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宫洞窟文字究竟是什么民族刻写的,现在主要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手宫洞壁刻不是绘画文字,也非石器时代的作品或后人伪作。这些文字是1000多年前的古突厥文或者汉字,刻于日本奈良时代。根据当时北海道与肃慎人的频繁接触,可以判定其作者很可能就是使用突厥文的靺鞨人。
第二种认为手宫洞文字是乌苏里江地区使用的一种语言——靺鞨语。根据通古斯族与土耳其交往中使用土耳其文的史料记载,认为手宫洞文字是用古土耳其文写下的靺鞨语,内容大致是:“我率部下,渡大海,战斗,入此洞窟”。
第三种认为手宫洞文字是刻于殷商至春秋时代的中国古代汉字。译文为:“方舟,未,至,旅,帝入,变血。”它的意思是船队来而没有到达目的地,在此设营,帝死,葬到穴中,有变,以血祭之。这些文字是大陆船队路经此地留下的。
以上三种说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承认这些洞窟文字是从大陆或经由大陆的“外来民族”创作的,而不是北海道当地居民阿伊奴人的作品。
手宫洞文字与漆弓之间的联系
1928年7月30日,日本的一些报纸报道:石狩町红叶山遗址发掘出1800年前的漆弓,上面有鲜艳朱红底色上的黑色图案花纹。考古学家江上波夫认为漆弓花纹式样酷似西伯利亚蒙古地区的风格,再从同时出土的陶器、石器、骨珠等装饰品来看,它们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文化联系相当明显。
阿奴族古来无漆,也无使用漆的迹象,因此,一般的看法认为,这些弓均为其他民族携来的。12世纪日本室町时代的《访诹大明神绘词》中讲到北海道一虾夷的居民有“日之本”人、“渡党”和“唐子”。“唐子”则是由中国大陆或库页岛来的“北方民族”的后裔,这个北方民族很可能就是肃慎,即中国古代东北民族。但是这个论断尚待进一步研究与证实。
阅读点击
2010年,新泰市东都镇谢家庄村村民在开发本地凤凰山的天然山洞时,偶然发现洞中石壁上有奇异符号,该文字似用炭质颜料书于洞顶石壁之上,主洞中书有大字数个,专家在现场勘察后,提出了这些符号疑似商族文字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