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十六节 迷雾重重的《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

  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又名《永恒的微笑》,是意大利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一幅力作。

  达·芬奇通过对画中人面部表情的描绘,表现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蒙娜丽莎那嘴角微皱、眉宇舒展、脸部隐约透着的微笑,更令人觉得神秘莫测。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

  画家们从绘画技巧上进行推测,认为达·芬奇为这个坐在阳台上的妇女,设置了一幅透视不一的背景。这样,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时,反映在人头脑中的画像会发生位置移动,画像中人物五官的位置也在游移变动,加之画像中人的微笑刚可察觉,这就使得画中主人公的微笑颇费猜测。

  有人从历史的角度联想到当时正值日趋壮大的新兴资产阶级时期,认为画家笔下的人物微笑显示了资产阶级的生机,对资本主义的明天充满了希望。这里画家所表现的已不是某一人物,而是一个新兴阶级的象征。

  还有人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蒙娜丽莎的微笑。同一件艺术品,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去欣赏会得到不同的感受。一旦人们把自己的心境同画中主人公的微笑联系起来,便会形成不同的印象。

  一些人则从医学角度,别出心裁地研究了蒙娜丽莎的“生理状况”,认为她患有内斜视等。

  1993年,加拿大美术史家苏珊·吉鲁经过研究后认为,蒙娜丽莎那倾倒无数观赏者的口唇,是一个男子裸露的脊背。集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程师及科学家等多种才艺于一身的达·芬奇是个左撇子,习惯从右到左倒着书写,别人要借助镜子才能读出他写的东西。因此旋转90度后从镜中看蒙娜丽莎抿着的笑唇,恰好是一个背部线条分明的结实男性脊背以及左臂和肘部的一角。

  确实,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欣赏这幅画,人们都会得到不同的感受。那微笑时而温文尔雅,时而安详严肃,时而略带哀伤,时而又有几分讽嘲与揶揄,神秘莫测的微笑显露出人物神秘莫测的心灵活动。

  几百年来,“微笑”的新解层出不穷。诸如微笑不露皓齿是因原型虽典雅美丽却口齿不齐;原型因爱女夭折,忧郁寡欢,难掩凄楚之态;更有甚者,把蒙娜丽莎从贵妇宝座上推落下来,把原型贬为妓女,故而微笑中带着讥讽和嘲弄。

  《蒙娜丽莎》的真品之谜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收藏于巴黎的卢浮宫。但在收藏界却有一种说法称,挂在卢浮宫的不是《蒙娜丽莎》,真正的《蒙娜丽莎》是在伦敦一所公寓的墙上。

  这间寓所和这幅作品的保管者普利策博士说,《蒙娜丽莎》完成后,作品就留在了丽莎·德·佐贡多家。后来,又有一个贵族请达·芬奇为他的情妇画一幅肖像,这个被称为拉乔康达的女子,和蒙娜丽莎长得很像。于是,一时懒惰的达·芬奇把《蒙娜丽莎》的脸部换成拉乔康达。画作完成后,那个贵族抛弃了拉乔康达,因而没有买下这幅画。

  后来达·芬奇应弗朗西斯一世的邀请去法国,带去了这幅画。普利策说,使卢浮宫增添光辉的是拉乔康达的肖像画。《蒙娜丽莎》后来流落到英格兰,20世纪初被一家博物馆馆长、艺术鉴赏家威廉·布莱克买下,后来又为瑞士一财团收购,普利策便是其中的成员。

  20世纪初,曾经有许多人大规模地复制、伪造艺术名作,有理由怀疑伦敦的那幅是赝品。但是,普利策博士对他的这幅画的真实性深信不疑。他用显微摄影技术证实,伦敦这幅画上的指纹同达·芬奇其他作品上的指纹相同。

  根据记载,蒙娜丽莎比拉乔康多年轻19岁,被画时披着一条表示悼念的面纱,在两幅画中,只有伦敦那幅显示一个更显年轻的女人披着漂亮的面纱。

  另一个证据是,拉斐尔当年在达·芬奇作这幅画时曾经作过速写,速写中的蒙娜丽莎背后有两根圆柱,这两根圆柱出现在伦敦的肖像画里,而卢浮宫那幅的背景是山崖、小径、石桥、树丛与潺潺的流水。

  几百年以来,不少收藏家各自声称他们藏有真正的《蒙娜丽莎》,数量居然达60幅之多。更有趣的是,美国缅因州伯特兰美术馆在1984年收到一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经测定,此画确实是当年达·芬奇的手笔,画中的人物除了不微笑以外,其余都酷似蒙娜丽莎本人。专家由此推测,这幅《不微笑的蒙娜丽莎》可能是作者同时画的一幅底稿。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目前卢浮宫内收藏的《蒙娜丽莎》是一幅赝品,其依据在于1911年发生的那起盗窃案。在那起盗窃案中,《蒙娜丽莎》失窃。两年后,它出现在意大利,但是画面上蒙娜丽莎身后两旁的廊柱已经被切掉了。

  几年后,《蒙娜丽莎》被归还卢浮宫。但许多专家都认为,这次失而复得只是一场烟幕,真正的《蒙娜丽莎》已经被一位富有的收藏家重金收购,挂在卢浮宫内的只是一件赝品而已。

  阅读点击

  香港《文汇报》2010年8月23日报道,最近有科学家通过X光分析,首次破解《蒙娜丽莎》的微笑谜团,达·芬奇使出招牌绝技“晕涂法”,整幅画融合共40层超薄油彩,而且达·芬奇可能先把油彩涂在手指,再抹在画上。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