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那么十二生肖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有人认为,这是古代华夏民族纪年法与少数民族纪年法相互融合的结果。在尧舜时代就开始使用甲乙丙丁等10个天干符号和子丑寅卯等12个地支符号,本来没有以动物配地支的纪年法,而我国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很多事物都用动物来表示或指年代,因此创造了以动物来纪年的方法,在汉代,两者相互结合产生了十二生肖。
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有12时辰的概念,把黄道附近的天空分成十二等份,由东向西配以12支,用于纪年。由于古时候图腾崇拜的影响,人们往往习惯把各种自然现象同动物形状或别的神奇的东西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十二生肖。
还有人认为十二生肖产生于国外,是由印度传入的,比较印度的十二生肖,只是狮子在中国改作了老虎,金翅鸟在中国改作了鸡。
关于十二生肖的由来的另外两种说法:
第一种,洪巽在《阳谷漫录》中说,12地支中位居奇数位的,用动物的趾或蹄也是奇数的进行相配,比如“子”位居第一,和它相配的“鼠”有5趾;12地支中位居偶数位的,则用动物的趾或蹄也是偶数的进行相配,比如“牛”与“丑”相配,“丑”位居第二,而“牛”有4蹄。
第二种,我国古代根据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12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老鼠排行第一与“子”时搭配,以下次序为: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