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艺术作品总是产生于给肥沃的土壤追施肥料的过程。在拜伦这里,肥沃的土壤是现成的,土壤里有着烈火的雄心壮志。他在一直压抑的感情里,早就缺少那样发泄的窗口。
当诗人马修·路易斯来看拜伦,他把歌德的《浮士德》翻译给他听时,拜伦惊呆了。浮士德的疑惑不正是自己的疑惑吗?魔鬼靡非斯托非勒斯的契约不就是自己的契约吗?而纯洁的玛格丽特的堕落不是也在自己身边发生过吗?
过去一年中,日夜被内心的魔鬼煎熬的拜伦,这时头脑里忽然涌起一个伟大的想象。对着阿尔卑斯山的群山峻岭,他的内心的诗意像发酵了的美酒一样飘香四溢,像洪水决堤泛滥到各个角落,从他的心里一直冲到了纸上。他决定要写一部诗剧,这将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曼弗瑞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他一面旅行一面花了20天时间,写了剧中的两幕:
曼弗瑞德是阿尔卑斯山中一座城堡的世袭贵族,他性情孤傲,富有,博学,还研习魔法。他为自己曾经犯下的一桩弥天大罪而整天遭受着心灵痛苦的折磨。
在诗剧的第一幕,他像浮士德一样在沉沉午夜唤来大地、海洋、空气、黑夜、山、风等精灵,试图谋求忘却,忘却他自己,忘却他心中的一切。
但是,精灵们虽然能够给予他“王国、权力、力量和长寿”,却无法满足他要忘却的愿望。精灵们甚至告诉他可以去死,但死能不能带来忘却。精灵因为自己是永生的,并不能给出令他满意的答复。
他曾站在阿尔卑斯山少女峰的巍峨之巅试图自尽,也曾到阿尔卑斯山幽深的谷地寻求魔女的帮助;最后,地狱之王阿里曼涅斯从墓穴中为他唤来死者阿丝塔忒的幽魂。
原来,曼弗瑞德痛苦、绝望的秘密就在阿丝塔忒身上。他告诉阿尔卑斯山的魔女:“我爱过她,也毁了她!不是用我的手,而是我的心;我的心使她的破碎了;她的心凝视着我的心,凋萎了。”他要亲自询问已故阿丝塔忒的幽魂,他是否已得到了宽恕。
然而,即使地狱之王的帮助也是徒劳的。面对阿丝塔忒亡魂的沉默和叹息,曼弗瑞德最关心的问题“是宽恕了我,还是责备我”并没有得到回答。其实,曼弗瑞德的这种痛苦和绝望,也正是诗人拜伦的痛苦和绝望。因为在某种程度上,阿丝塔忒就是根据拜伦爱恋的同父异母的姐姐奥古丝塔为原型而创造的。
后来,逐渐从地底,从空间,从风中,从星辰的家乡,出现了各种精灵,催问他:“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曼弗瑞德只有一句话:“我要忘掉我心里的一切。”
7个精灵齐声回答说:“我们所有的东西——臣民、王权以及指挥‘四大五空’的神力——都可以给你。但是,你所要求的‘忘却’——忘却自己的力量,却在我们的权限之外。”
这是曼弗瑞德的苦恼,也就是拜伦的苦恼。他不能忘记可爱的姐姐,不能忘记从安娜贝拉受到的伤害。他痛苦得要死,但是他又必须活着。
他于是写下曼弗瑞德曾经纵身跃下阿尔卑斯的悬崖而被猎人救起,连死亡他也不能得到。他必须要一直凝视着自己内心的苦痛,而走完地上的生命路程。他去到大地和天空的神王那里,要求让他死去的妹妹阿丝塔忒活过来再会。她的幻影出现了,只叫了一声“曼弗瑞德”,又消失了。曼弗瑞德就是拜伦的化身,他所经历的艰险就是拜伦所经受过的。
这样,他日夜苦恼着。在这简单的情节中,用热情奔放的笔触,描写出阿尔卑斯山的暴风和崩雪,冰河和危崖等。贯穿于整个诗剧的思想就是“自我”,就是曼弗瑞德的强烈个性。罪恶是我的罪恶,悲哀是我的悲哀,苦恼也是我的苦恼。而最后,古堡高楼上曼弗瑞德的死也是“我的死”。他拒绝了这时出现的老僧劝他忏悔以便进入天国的说教,更斥骂了魔鬼对他的欢迎。
他对魔鬼说:“和你比起来,我的罪恶算得了什么?难道罪恶必须由另外的罪恶、由更大的罪犯来惩罚吗?”
“只有我自己才能毁灭我自己。”这样说着,他便死去了。他不肯借助神力到天国去,也不肯把灵魂交给魔鬼到地狱去。直至死他都是特立独行的。
这是彻底的个人主义者的死。直至最后也不和宇宙任何东西妥协的“自我”——自我的意志。
《曼弗瑞德》是拜伦思念姐姐奥古丝塔和怨恨妻子安娜贝拉的产物,这是拜伦难以启齿的秘密。只有通过诗剧中的人物曼弗瑞德之口才能表达出这种痛苦。因为他爱了不能爱也不该爱的人。阿丝塔忒和奥古丝塔的形象在他脑海里重叠,就算是死去,也不能阻止这些痛苦的侵袭。
《曼弗瑞德》的完成让歌德也激动不已,他说:“我苦于找不到赞赏他的天才的言辞。”这也是对拜伦比较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