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享受动手实践的愉悦

  牛顿从来没有停止过动手做实验,有一本叫做《自然与艺术之谜》的书对他的影响很大。从这本书里,他学会了制作变戏法、焰火、调颜色、制图以及自制有趣的玩具。他还是改不了那个自幼养成的习惯,只要书里讲到的有趣的事,他都要亲自尝试一番,这种亲自动手做实验的习惯使他终生受益。

  牛顿在家乡上学时,就喜欢画画,画一些花草树木,画他所看到的美景。到了格兰瑟姆镇后,有了空闲时,便拿出笔来画画。

  这也许是和他热爱大自然,充满美丽的幻想有关。牛顿有时也写一些短诗,和画画一样,他也并没有作诗的天分,他写诗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在克拉克家里的生活是快乐的,有活泼可爱的斯托瑞做伴,他有成年人的成熟,有孩子的天真,有思想家的思维。然而刚上中学的他经常会陷入沉思,难免会遭到一些调皮孩子的取笑和嘲弄。

  没过多久,他又对读书产生了热情,对此是如痴如醉,有些时候近乎疯狂,只想着读书,忘记了其他的事情。在日后的生活中,牛顿也始终对读书有着难以丢弃的挚爱,这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根植在他的生命中。

  夜色已深,牛顿并没有睡去,他伏在桌前有滋有味地看着书。

  在周围邻居的印象里,仿佛克拉克家阁楼的这间房间的灯一直都是亮着的。摇曳的灯光下,牛顿沉醉在书本里,思绪伴着文字交响着,不觉间,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一阵阵的夜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些凉意,牛顿不禁打了个寒战,顺便拉了拉衣襟,目光顺着窗外望去,窗外还闪着点点星光。灰暗的夜空在点点星光的映照下,显得是那么空灵、悠远,这空灵、悠远不禁引来牛顿一阵阵哀怨,透过夜空他想到了意念中远在天堂里的父亲。

  在牛顿的记忆中,父亲只有想象,他是看不到的,可他多想见一见父亲。远处的星光依然是闪亮的,在遥远的空灵中父亲会不会也同样像其他人的父亲关爱儿女一样关注着他这个孤独、弱小的生灵?想到这里,牛顿的眼中不免有了点点泪光,再遥望远方,仿佛那天边的星斗也同样带着哀伤。

  “啊,那个像柄长剑,那个像个仙女,哦!那个像头狮子。”、“好像在哪里看到过有关写星星的书!”牛顿急急地冲出门,向二楼的藏书房跑去,转而又蹑手蹑脚,因为他怕在深夜中惊醒早已沉睡的善良的克拉克夫妇。

  时光飞速地流逝着,牛顿的阅读范围早已超过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范围,他的学识也得到了同龄人和师长的公认。牛顿刚到格兰瑟姆住下来时,发生过一次深深灼痛其记忆的事。

  那时他甚至还没有机会表现出自己的杰出智力。要么是乡村小学给他留下的底子太差,要么是他再次陷入了孤独,心存恐惧,所以在班上的名次很低。

  有一次课间游戏,大家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借故踢了牛顿一脚,并骂他笨蛋。

  牛顿的心灵受到这种刺激,愤怒极了。他想,我俩都是学生,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

  从此,牛顿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早起晚睡、抓紧分秒,勤学习、勤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后,牛顿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不久就超过了曾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名列班级前茅。

  随着他的名次升高,他把他坐过的每张椅子上都用随身带着的工具刻上自己的名字。今天,这些椅子已不存在了,但就在那个石窗边沿上却还留着他的签名。

  牛顿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机械发明上,常常耽误了自己的功课,落在后面。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把精力转向书本,很快又赶上前去。

  当别的孩子在玩耍时,牛顿总是在那里动脑筋,一般的孩子都感觉牛顿咄咄逼人。他曾说过,他一生中的第一次实验:先是顺风跳,然后逆风跳,将结果与他在无风的日子里跳跃的结果相比较,用这种方法来测量风暴的力度。

  他告诉男孩子们:这次风暴比他以往经历的任何风力要强上一米,他们听后都愣在了那里,然后,牛顿就给他们看他测跳距的标记。

  在格兰瑟姆中学,牛顿还有其他的消遣,其中就有在科尔斯特沃斯教堂的一个日晷。牛顿在9岁时制作的日晷所涉及的就远不止运用工具的技巧,它们代表的是一种知识挑战。

  牛顿在克拉克的家里放满了日晷,自己房间里、别人房间里、门口,总之阳光能照进来的所有地方。

  他把木钉钉在墙上标志消失、半小时甚至一刻钟,木钉上系上绳子,上面有移动的球,可以连续不间断地测量每天的影子。他做着历书似的记录,学会了区分太阳的周期,他分得出分点与至点,甚至分得出一月中的各天。如有人问他时间,他常常是不看钟,而是看看影子就可以回答出来。

  他画画的技能也日益精进,克拉克先生的屋子再次受到他这股热情的冲击。据后来住进这间阁楼的人证实,墙上满是用炭笔画的人物、船只、鸟兽和植物。他还画了查尔斯一世、约翰·多恩和校长斯托克的像。墙上还有几个圆和三角形。

  几乎在每块木板上,都刻着“牛顿”的名字,由于是刻上去的,很难擦去,与学校里的课桌一样。

  在格兰瑟姆度过的这段中学时光,是牛顿一生中最快乐幸福的日子,在这里他已完全适应了生活并且找到了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

  学校的课堂、藏书的阁楼、自己的卧室兼手工作坊,这里的每一天都是充实快乐的,就像是贪财的人发现了无主的宝藏一样,觉得离开一秒都是一种心痛。牛顿在这里度过了一年多的时光。

  在这所学校里,牛顿结识了一位对其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的良师,他就是牛顿就学的中学校长斯托克校长。斯托克校长以他几十年的教学育人经验和超出常人的伯乐眼光发现了牛顿。

  其实牛顿在学校里的表现在一般人的眼里显得未必是那么出类拔萃,在刚入学时他被编入了低等班,成绩也是一般。

  后来成绩虽然有很大提高,也只能说是个优等生而已。但是,斯托克校长却一直默默地关注着这位他认为是他教过的最优秀的学生。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