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2月,我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夔中羽在冲洗我国返回式遥感卫星拍摄回来的底片时,发现在北京紫禁城以北展现出一个神奇的图像:四周是方正的镜框,中间酷似一位老者的坐像。
经过仔细辨认,这就是景山公园。接着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向外界宣布,用遥感拍摄的北京景山公园园林平面图像,酷似一尊闭目盘腿打坐的人像,被称为景山坐像,园林北部寿皇殿建筑群是坐像的头部,大殿和宫门组成眼、鼻、口,眯着眼笑着,胡须是松柏,肩胸手腿是南部那座山。消息一出,在学术界中引发了许多争论。
人为与巧合之争
有些学者认为,景山坐像是人为的,代表了古人的一种永恒的意愿。景山公园在元代本为大都城内的一座土丘,名叫青山,属于元大内后苑的范围。1416年,为营建宫殿,将拆除的元代旧城和挖掘紫禁城护城河的残土堆在上面。1655年,改名为“景山”。景山公园古柏参天,风景宜人。从种种迹象看,这些学者推断是明人为了象征明朝江山永固,才独具匠心地塑造了景山坐像。
有些学者则认为景山坐像或许和明成祖朱棣崇尚道教有关,因为景山坐像与道教的真武大帝像相似,是道教的养生图示。明成祖朱棣夺取了皇位,自认为是得到了真武帝神的灵助,于是在即位初期就想建宫观来报答真武帝神,并让建筑设计者巧妙安排。道家秉承朱棣意旨,精心地设计出了景山坐像这一建筑奇迹。
另外还有些学者认为景山坐像并非人为所致,只不过是偶然的历史巧合而已,从哲学的角度看,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这种偶然性是经常发生的,不应把它和必然性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