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圣彼得堡的经历

  托尔斯泰参加了克里米亚的战斗,曾几度把身体暴露在危险中,但他没有后退,表现得非常勇敢。就在这个时候,上面突然下达了一道命令:把托尔斯泰调到圣彼得堡当军使。他主要的任务是将克里米亚的战况,报告到首都圣彼得堡。

  1855年11月初,托尔斯泰离开了塞瓦斯托波尔,途中在雅斯纳亚·波良纳停留了一段时间,于11月19日晨到了圣彼得堡。

  托尔斯泰把旅途用品扔在旅馆里,立刻去登门拜访屠格涅夫。他们彼此仰慕已久,而且屠格涅夫的庄园跟她妹妹玛丽亚的庄园毗邻,因此他们一见如故,非常亲热。

  托尔斯泰到屠格涅夫家后,屠格涅夫张开双臂热烈接待他。但是这两位作家很快就认识到他们各自性格不同。屠格涅夫是个西欧气质的人,他非常注重感情,并且性格温和,他看到托尔斯泰性情狂放,没有任何羁绊,未免有些不安。

  但是托尔斯泰并不需要屠格涅夫父亲般的爱护,而屠格涅夫也很快就意识到,这个“野人”是难以驯服的。

  当天,托尔斯泰就表示想去见见涅克拉索夫,于是就在屠格涅夫陪同下去访问涅克拉索夫,在涅克拉索夫家里吃了晚饭,一直谈到晚上8时。

  托尔斯泰不想在圣彼得堡定居,他只想住上一个月,从而结识圣彼得堡的作家。

  屠格涅夫劝他从旅馆搬到自己的寓所来住。这样,托尔斯泰初到圣彼得堡期间就住在屠格涅夫家里。

  11月22日,在涅克拉索夫家里吃午饭时认识了德鲁日宁。

  23日在屠格涅夫举行的晚会上结识了丘特切夫、冈察洛夫、迈科夫、皮谢姆斯基等作家,并同其他作家一起在涅克拉索夫起草的祝贺谢普金舞台活动50周年的贺信上签名。

  28日,出席《祖国纪事》杂志出版人克拉耶夫斯基的宴会,在座的有该杂志的评论家杜德什金以及德鲁日宁、屠格涅夫和皮谢姆斯基。

  12月2日,托尔斯泰出席国际象棋俱乐部的文学午宴,并结识了巴纳耶夫、波隆斯基、杜德什金、克拉耶夫斯基、奥多耶夫斯基等名家。在这里,作家们听说俄军攻克土耳其的卡尔斯,高兴地喊起了“乌拉”。

  在屠格涅夫的午宴上认识了奥加廖夫、诗人热姆丘日尼科夫、安年科夫、鲍特金。托尔斯泰认识费特可能也是12月的事。

  1855年11月21日涅克拉索夫致鲍特金的信中写道:

  托尔斯泰到这里。他是多么可爱,多么有才气!处处表现得和蔼可亲,并且精力充沛,品德高尚,他就像是一只雄鹰!他的作品很出色,但是我觉得他本人比他的作品更加出色。

  那张不算漂亮但却非常受看的面孔,生机洋溢而又温文尔雅,看上一眼,使人感到非常舒服。我非常爱他。他给我念了他那部还没有加以润色的新小说的第一部分。匠心独具,异常精练,充满诗意。

  他答应住下来,给第一期《现代人》写完那部《八月的塞瓦斯托波尔》。他给我讲了许多非常有趣的事。

  托尔斯泰在度过了4年半的行伍生涯后,挣脱了羁绊,飞向了自由。他被名作家的地位所陶醉,像旋风似地驰骋于圣彼得堡,他谈笑风生、兴致勃勃,有时显得胆怯腼腆,有时涉及要害问题,突然变得慷慨激昂、雄辩滔滔,对那些公认的准则并不考虑很多,使得文雅的圣彼得堡人士为之惊慌失色。

  除了在文学界交友以外,托尔斯泰到圣彼得堡的第一个月也拜访了他的上流社会的亲朋好友。首先应当提到的是他的堂祖母——普拉斯科维娅·瓦西里耶夫娜和她的两个女儿亚历山德拉·安德烈耶夫娜和伊丽莎白·安德烈耶夫娜。亚历山德拉和伊丽莎白是尼古拉一世两个外孙女的教师,住在冬宫。亚历山德拉后来跟托尔斯泰结成很深的友谊;托尔斯泰结婚前,她是托尔斯泰哥哥和妹妹之外最亲近的人,他们的友谊一直保持到晚年。

  当时上流社会的熟人里还有他的堂叔,1828年至1859年间曾担任艺术科学院副院长的著名像章模型刻制家费奥多尔·彼得罗维奇·托尔斯泰。

  据丹尼列夫斯基回忆说,托尔斯泰有一次到他的这位堂叔家里访问,正赶上客厅里在朗读赫尔岑一部最新的作品,托尔斯泰静静地进去坐在椅子上。等读完以后,他对当时普遍迷恋赫尔岑著作的情况进行了攻击,起初用词还是温和克制的,可是后来就激烈大胆起来。他态度诚恳,有根有据,以致丹尼列夫斯基在家里再也没有见到赫尔岑的著作。

  19世纪50年代,德鲁日宁、鲍特金、冈察洛夫常到他家里来。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木木》是首先在这里朗诵的。托尔斯泰在这里朗诵了《八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托尔斯泰这段时间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对其他的事都不过多考虑。

  托尔斯泰后来的挚友和崇拜者、诗人费特在他的《回忆录》中描写道:

  屠格涅夫清早起床,按照圣彼得堡的习惯喝早茶。我在圣彼得堡短短的逗留期间,每天上午快到10时的时候上他家去,自由自在地聊聊天。有一天,我到屠格涅夫家里拜访,看到角落里有一把带安娜绶带的短剑。

  “这是谁的短剑?”我问道,朝客厅门口走去。

  “请往这边来,”仆人指着左边的走廊小声说,“这把短剑是托尔斯泰伯爵的,他就住在我们的客厅里。伊凡·谢尔盖耶维奇现在正在书房里喝茶。”

  我和屠格涅夫谈了一个小时,由于担心惊醒正在门对面酣睡的伯爵,我们压低了嗓门说话。

  托尔斯泰可贵之处就在于不断地剖析自己,锲而不舍地要求自己在道德上追求完美。

  1856年1月,托尔斯泰无忧无虑的欢乐生活被打破了。他收到奥勒尔的来信,信中说,他三哥德米特里患肺病,生命垂危。

  他当时很少想到德米特里。9日到达奥勒尔,哥哥奄奄一息、瘦骨嶙峋的样子使他十分难过。

  “我那时特别无情无义,”他在《回忆录》里像通常那样襟怀坦白,毫不留情地责备自己。“我在圣彼得堡出入上流社会,追逐虚荣。由圣彼得堡到了奥勒尔,我到奥勒尔只待了很短时间就离开了,没过几天他便去世了。”

  托尔斯泰回圣彼得堡的途中,在莫斯科逗留了一段时间。在这里他结识了斯拉夫派作家谢尔盖·季莫费耶维奇·阿克萨科夫和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阿克萨科夫。

  托尔斯泰把《一个地主的早晨》的一些章节读给阿克萨科夫父子听,请他们提出“最严厉的批评”。他给阿克萨科夫父子的印象极好。

  谢·阿克萨科夫1856年2月7日写信给屠格涅夫说:

  我和康斯坦丁都很高兴认识托尔斯泰伯爵。他又聪明又认真。

  谢·阿克萨科夫接着说,“根据其向我们展示的禀赋”,认为托尔斯泰“极有文学前途”,见面以后这种期望尤其大。

  托尔斯泰在莫斯科还认识了女诗人罗斯托普奇娜,并向她表达了结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愿望。1月25日,罗斯托普奇娜写信给奥斯特洛夫斯基,说“有个可亲得出奇的人托尔斯泰伯爵”希望跟你结识。托尔斯泰跟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在莫斯科还是在圣彼得堡认识的,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奥斯特洛夫斯基很快就到圣彼得堡去了。

  几天后,托尔斯泰回到了圣彼得堡。他已不再住在屠格涅夫家里,而是搬到自己租的住宅里了。

  1月29日,托尔斯泰同屠格涅夫、冈察洛夫、格里戈罗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和德鲁日宁一起在涅克拉索夫家里吃完午饭,听了屠格涅夫精选的费特诗集的朗诵。费特给托尔斯泰的印象极好。可能他们俩从这时开始就更加接近起来。

  2月2日,托尔斯泰得知三哥去世的消息,十分悲痛。他在日记里写道:

  德米特里哥哥去世了,这个消息是我今天得到的。从明天起,我要珍惜时光,以便回首往事时心中坦然。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