儿,一定要像陈书记说的那样,在和小江南农场对比试点过程中在经济效益上一定要压过小江南,出出贾述生的洋相!

  他到家的第二天,局生产处就来了通知,今年要多拨给光荣农场一千吨化肥。这里寄托着陈书记的关怀和支持呀。

  早晨一上班,高大喜就找来管生产的副场长刘茂森、财务科的石大庆和生产科长徐磊,要认真研究一下今年的经济效益仗怎么打。

  “高场长,”刘茂森听完高大喜的意图憋不住说,“你得和陈书记说说,咱们不能和小江南比呀。”

  高大喜问:“怎么呢?”

  “这你还不知道?!”刘茂森说,“两个场没有可比性!都是五十万亩地,咱们只有十万亩水田,其余是旱田,而小江南农场四十万亩水田,只有十万亩旱田,这水田一亩能产稻一千多斤,旱田里的小麦、大豆每亩才产三四百斤,怎么比呀?”

  高大喜一板脸:“同类比嘛,水田和水田比,旱田和旱田比!”

  刘茂森不吱声了。

  “高场长,同类比可以,”徐磊也为难地说,“但咱们场的基础条件没有小江南好,前三年连续遭受旱灾,五十多万亩地几乎三分之二绝产的绝产,减产的减产,今年很难说就没灾。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又是个干旱年,人家小江南农场有引灌优势,恐怕同类也不好比呀。”

  高大喜有点儿不耐烦了:“预报?!预报就那么准啊,神哪,仙呀,我就不信那一套……”

  石大庆见这时不说,找不到合适时机,也得让他知道知道财务账:“高场长,截止到去年年底,咱们场已经累计贷款两亿多元了,每年光财务费用就六七百万,小江南农场因为有水,躲了三年旱灾,是北大荒所有农场里为数不多的盈利单位。”

  “怎么?”高大喜听不进去,“这就不能比了?!去了一切不可比的因素比!”

  谁也不吱声了。

  过去,从抓阶级斗争到批判唯生产力论,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间,那时候多半是算政治账,也算经济账,算的最多的是追求产量,大豆亩产二百六十斤、小麦亩产四百斤叫上纲要,还有跨黄河、过长江的指标,有的从一播种就计算,一亩地多少株数,一株多少粒,千粒重是多少,就这样算出了亩产量,谎报虚报成风,很少比较哪个场经营利润是多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中心工作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在这片由计划经济哺育的土地上,还不太习惯,但不习惯也要习惯,社会发展规律的大潮已经以不可阻挡的气势滚滚而来了。

  徐磊心里明白,高大喜心气很旺,必须把话说清楚,现在兜出底细,比到年末败在小江南农场面前挨批要好一些,说:“高场长,我们的工业也太不景气了。”

  高大喜问:“茂森,这几家工厂不是说除了油厂以外,效益都不错吗?”

  “过去是这么说,我理解,陈书记说的试点对比效益和过去的算法完全不一样。”刘茂森说,“过去算法是只要有物有出处就算效益。比如开劳模会从酒厂拿二百斤酒打个条,上级来了送两桶酒,领导有批条,可是没人算账,也算效益。还有,有的工厂见年末效益账不好,请领导补条子,向条子要效益。可这回,陈书记讲的效益是要干货,看看年末能纯盈利多少钱!”

  高大喜说:“这还不好办,以后谁拿货谁付钱不就完了!”

  “高场长,我建议你应该到南方一些沿海城市参观参观去,我去年跟着局里参观团出去一趟很受教育,给各位领导写了一个报告,没引起重视。”徐磊说,“我觉得,我们的观念太落后,特别是经营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比如说,过去,我们算政治账多,具体说,开发建设北大荒当时是解决我国六亿人口吃饱肚子的问题,因为我们国家是个缺粮国家,国家提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尽管国营农场生产一斤粮食比进口一斤粮食国家要补超倍的钱,但还是自己生产不进口。现在农民实行土地承包,国家粮食自给有余了,我们国营农场该转转路子了……”

  “我懂,我懂!”高大喜有点儿不太高兴,截断徐磊的话说,“粮食够了,国营农场就不办了?自力更生的精神就不要了?”

  徐磊刚想说:“小江南农场大力试办家庭农场就是在淌一条新路子,我们还这么‘大帮哄’,肯定比不过他们,何况贾述生抓经济效益已经三四年了,还搞过‘经济效益年’活动……”但见高大喜气不小,很多要说的话又咽回去了。

  高大喜问:“老徐,油厂是怎么回事,上次我去那里检查工作,厂长汇报,我给他一算,才出七个油,简直太不成体统了,我们的豆子出口检验样样合格,含油量也不少,为什么在我们这里就不行?我让厂长给我写个分析报告,到现在也没交来。”

  “高场长,”徐磊说,“恐怕是设备的原因,厂长和我汇报过了。”

  刘茂森说:“高场长,咱们看看去,要真是设备问题,恐怕要想想办法了。现在豆油销路好,豆粕出口销路也走俏,我们场的大豆面积占三分之一还强,不然,光这一项就扯了咱们光荣的后腿。”

  高大喜一听有道理,不光油厂,其他那几个厂也有急需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加强经营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他不得不佩服贾述生抓经济管理这一招又超前了,尽管那些年批判他是“唯生产力论”,他嘴上喊抓革命,实际还是埋头抓生产。想到这里,回想过去的一幕幕,倏然而生一种自愧不如之感,想想陈书记的鼓励,又觉得陈书记这么大的官儿,眼力不会错,说不定土地一分,机械使用乱套,小江南农场的元气就要大伤了。要是看在上甘岭战友的感情上,怎么也不能看着他往斜坡上滑,管他听不听,也要到他家,或者请他来,炒两个菜,烫一壶酒坐在一起,好好掰扯掰扯……且不说陈书记安排试点对比,特别是外边还这么风言风语,贾述生竟琢磨上了自己的老婆……

  就这样,决一雌雄的心是铁了!

  高大喜带领刘茂森、徐磊、石大庆朝浸油厂边走边想,最后拿定主意,今年的打法要不同于往年,除开好春耕生产动员大会外,还要专门召开一个工副业单位加强经营管理的会,还要开一个精简机关人员、压缩行政经费开支的会议,节约也是增效……

  这是一座年加工两万五千吨大豆的浸油厂,在附近一片农场中规模算是大的,有铁路专线与小江南车站接轨,四周有砖围墙,内有一排贮油罐,还有一排粮囤,是光荣农场的支柱企业。

  高大喜走在最前头,走进浸油厂,就发现小办公楼门前有一台披红戴花的北京吉普车,厂长蒋英俊正指着车对身边的几个人说什么。见高大喜来了,他急忙走上几步迎接。

  高大喜指着披红戴花的北京吉普问:“你们这是搞什么活动?”

  “高场长……”蒋英俊笑笑,“一位长期合作的客户,为了感谢厂子的支持,生意做得好,赠送给厂子一台车。”

  高大喜问:“做什么生意?”

  蒋英俊说:“是做豆粕生意的,豆粕出口,利差比较大。”

  高大喜问:“人家能做好,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做呢?”

  高大喜不等有人回答,又问:“这人在什么地方?”

  蒋英俊说:“是附近农村的,土地承包后觉得地不够种,在外做生意。”

  “我问具体是什么地方的?”高大喜问。

  蒋英俊说:“听说在我们厂围墙外有间房子。”

  高大喜觉得蹊跷,外乡人怎么会在我们工厂的围墙外有房子,催着说:“走,看看去,学学人家怎么做生意。”

  蒋英俊领着高大喜来到厂围墙外,果然发现一座小土房,走近一看,门开着,里面一铺小炕,炕席、菜叶、剩饭狼藉,奇怪的是穿透屋墙,从外面引进的一根三分管,管头处不断滴着豆油,被接储在一个小缸里。

  高大喜问:“蒋厂长,这是怎么回事?”

  蒋英俊蒙了,他也是第一次来。

  高大喜走出小屋细一看,油厂的围墙在坡上高处,小房在下坡处,豆油从围墙的一个小窟窿里慢慢流出,围墙根底端有一个接油的小水泥池子,三分管直穿进小水泥池,油就是从小水泥池又通过三分管流进小屋水缸的。

  高大喜火冒三丈:“蒋英俊,人呢?”

  蒋英俊脸色变白了:“搞完赠送吉普车仪式就走了。”

  高大喜转身就走,身边的人紧跟着回到油厂来到往外流油的围墙处,高大的储油罐下端有个小眼儿正汩汩地往外冒油。一眼就能看出,冒油的小窟窿眼儿并不是人为的,是油罐质量不好,掉瓷后氧化形成的洞眼儿。

  刘茂森大发脾气:“蒋英俊,场里还树你是扎根北大荒不回上海的典型呢,你就这么扎根呀,我限你今天把那个商人找回来……”

  蒋英俊胆颤地听着,知道是自己的责任,也一肚子冤屈。大批知青返城以后,他留了下来,确实干得不错。他下乡前是上海农校学农技的,为了提拔重用,任命他当了厂长,可是,他书生气十足,几年来,他一直觉得当这个厂长吃力,也提出过辞职要求。高大喜也知道些这里的情况,指挥不灵,班子不和气等等,总觉得没什么大问题,还没挂上号研究。

  “你找来商人能怎么样?人家又不是偷你的!”高大喜瞪着眼,字字又响又重,“蒋英俊是个小官僚主义,你就是大官僚主义,把厂子管理成这样,统统给我停止工作反省!”两个人都低着头,听着训,都担心高大喜的巴掌和脚会飞上来。没有,他心里自责:厂子管理成这样,自己也有责任呀,大喝一声:“蒋英俊,你们还有脸接受人家的吉普车,多大的讽刺呀!”

  高大喜想发泄,又不知说什么好,怒气冲冲地急转身走去,路过粮仓大院门口,见赶着马车的农民正在卖豆上秤,问:“收的几等豆?”过秤的工人说:“农民兄弟的豆好,一等。”

  高大喜跨进库房,抓一把刚从麻袋里倒出的黄豆一看,里面竟有十多粒小河流石子儿,顿时怒火三丈,打场再不细,也不会混进这东西,明明是从河套里拉来掺进去的!他一转身怒指着过秤的工人:“你这个王八羔子,看来是共产党的钱不骗白不骗呀,不糊弄白不糊弄呀……”

  过秤工人和卖豆的农民见高大喜怒不可遏的样子,赶紧起来跑的跑,逃的逃……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