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鹰回家背上弓箭,跑到打谷场扑了个空,又上了江沿,朝风筝比赛场的大草甸子跑去。
金色的朝阳照耀着林海雪原,熠熠闪光。阳光下,葛鹰那佩着弓箭的奔跑身影,多威武啊。去年秋天公社举行少年射箭比赛,他得了第一名哩!连那老猎手都竖着大拇指夸他是鄂家的好娃子。
他跑着跑着,忽然见一只乌鸦“呱呱呱”地叫着在头顶上飞着,它一阵斜飞,又一阵急旋,眼瞧就要从他头顶上空掠过,朝江对岸那个城市上空飞去了。葛鹰心想,“我们祖国的一丁点儿东西都不能让它过去!”他从身上取下弓,从箭筒抽出一支箭,稳住脚,拉开架势,上牙咬紧下唇,瞪大眼睛,瞄准乌鸦,找好提前量,“嗖”的一声射了出去,那箭头不偏不歪,正好射中乌鸦的脖子。乌鸦扑楞着翅膀跌落下来,栽到了江堤斜坡的雪窝窝里。
葛鹰的这手好箭,伙伴们羡慕极啦。有的说,这可能是支神箭吧?不,照葛鹰的话说,这是一支向老沙皇讨还血债的箭!
葛鹰的这一手弓箭,是他的爷爷传给他的。
对岸那个城市,原来是居住中国居民的一大片村庄。上游不远处,有个乌力楞“注释1”,葛鹰的爷爷,就出生在那个乌力楞里。
凶狠残暴的老沙皇,为了侵占那一大片土地,建立军事村屯,对那里所有的中国居民进行了野蛮屠杀。一天,他们把中国人的头发绑在一起,五六个一串、十多个一堆地往滔滔的黑龙江里推。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面临绝境,相聚成群,紧紧依靠着,怒目反抗,使沙俄兵无法把他们推到江里。这时,沙俄军官命令骑兵猛扑上去,乱杀乱砍,开枪射击。在子弹如雨的射击下,一排排中国居民倒了下去。
人们凄厉的呼叫声,压过了沙俄兵的嘶叫和枪声,压过了风涛声,撕裂着长空!
顿时,千万具尸体躺满了十里长堤,沙俄兵边杀边把岸边的尸体往江里骨碌……
那时,葛鹰的爷爷才十六岁,名字叫小吉若。他跟着阿爸划船外逃,此刻,正躲在江中的柳茅子里。江岸上的惨景把他吓得几次要哭出声来,都被阿爸捂住了嘴。
沙俄兵继续屠杀,阿爸满腔的怒火越烧越旺,实在忍无可忍了,他取下狩猎的弓箭,对准一个沙俄军官“嗖”地一下子射了过去。那家伙叫了一声倒下去了。
沙俄兵发现江中柳茅子里有人射箭,子弹像雨点般飞来。爷儿俩见事不好,把船划出柳茅子拼命地向西岸划去。
小吉若跟着阿爸上岸后,钻进了茂密的深山老林,跑啊跑啊,直到听不见追赶他们的枪声了,才在一个山洞口停下来。这时,小吉若发现,阿爸不光胸前的衣服上血糊糊的,额头上还渗着粒粒血珠!没多久,阿爸就闭上眼睛再也不睁开了。
小吉若正抱着阿爸的胳膊“哇哇”大哭,一位正在深山寻猎的鄂家老猎手循声赶来,帮着他风葬了阿爸,收养了他。从此,小吉若就靠着阿爸遗下的弓箭,跟着那位老猎手开始了游猎生活……
苏联在边境上挑起一次武装冲突不久,葛鹰戴上了红领巾。爷爷给他讲了老沙皇残暴屠杀汉、鄂等族中国居民的情形后,传给了他这副弓箭。葛鹰含着眼泪接过弓箭说:“爷爷,老沙皇太坏了!新沙皇又想欺负咱们,我一定好好练箭,当个保卫祖国东北大门的小哨兵!”
从此,葛鹰不管夏天冬天,有空就练他的箭。
一天,葛鹰从山林里捡回一根不粗不细的困山木,用斧子和卡涛“注释2”又砍又刻起来。爷爷一看,就知道葛鹰在做箭靶子哩!他摇摇头,说:“别看你写上‘老沙皇’三个字,不像,不像。”
葛鹰搔搔头皮,问:“爷爷,哪儿不像?”
“那鼻子不像,太小了,太小了!”
葛鹰一斧子砍掉了老沙皇的“鼻子”,准备重做,二胖正在旁边看着阿妈用剪刀开鱼膛,手里捏着一把鱼泡,听着爷爷的话,眼皮一眨巴跑过来,挑了个鱼泡往哥哥砍掉“鼻子”的地方一放,说:“像不像大鼻子?”
嘿,还真挺像呢!爷爷和葛鹰都笑了。靶子做好后,葛鹰还专门练了射“大鼻子”呢。
去年秋天,葛鹰约伙伴们说:“走,我让你们看老沙皇淌红鼻涕去!”
伙伴们都不知道他葫芦里装的啥药,跟着他来到学校的操场上。
葛鹰选好地方,让“老沙皇”站好,从兜里掏出一个灌了红墨水、扎着口的鱼泡,挂在“老沙皇”的眉心底下,说:“走走走,往后退!”
伙伴们跟着葛鹰退出老远。葛鹰取下弓,抽出箭,瞄了瞄,“嗖”的一声朝“大红鼻子”射去,那鱼泡“叭”的一声碎了,红墨水便沥沥拉拉往下滴。
伙伴们拍手乐起来:“老沙皇淌红鼻涕了!老沙皇淌红鼻涕了!”
莫尼丽乐得最欢,又拍手,又蹦高儿,还当场编了一首儿歌唱道:
老沙皇,鼻子大,
葛鹰用它当箭靶。
一箭射准鼻尖尖,
红鼻涕,滴答答。
“注释1”鄂家集居的地方,类似小村落。
“注释2”小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