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林肯》让人们记住了一个小角色,在林肯总统身边的一位修脚师傅,他叫扎查里。南北战争时,扎查里是犹太人,受林肯委派来到南方,与同是犹太人的南方邦联国务卿本杰明会面,双方草签了一份和平协议。虽然和平协议未能完全生效,但扎查里以他勇敢的表现赢得了林肯的信任,从此废止了反犹法案,使犹太人站到了北方军一边,最终打败南方军,实现了美国的统一。
北洋时期的中国与美国南北战争之前一样面对相似的难题,能否不通过战争角力达到统一?有着“三造共和”美誉的段祺瑞在直系集团日益强大、咄咄逼人之时,虽从来没有放弃武力统一中国,但他一心想着通过和谈来实现统一,再造共和,他为之付出的努力可能实现吗?
五四运动之后,段祺瑞担任督办边防事务处督办,看似一个虚职,实际通过安福系人物担任总理和其他要职,仍控制朝政。他宣布废止中日军事协定,表示愿进行南北和谈,包括与直系集团、南方军政府对话。
但几乎所有的目光都盯住一个人,他就是收复蒙古、从库伦载誉归来的徐树铮。固然,徐树铮作为安福系的一员重将又居功至伟,不把曹锟等老江湖放在眼里,与直系势不两立,树大而招风,是他成为焦点人物的原因之一,但直奉两系将他当作一块非搬不可的绊脚石,否则就没法议和,所有这一切的重点就是要毁掉段祺瑞的根基。
以财政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的龚心湛面对和谈僵局,一点儿办法也没有。1919年9月24日,龚心湛辞职,总统徐世昌令陆军总长靳云鹏代理总理职务。靳云鹏仍兼边防军训练处处长,虽为政府总理同时也是边防处督办段祺瑞的部属。
靳云鹏何许人也?贫寒出身的靳云鹏报考上了小站新军,但有点儿斜眼,射击不准,只能干清扫马厩、厕所的后勤杂活儿。一次,袁世凯巡营,别人都在聊大天,靳云鹏却在那里捧着兵书认真阅读。袁世凯觉得此人干清洁工可惜了,便将他送到随营武备学堂学习。靳云鹏运气好,又一次遇上他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学堂监督段祺瑞。北洋军逼清帝退位,靳云鹏出谋划策又充当急先锋,深得段祺瑞的信任,被任命为第二路军总参谋。
靳云鹏是个有名的孝子,母亲热情大方,善解人意,为儿子进步加分不少。据说,有一次袁世凯请靳母吃饭,她特地备了四样礼物:鸡蛋十个,豆腐四块,煎饼六斤,咸菜一罐。袁世凯瞧了下礼单,竟工工整整写着“吉子十个,都福赐快,坚兵禄金,贤才一贯”。袁世凯对靳母佩服得五体投地。靳云鹏当上国务总理时,刚刚40岁。
对于各派系间的和谈,靳云鹏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第一,在皖系这边,他是段祺瑞的左右手,又是资深将领;在直系这边,他与曹锟是拜把兄弟,因为是山东人,和直系的王占元、吴佩孚是同乡;吴佩孚曾通电支持他当总理,因此有“鲁系”一说。第二,他与张作霖是儿女亲家,可以直接对话。
靳云鹏上任后将直皖两系重归于好、促成南北和议当作第一要务,他建议召集全国名流举行和平联席会议来推动和谈。
此时,徐世昌也在积极想办法推进和谈,他想到了前任总统、在河间老家休养的冯国璋这个直系鼻祖。听说冯为恢复粮饷局的事来到天津,于是请他到北京来调停直皖之争。冯国璋来到北京后,与徐世昌、段祺瑞谈得非常融洽。既已恢复了嫡系部队的粮饷局,就高调喊出“节饷裁兵”,为调停直皖两系而周旋。
其实,徐世昌有个一揽子计划,在请黎元洪和冯国璋出面的同时,草拟了一套全国统一后的大举裁兵计划。由南北推举元老三人组成裁兵委员会,北方元老是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南方元老是岑春煊、唐继尧、陆荣廷。可这年12月28日,冯国璋病逝。他病危时口授遗电,希望和平早日实现,本人以不能亲见统一为憾。徐世昌的斡旋计划就此搁置。
冯国璋死后,曹锟便成了直系老大,加之有爱将吴佩孚辅佐,把控时局不在皖系之下。此时的吴佩孚虽位居师长一职,却有着实现河山一统的抱负。在将徐树铮视为第一对手的问题上,各方形成了高度一致。
直隶、江苏、湖北、江西四省和张作霖治下的东三省共七省成立了“反皖同盟”。所不同的,吴佩孚敢怒敢言,疾恶如仇,凡事冲在前头,而张作霖碍于靳云鹏亲家的面子,还时不时地里外撮合。
防守湖南一带的吴佩孚屡次三番提出要撤防北上,对皖系来说,这非同小可。直系军队一旦威胁京师,和谈将毁于一旦。一心想通过和平方式再次达到共和的段祺瑞,决心阻止吴军北上。他有什么招数呢?
恰好此时,河南督军赵倜之弟赵杰卖官鬻爵,引起民怨,段祺瑞向靳云鹏提出撤换赵倜,意在卡住吴军北上的必经之地。同时密令他的小舅子吴光新调长江上游的警备军速赴信阳。这一举动,将本来的骑墙派赵倜逼到直系一边,“七省同盟”扩大成“八省同盟”了。
1920年3月27日,张作霖以过生日之名请同盟各省的督军派代表到沈阳召开秘密会议,商量对付皖系的策略。此后这批人来到保定,名义上是来参加追悼直军阵亡将士会的,实际上是应曹锟之邀,参加保定会议,敲定三点共识:一是拥靳云鹏留任国务总理,不反对段祺瑞;二是赞成直军撤防北归;三是宣布安福系卖国祸国的罪状,勒令解散。
这里的“不反对段祺瑞”有个潜台词,就是反对徐树铮,与此前吴佩孚等提出的“清君侧”如出一辙。对此,段祺瑞怎么看的呢?
段祺瑞深知对手拿徐树铮说事,就是要跟他一决雌雄。但他不同于其他枭雄,没有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军队,徐树铮是他手里最后一张王牌,放弃徐树铮就意味着自毁长城。一旦和谈不成,他的统一与共和理想将从此成为泡影。于是,他对一再提出北上的吴佩孚,只有一边提前布防,一边采取缓兵之策。
可是,雄心勃勃的吴佩孚等不及了。直系大军高唱着他创作的《登蓬莱阁歌》浩浩荡荡一路北上: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