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雨腥风的抗日沙场上,曾活跃着一位出身于侨商之家的美女英雄。飒爽英姿的她,善使双枪,且百步穿杨弹不虚发,有“双枪将”之美誉。
她就是令日寇和汉奸闻风丧胆的抗日女英雄李林。
李林原名李秀若,1916年生于福建龙海,幼年随父母侨居印度尼西亚。1930年,十四岁的李林随同母亲回到祖国,先在龙溪县石码第三小学念书,后就读于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今厦门市集美中学)、上海爱国女中。
在上海爱国女中读书时,李林充满激情地写下了《读木兰辞有感》一文,表达了“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决心,国文老师看后不禁拍案叫绝,给了她一百零五分的高分,一时被传为佳话。不久,她被选为校学生会的宣传委员。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了空前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李林同其他进步同学一道,不顾校方的阻挠,于20日带领同学冲出校园,参加上海各校学生声援北平的示威游行。由于斗争坚决,不久,她被吸收加入抗日救国青年团。第二年暑假,李林参加上海学联组织的上海大中学生暑假抗日宣传团,沿沪杭线进行抗日宣传。因此,她被女中开除了学籍。
日本悍然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打破了集美校园的宁静,在陈嘉庚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李林怀着一腔热血,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斗争。
1936年,李林考入私立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由于她非常敬佩革命导师列宁,将自己的名字李秀若改为列宁的中文译音--李林。她进入民国大学不久,便参加了进步青年组织“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为抗议国民党政府在上海逮捕救国会的“七君子”,北平学联组织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游行中,李林担任民国大学学生队伍的旗手。这年冬天,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七七事变前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举办军政训练班,培养抗日救亡干部,李林投笔从戎,来到太原参加了培训班,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并以优异的成绩结业。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抗日的烽火燃遍了祖国大地,无数中华优秀儿女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奔赴战场。李林坚决要求上前线,来到大同担任中共雁北工委会宣传委员。她主动承担印刷传单工作,不顾敌机空袭和汉奸、特务的恫吓、威胁,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同年9月12日,大同沦陷,怀仁、左云、右玉诸城相继失守。中共山西省委要求李林等人转回太原,另行安排工作。
李林眷恋雁北的大好河山,更舍不得当地苦难的群众,含泪南下到阳明堡,遇到前往雁北组建党的特委、准备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梁雷、赵仲池等人,经他们同意,李林再出雁门关,重返抗日前线。
她组建了一支游击队,并担任雁北抗日游击队第8支队支队长兼政治部主任,不久即率部配合主力部队夺回了偏关等七座县城。在一次执行任务时,李林带领三十多名战士击溃敌军一个骑兵中队,缴获了一百多匹战马。这次战斗之后,李林作为“女游击队长”,名声开始在雁北地区传播开来。1938年春,李林被任命为独立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率部驰骋于雁北、绥南一带与日伪军作战。她练就了高超的骑术和百步穿杨的枪法,每临战阵总是骑马冲锋在前,非常勇敢,在雁北地区很快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在战斗中,冒着烟的手榴弹落在面前,她马上拾起来扔出去,还鼓励新战士说:“敌人专打胆小的,越害怕,越挨打。”这给男同志以极大鼓舞,大家常说:“人家教导员是个女的,那么年轻,打起仗来谁能比!”
6月,雁北抗日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120师雁北第六支队,原八支队和五支队合编成雁北第六支队骑兵营,李林担任政委。她率领骑兵营配合兄弟部队,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敌人的“扫荡”,立下赫赫战功。晋北山区,长城内外,到处传扬着这位巾帼英雄的名字。敌伪闻之丧胆,日寇和汉奸到处张贴布告,悬赏5000元购其首级。
一九三八年七月,李林奉命率骑兵营护送绥南工作团北上,待工作团完成任务后再掩护他们返回雁北右玉县。李林率骑兵营一日行军一百四十里,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将工作团送到绥南,又昼夜行军二百余里,赶到位于大同附近的敌人据点,一举歼灭了敌人,连战告捷。此役之后,她名震晋绥。
李林领导的骑兵营转战长城内外,屡建奇功,从1938年初到1940年,他们就同敌人作战一百多次,挫败了敌人的多次进攻。
1938年9月,晋绥边牺盟工作委员会成立,上级调李林到晋绥边委工作,担任宣传部长,负责干部训练班工作。她呕心沥血,经常工作到深夜。一年多时间,共培训干部200多人,为边区各县输送了一批抗日骨干,壮大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1939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在长期抗战的困难面前,一些人对抗战前途发生了动摇。汪精卫投敌在前,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在后,阴谋牺牲中国的远东慕尼黑也一直在酝酿。一时间,对外妥协、对内积极反共的乌云笼罩了全国。而国民党所确立的反共政策,又加速了阎锡山在山西的反共。1939年3月,阎锡山在陕西宜川秋林军政民高级干部会议上,造谣诬蔑八路军和牺盟会“游而不击”,为蒋介石阴谋发动反共高潮张目。
这次会议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秋林会议。以薄一波为首的牺盟会、决死队的主要领导干部都参加了,旧派的主要领导人也都参加了。有一天,阎锡山在会上公开地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人对我说:你不要看不起你过去用过的那个破车,那个破车可以把你拉到目的地,只是慢一点而已,你不要相信你现在用的那个新车,这个车可以飞得快,但也可以把你翻倒在地。”这无疑在宣称他以前依靠牺盟会和新军是错了,要抛弃“新车”用“旧车”。因此,他对军政干部职务和职权作了重新分配,把陈长捷、王靖国等一些旧军官提升为集团总司令。而对薄一波为首的牺盟会和新军的领导者则予以调离。
李林出席了这次会议,她列举事实,驳斥反动派的造谣诬蔑,坚决抵制阎锡山提出的反动措施。
秋林会议后,山西政局日益恶化。是年冬,阎锡山命令山西旧军进攻新军,晋绥边区的顽固派也向我军挑衅。李林率边委警卫连配合六支队奋起自卫,制止了反共逆流。在战斗中,李林与牺盟晋绥边委员会的秘书屈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于此时结为夫妻。
1940年1月,晋绥边区通过民主选举,成立第十一专署,屈健当选为专员,李林当选为专署秘书主任。月底,她受雁北人民的委托,到晋绥解放区首府兴县参加晋西北人民代表大会,当选为晋西北行政公署委员,受到贺龙将军的接见。贺龙亲切地对她说:“欢迎你,我们的女英雄。听说鬼子听到你的名字都害怕,了不起!”会后,她又回到雁北前线。
同年4月下旬,日寇集中12000余人,向晋绥边区腹地进行第九次“扫荡”。在反“扫荡”中,李林率专署警卫连殿后,掩护机关、团体和干训班的人员转移。4月25日,刚到陶小峰和左小峰村前的一道沟口,队伍突遭敌军伏击,警卫连与六支队失去联系。李林与地委武装部长姜胜交换意见后,令队伍向西平台村转移。
翌日拂晓,大队人马开始突围,在西平台村又被敌人包围,情况十分危急。为掩护干部群众,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李林对姜胜说:“我带骑兵排往东大沟里冲,你掩护大部队向南突围。”姜胜还来不及阻止,她已跨上战马,带领骑兵冲向东大沟。敌人以为李林所率的骑兵排是突围的主力,便调集南、北山上的日伪军向东增援。
利用这个时机,姜胜乘机指挥大家突围。机关人员和群众都得以安全撤离。
当穷凶极恶的日寇发觉上当后,便集中全力咬住李林不放。她反复冲杀,最后意识到难以突围,便取下公文包,藏进附近的岩洞里,对小通讯员说:“你还小,敌人不会注意,快沿这条沟出去。待战斗结束后,再来取走文件,交给地委。”送走通讯员后,她便跃马冲上山头,打死敌人两名机枪手,率部向东突围。敌人像潮水般涌来,她且战且退。当她冲上小郭家窑村背后的荫凉山顶的一座小庙时,身边只剩下两名负伤的战士。
日寇潮水般地猛扑上来,敌众我寡,情势万分危急。
李林和战友接连打死了几个鬼子。接下来两位战友相继牺牲,她的腿部和脑部也受了伤。但她忍着伤痛,一手拿驳壳枪,一手拿小手枪,双枪同时向敌人射击。子弹快完了,敌人越来越近,她宁死不当俘虏,用最后的一颗子弹射进了自己的头部,壮烈殉国。
李林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腹中还怀有三个多月的胎儿。她的遗体于当晚被小分队从坡地上找回,数千军民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中共中央妇委也从延安发来唁电,称赞她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女英雄,今竟英年战死”。中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报纸《新华日报》,当时也对李林的英雄事迹做了详尽的报道。
解放后,山西雁北的朔州、上海爱国中学和厦门集美学校都为这位著名的抗日女英雄修建了烈士陵园和纪念馆,以教育与激励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