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七章

  北大荒的冬日长,春日短,随着满山遍野变成深绿,小麦、水稻一天一个样儿,眼瞧着分蘖、拔草、出穗,先是麦田一片金黄,稻田也像受感染一样,秋风一刮,很快变成了黄澄澄一片了。

  对于陈大远来说,这真是个多事之秋,又是烦恼之秋。

  他桌子上摆着两份材料,一份是新华社记者写的内参,内参的左角上写有老部长的亲笔批示:

  陈太远同志:

  新华社记者通过在小江南农场调查写的这份材料很好,请你一读,并请组织局班子领导成员学一下。我建议,利用今冬时间,认真总结小江南农场大力兴办家庭农场的经验,尤其是连喜家庭农场的经验,他们提出来的“两自理,四到户”很有现实意义,希望你们不断完善,拿出一个操作性强的方案,先在你们局推开,待明年末全面总结经验教训,部里准备在你们那里召开全国农垦系统兴办家庭农场现场会。你们在开发建设北大荒的艰苦条件下做出了卓著贡献,希望你们在改革开放的年代,迎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再创佳绩……

  另一份材料是省政府办公厅的通知,通知说,省政府定于最近在小江南农场召开“稻壳无土育秧现场会”,请局里安排小江南农场做好会议准备,并明确提出要求,由农场介绍推广经验,由高小颖介绍这一科学新技术的原理、措施和育秧过程。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陈大远点着一支香烟,踱了几个来回,站在窗前,瞧着远方的蓝天,脑子里浮现着蓝天下一片片黑油油的土地,一座座新型的国营农场,气势磅礴的农航站排列着三十多架飞机,威武的农炮站像军营一样,排列着二百多门大炮……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作业,就像军舰行驶在金色的海洋,秋天的场院里,扬场机喷吐出一条条金色的飘带……

  他每当看到这些,联想到这些,自豪感就油然而生,很自然地和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联系在一起,还不止一次自觉不自觉地哼起了歌唱伟大的祖国那首歌曲。

  此刻,他心里很不平静,也百思不解,省报的,国家级报社的,新华社的那些记者,来采访时好吃好喝,当时什么都采访,什么都记,光荣农场加强管理,办好国营农场的事例那么生动,高大喜捧着从上甘岭带回的烧焦的松木疙瘩的事迹那么感人,那么慷慨激昂,那么感人肺腑,就是感动不了他们,大报小报几乎都写小江南农场兴办家庭农场,况且现在还没有效益验证,合适吗?老部长也是,听风就是雨,要推广小江南农场办家庭农场的经验,为时过早吧?这个高大喜也是,自己的姑娘当了农业专家,发明创造的东西为什么到小江南农场干去,为什么去给小江南农场添光加彩?

  这几天,局机关让这些报纸给搅得议论纷纷,思想混乱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

  陈大远凝神思考着这些年来国营农场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判断着自己的工作思路不会错,踱步到窗前时,突然发现拥向办公大楼门口一些群众,他正想问问是怎么回事儿,是哪里的,办公室主任敲门进来报告说,是光荣农场、小兴安农场等下边几个农场工业企业的职工在集体上访,他们说已经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对国家拨款改贷款有意见,有的企业因不发工资已经停了产。陈大远嘱咐办公室主任,请常务副局长亲自接待一下,要注意多做思想工作,千万别激化矛盾,让大家克服眼前困难,所拖欠大家的工资,一分也不会少给的,对于拨款改贷款问题,国家支持问题,他最近要亲自去北京找部里,找国家领导汇报,要求解决这些问题。

  办公室主任听完要走,陈大远又招呼回来,吩咐马上安排车,让农业处、科技处、体改处、工业处的领导都跟着,一起去光荣农场和小江南农场。主任应声安排去了。陈大远掐灭烟,思忖着,坚信自己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改革无序,自由试点,记者乱写文章,这还成什么体统?要服,还是服毛主席他老人家,好,乱就乱吧,毛主席老人家不是有句话嘛,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等乱到不可收拾的时候,我陈大远再重整旗鼓,那时候可就不客气了……

  他想着想着,捶一下桌子,拎起公文包朝楼下走去。

  两辆日本丰田大吉普车很快驶上公路,陈大远带领办公室主任和通知的人,直奔光荣农场疾驶而去。他们只是在路上吃了中午饭,太阳落西的时候到了光荣农场。高大喜和班子成员在场界上迎接,这回,陈大远好长时间没来了,惦着这里的情况,听了高大喜几次汇报,也打过几次电话,高大喜不是说很好吗,怎么会有集体上访的呢?这回,要亲自来看看,话说出去了,这是自己蹲的点儿呀。

  两辆吉普车停在了场界处。

  “陈书记……”高大喜指着泛黄的田野说,“今年虽然遭受了严重的春旱,在局党委和陈书记的支持下,我们场广大干部职工浴血奋战,起码也是个小丰年。”

  “好啊。”陈大远点点头,一转身便问,“看来,小江南农场的收成也不错。”

  高大喜指指长长的水渠说:“小江南获得丰收,是借了引水灌溉的光。”

  “对!”陈大远对身边随从的几位处长说,“在总结小江南经验,特别是进行两场效益对比分析时,要排除这一优势因素,这不能都算是办家庭农场的功劳。”

  处长们有哼的,有哈的。

  陈大远问:“大喜,我不明白,小颖是光荣农场的科技人员,又是你的女儿,怎么到小江南去推广科研成果?”

  “陈书记,”高大喜自愧地说,“虽然说两个场都是北大荒的,可光荣农场是你抓的点,这一点我很自愧,一个原因是小江南极力地请小颖;另一个原因,当时苗苗刚从小江南农场调回来,心里有点儿不顺,我们俩正在闹点儿小意见,没顾得上过问。”

  陈大远问:“噢,姜苗苗现在情绪怎么样?”

  “这……”高大喜瞧瞧周围的人,又转过脸说,“陈书记,抽时间我向你汇报。”

  陈大远看着水渠,想起了上次抢水事件,眼瞧就要大闹起来的时候,他悄悄走了。当时考虑,自己在场不好说话,高大喜和贾述生都在场,凭着高大喜的魄力,贾述生的性格,光荣农场肯定占上风,这样,符合他的心意,要是自己在场裁决起来就有不好说的话,光荣农场毕竟是自己蹲的点,况且涉及到走什么道路,两场正处于白热化状态,他灵机一动,走为上策。临走时还大发感慨:两个场长都在,竟出这种事情。看……要是处理不好,我非唯他们是问不可!

  “大喜,”陈大远问,“那次抢水事件后,两场关系有什么变化没有?”

  高大喜笑笑:“争水是工作上的事情,我和贾述生毕竟是生死战友,有好多事情我都忍了。现在看来,虽然接触上少了一些,主要还是在是不是办家庭农场的问题上,弄得思想上就不好沟通了……”

  没等高大喜说完,陈大远拍着他的肩膀说:“大喜,宽宏大度,不愧是上甘岭下来的战斗英雄,好,好啊。”

  高大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接着说:“陈书记,最近就更难沟通了,贾述生胆子是大,竟然同意跟着蒋介石跑到台湾、现在成了老板的一个姓鲍的在他那里建工厂……”

  陈大远问:“他经过谁批准了?”

  “不知道,”高大喜说,“我当初不信,前天,我坐车从那里路过,可不是,新建的工厂厂房都平口了!”

  陈大远一皱眉头:“走,看看去!”

  陈大远一哈腰进了驾驶室,越野大吉普像出弦的箭似的直奔小江南农场而去。

  起风了。

  黄灿灿的稻浪荡出层层金浪,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像一支美妙的乐曲。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