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章 人生适用盐提鲜

  我最喜欢吃母亲做的小菜,无论何种食材,到了母亲手里,就会变成一道佳肴。不是我吹牛,许多人吃过我母亲做的菜后,都夸她的厨艺一点也不比饭店的大厨逊色。遗憾的是,虽然我从小吃母亲的菜长大,却没有好好继承母亲的厨艺,做出来的菜不是偏咸就是偏淡。

  有一次,我看到母亲正在厨房做菜,就站在旁边仔细观察起来。我发现母亲做菜有个特点,就是很少用到味精,有时干脆不用。我很奇怪,忍不住就向她讨教其中的秘诀。母亲笑着说:“我哪有什么秘诀,说白了就是把生的煮成熟的,再用适当的盐提鲜就可以了。”生煮熟可以理解,但提鲜不是靠味精么,怎么会是盐呢?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母亲接着说道:“你吃菠萝时,是不是感觉浸过盐水以后,不但没有了那种又刺又麻的感觉,反而变得更加香甜了呢?”我说是呀。母亲说:“那是因为盐把菠萝里的甜味给激发了出来,所以吃起来味道就不一样了。同样道理,做菜时只要合理用盐,就会激发出食物的鲜度,这种来源于食物本身的鲜度,才是美味的关键所在。”

  母亲的一番话让我将信将疑,后来查阅了相关资料,我才发现母亲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俗话说“好厨师一把盐”,用盐的水平决定着厨师手艺的高低,因为饭菜的“色、香、味、形”中,味是最关键的,而用盐的分量和时机直接影响着菜的味道。若是盐放得恰到好处,几乎无需太多调料,菜就会有好的味道。比如说肉汤、骨头汤、鸡汤等荤汤在熟烂后放些盐调味,可使肉中的蛋白质、脂肪充分溶解在汤中,不放味精汤一样鲜美无比。再如,安排一个较大的宴席,上最后一道汤时,资深的厨师往往不放盐或少放盐,食客反觉得味道鲜美,原因是前面的菜已经五味乱舌,最后的“清淡”自然变成了美味,是谓“大味至淡”。明白道理后,我一下子茅塞顿开。在此后的做菜过程中,我按照母亲的说法试着摸索,小菜的味道果然比以前好吃了许多。

  生活中,许多东西都是相通的。盐是“百味之王”,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没有盐的菜会让人感到无味,而没有“盐”的人生也一样如此。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其实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充当着厨师的角色,如何把人生的这道大菜做得有滋有味,这就需要我们添加适当的“盐”来激发自身的“鲜度”。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来激发内在的潜能。世界顶尖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告诉我们,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了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因此,只要我们抱着积极的心态,在适当的时候给自己平淡的人生加点“盐”,那么我们的人生,必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滋有味。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