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婚变的缘由

  娜塔丽娅是一位貌美如花的女人,她以自己的美丽赢得了普希金的爱。他们俩一位是才子,一位是佳人,的确是佳偶天成,天生的一对。

  要是娜塔丽娅也有诗歌方面的才能,普希金长得更为英俊,那就更加完美了。然而世间的事情总是很难十全十美的,并且造物主也是公平的,他赋予她以美貌,就再不给她以才华;他给他以才华,就不再赐予他以英俊的相貌。

  不少善良的人都曾怀有过这样的善良的愿望或假设,要是娜塔丽娅不爱虚荣,不热衷于在舞会上炫耀自己的美貌,少给普希金惹麻烦,那普希金也许就不会死于非命。

  或者普希金不找这样一个妻子,而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那也不会有后来的结局。然而这都只是人们的善良愿望而已,事实上在当年这样的假设都是不可能的。从普希金的性格和娜塔丽娅的天性来看,普希金遇见了娜塔丽娅这样令他动心的美丽的女子而不去追求,那他就不是普希金了。要娜塔丽娅拥有如此的美貌而不频繁出入社交场所、却成天待在家中做贤妻良母,也一样不符合娜塔丽娅的性格。

  先不说这场悲剧后面各种复杂的社会背景,仅就普希金与娜塔丽娅的结合一事而言,简直就是宿命的安排。

  如前所述,就连地位至高无上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也觊觎着娜塔丽娅的美色。他经常骑马走过娜塔丽娅的窗前,故意打马飞奔,想引起她的注意。

  而在晚上,在宫廷举办舞会时,尼古拉搂着娜塔丽娅柔软的腰肢,柔声地向她发问:“您为何总是拉紧窗帘?”

  关于沙皇和娜塔丽娅,当时就有不少流言飞语。其中有这么一条,意思是沙皇在娜塔丽娅面前已不是沙皇,而是一个骑兵少尉。

  不过,据当年一些人的说法,尼古拉一世也并非是那种好色之徒,他不过是喜欢和漂亮女子T情,而娜塔丽娅又正符合他的口味。不过,对于娜塔丽娅来说,皇上的垂怜让她受宠若惊,她甚至也因此而感到骄傲。这符合她的教养和身份,没有什么可奇怪的。至于她的丈夫会怎么样想,她是考虑不到这么多的。

  如果事情仅仅是眼前的这个样子,那也许还不至于惹来更大的麻烦。因为沙皇只不过是要找娜塔丽娅寻寻开心而已,他并非真心爱上了她,而娜塔丽娅不会也不可能爱上皇上,普希金也不会去找皇上决斗。

  可是,一个翩翩少年就要取代沙皇的位置,他站在娜塔丽娅的面前,向她献上鲜花和他的殷勤。他身材高大,健壮而又英俊,与娜塔丽娅站在一起,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而在舞会上,他们像王子和公主一样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一对儿。这个青年人就是丹特士。

  乔治·查理·丹特士,法国人。他1812年2月5日生于法国阿尔萨斯的苏尔兹,比娜塔丽娅小了几个月。他的父亲是约瑟夫·贡拉男爵。

  丹特士幼年在莱茵的封丹中学读书。1829年,他以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圣西尔军校,1830年法国革命使他被迫中断了学业。由于他出身于正统的贵族家庭,所以他参加了保皇军团,试图恢复查理十世的帝王功业,但是后来没有成功。

  丹特士回到老家苏尔兹,但又忍受不了乡下的寂寞生活。他先是通过父母的关系想到普鲁士军队里任职,但他又不愿意从基层军官干起。于是,他就通过普鲁士国王的介绍,到俄国来碰碰运气。

  在途经德国时,他偶然间结识了一位身世显赫的大贵族,这就是当时荷兰驻俄公使冯·盖克恩男爵。盖克恩当时已40多岁,仍过着独身生活。他非常喜欢这个年轻人,便充当起他的保护人,后来又把他收为义子。

  关于盖克恩和丹特士的关系,当年有不少流言。有人说丹特士是这位公使的私生子或侄子;有人说丹特士是查理十世的私生子,还有人说他们之间有一种不正常的男性关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类似同性恋的关系。

  而据当时人们的观察,这位公使大人从不和任何女性交往,而丹特士却喜欢追逐女性。由此有人推断,在他们之间,丹特士只能是受害者。

  上述种种说法只是流言,并没有真凭实据。不过,丹特士英俊潇洒,惹人喜爱,特别是深得年轻女性的喜爱,却是真的。

  屠贝茨科伊公爵这样说过:“他生得十分英俊,在女色方面的成功毁了他一生。他是外国人,所以对待女性十分大胆、十分放肆,胜过我们这些俄罗斯人。在女性的宠爱之下,他更是得寸进尺,越来越猖狂,简直到了我们社会所不能容忍的地步。”

  另一个人则这样写道:“女人对他是你争我夺的目标。”在这些成为争夺目标的女人当中,有娜塔丽娅两姐妹。而且,随着时间的进展,丹特士追逐的中心集中到这两姐妹特别是娜塔丽娅身上。他们两人,一是最时髦的夫人、舞会上的皇后,一是最受青睐的军官、女人们的偶像。

  从丹特士方面讲,能把这个最迷人的女人吸引到自己的身边,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从娜塔丽娅方面讲,让翩翩少年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是件得意的事情,而丹特士正是她心目中的理想的男性。

  至于叶卡捷琳娜,则常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她狂热地爱着丹特士,但丹特士的心思却放在她妹妹身上,对她只是敷衍搪塞。而她心里也非常清楚,但她又想经常看丹特士,所以人们总看见他们在一起厮混。

  关于娜塔丽娅和丹特士的关系问题,历来是人们议论很多的话题之一。如果说,丹特士追求娜塔丽娅,只是出于虚荣心和炫耀自己,而娜塔丽娅与丹特士眉来眼去,也只是为了消遣和解闷,为了弥补一些她在丈夫身上得不到的东西。那么,人们谴责他们是不无理由的,而并非完全是因为他们的关系牵涉到人们崇敬的伟大诗人普希金。不过,据后来披露的材料看,娜塔丽娅和丹特士之间的关系也并非完全是那种轻浮和互相玩弄的T情关系。下面的一段话,见于丹特士于1836年1月20日写给他正在国外的养父的信。

  更糟的是,我已坠入情网,难以自拔!是的,我都快要发疯了,不知该怎么办。我不告诉你她是谁,因为信件有可能丢失。你就称她为彼得堡的第一美人儿吧!

  她叫什么,你能想起来。使我的处境更为发窘的是她也爱我,但我们又不能经常相见,因为她的丈夫是个醋坛子。亲爱的朋友,我把这一秘密告诉了你,因为我知道你会分担我的忧愁。

  但请看在上帝的份上,千万别告诉别人,也不要打听我追逐的那人是哪一位。那样你就会在无意中毁了她,而我也将无以自慰。因为,为了她,为了叫她高兴,我什么都肯干。

  我近来的生活简直如同在受刑。两人相爱,但在四步舞的间隙里又不能挑明,这可真叫人难受。不过,请你放心,我会十分小心的。直至今天,我一直十分谨慎。这个秘密只有她知我知。

  如果这些话可以相信的话,那可以认为丹特士是真的爱上娜塔丽娅而陷入情网了。从以上的话中还可以大概知道,娜塔丽娅差不多也是陷入情网。而从丹特士另一封写给他的养父的信中,则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娜塔丽娅的态度。当丹特士要娜塔丽娅当他的情妇时,娜塔丽娅拒绝了。

  这个女人,别人都说她头脑简单。但不知是否爱情的力量从中起了作用,反正在那次交谈中,她的谈吐很有分寸,十分优雅,很有头脑。

  她很难找出什么理由拒绝,因为她要拒绝的男子是喜欢她的,希望她为他作出牺牲。她十分从容地向我介绍了她的处境,并且十分天真地要我原谅。我的确被她说服了,无言以答。你知道她是怎么安慰我的吗?

  她说:“我爱您胜过任何人,但您永远不能够得到我的心,因为其他的一切都已不属于我,我只有尽到做妻子的全部义务才会感到幸福。您可以抱怨我,但也请您一如既往地爱我。我的爱将是对您的报答。”

  瞧,假如周围没有别人,我真会扑倒在她脚下,吻她的双脚。我要告诉你,从那天起我对她的爱进一步加深了,但现在情况有变化。我尊敬她,敬仰她,如同人们尊重和敬仰自己的救命恩人一样。

  上两封信的内容看来基本上还是可信的,因为这些都是在私人信件中谈及的,一般说来其中不会有其他目的。如果这一点可以成立,那么,丹特士和娜塔丽娅之间发生的一切并不是没有爱情基础的。

  如果把对普希金的敬意暂时放到一边,而单从事情本身来看,他们之间的境遇,在某种意义上简直和《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后来的奥涅金和达吉雅娜差不多,而且娜塔丽娅在上面回答丹特士的一番话,几乎和达吉雅娜后来回答奥涅金的那段有名的内容如出一辙。

  或者我们还可以这样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和同居以前的安娜·卡列尼娜与沃伦斯基差不多。换句话说,普希金在这里面充当的便是一个痛苦的角色。

  像丹特士和娜塔丽娅的这种关系,在当时俄国上流社会中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仅从这种关系而言,他们也不应当遭受更多的谴责,何况他们之间还是有爱情的,何况娜塔丽娅还是有所克制的,最后并没有把这种关系扩大化。

  如果普希金仅仅因为丹特士爱上娜塔丽娅而和他决斗,那丹特士也不应受到过多的谴责。因为当年普希金为了捍卫自己的名誉和许多人如索洛古勃、克鲁斯金等人都决斗过,他们中有的人还成为他的朋友。

  丹特士之所以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不仅只是普希金的情敌,而且充当了整个上流社会乃至政府当局迫害普希金的走狗;二是他最后成为杀死普希金的凶手。

  用诗人丘特切夫的话来说,他就是刺杀人们心目中王者的凶手。而不管是谁,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只要担任了这一角色,就不可能被人们原谅。

  现在,悲剧的序幕已经拉开,戏也就得要唱下去,冲突不断,高潮迭起,不到鱼死网破,戏是不会收场的。这是人们意料之中的事。然而剧中人自己并不清楚,他们仍在扮演各自的角色。

  按照古典主义戏剧的套路,最后都是皇权出来解决矛盾,落得个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的结局。善良的人们都希望出现这一结果。可是,在这场悲剧中,皇权却不为真善美撑腰提气,却为假丑恶推波助澜。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