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刚才大声唱抗日歌曲,大家谈论起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情况,大家情绪一时还没有平静,议论纷纷,一片喧哗。冯老师挥挥手,让大家安静下来后,就开始给大家上课。冯老师在桌子横头黑板上写了“我是中国人”五个字,就转身向大家说现在我给大家上课。她在黑报上写下:“我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他也是中国人,大家都是中国人,大家都要爱中国。”冯老师对大家说:“这是我们这个礼拜的课文。我们是大人理解能力强一些,一个晚上就学一句话,今天晚上我们就先学第一句,就是‘我是中国人’五个字。同学们,现在我教一遍你们就跟我念一遍:我——是——中——国——人。”她念了三次,大家也跟着念三次。她问大家说你们记住了吗?同学们说记住了。
“什么意思,大家是不是都懂得啦?”有人说:“这不就是说我是一个中国的人,不是日本人,不是美国人,我就是一个中国人吗?”冯老师点点头说:“对,这就是说,我们做中国人是光荣的,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们的祖国是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祖国有四大发明,我们祖国疆土辽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我们的祖国很伟大,我们要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我们决不允许别国的人来欺侮我们!我们决不能允许日本帝国主义来侵略我们祖国的领土!这就是‘我是中国人’的意思,现在我们来写这几个字好吗?”大家齐声说一声:“好——”
于是冯老师就叫大家在白报纸上学着写,并教他们从“我”开始,一撇一划地教大家练习写字。这些粗手粗脚的学生们,不习惯地拿着铅笔,在白报纸上画写着。有的把铅笔像捏筷子似的捏着,有的把铅笔拿成直棍似的,他们在那里生硬地拿着铅笔,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很好笑,但冯老师没有笑他们,热情和气地对他们说:大家有点不习惯是吧?刚拿笔时都是这样子的,多练一练,多学着写慢慢就会了。她见陆松姑,总把铅笔死死地捏在她的拳头里,冯老师就手把着她的手,教她说:“松姑,笔要拿得斜一点,手指握得松一点,用三个指头握着铅笔,这样慢慢画过去,对对对,‘我’字比较复杂,我们等下再学,我们先来写一个‘中’字吧。先一个扁扁的口然后中间加一竖,这就是‘中’,中国的‘中’,也是当中的‘中’,中央的‘中’,中心的‘中’,我们中华民族的‘中’。这口好比是我们国土,这一竖从口的中间穿过,好比是长江、黄河流经我国的国土流到东海大洋去。长江、黄河是我们祖国的母亲河,说明我们国家源远流长。这就是中国的‘中’。”
陆松姑一面听一面写,她很快就写出一个“中”字出来。“对。”冯老师说,“松姑写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写‘国’(國)字,‘国’字这样写,先一竖然后再写横折竖,围成一个框,再在里面写一个‘或’,就是说里面住着的人有你,有我,有他,有很多人。然后再在下面围上,这一横好比是万里长城,不让坏人进来侵略我们的国家。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国家的‘国’。‘国’字就是这样写的。”
在下课的时候,冯老师又叫大家唱了一遍刚开始唱过的抗日歌曲。下课后,同学们有的提着火把,有的提灯笼,出去时还谈论着晚上的课文和唱的歌曲,有的同学还边走边唱刚才学会的抗日歌曲。于是安静的祠堂门前又热闹了一阵。冯老师和李老师,站在祠堂门口,高兴地送大家回家,叫大家走好,直到看不见学生的身影了才关上校门。
听说在夜校里读书既能学字又能唱歌,第二天晚上来的人就更多了,还有附近村庄上听到从安静的祠堂里飘出来激昂嘹亮的歌声而好奇地过来看的人,有白天在这学校读书的小学生,有抱小孩子的少妇,有头发半白的农妇。这是因为当时静寂的山村,没有什么文化活动,人们见祠堂里这样热闹,都赶来看看热闹。围在外圈看热闹的人比正式来读夜校的人还多,读夜校的人被团团围在中间,好像他们是在表演。
当冯老师拿起教材来读:“我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坐在桌边的正式学员跟着念,外围的人也跟着念,冯老师看大家这样感兴趣,就对大家说:“你们也坐下来和大家一起读吧。”那些人有的笑笑,有的还真的坐下来,冯老师就给新加入的每人发一张纸和铅笔,并微笑地说:“明天晚上也要来哦。”到第三天晚上,人就来得更多了。
此后,每到晚上开学的时候,这往日冷清的祠堂就像八月里赶庙会似的热闹起来。后来冯老师和李老师商量,准备租一盏汽油灯来,汽油灯一点,大厅里雪亮,这样每晚来夜校读书的人就更多了。后来祠堂里的十几张桌子和所有长凳都用上了,坐了半个大厅,有人风趣地说:“把坐在上横头的老祖宗都赶走了。”
这事情还真震动了村里的族长和保长。他们听说祠堂里每晚在开大会,大声唱歌,气势汹汹地要打倒什么人。这引起了族长和保长的注意。某天晚上当夜校上课的时候,他们几个也悄悄地到祠堂门口来张张,看看这两个横河来的老师在搞什么名堂。但保长和族长看了一会儿,见里面只是唱一些抗日歌曲和读书认字,没有其他什么不可告人的活动,也就悄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