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十八节 盘古神话是何时出现的

  《三五历经》中的盘古神话

  盘古神话虽然流传了很久,但没有人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在现有的历史资料中,最早记载有关盘古神话的是三国时期徐整所著的《三五历经》。书中大概叙述了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很久以前,盘古在相融合的天地中生存了1.8万年。终于有一天,他决心要把天和地分开。他站在天地之间,头顶天,脚踏地,身体一天就长高9次,增加的身高是一丈,天也就随着盘古每天升高一丈,地也随着加厚一丈。经历了1.8万年的时间,天已经极高,地也极厚了。盘古这时没有力气支撑自己了,他巨大的身躯轰然倒地了。于是,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精灵魂魄则变成了人类。

  少数民族中的盘古

  盘古神话虽然先秦古籍没有相关记录,但它和《山海经》中记录的烛龙神话却有相似之处,很可能就是这一神话的演变,后来又吸收了南方民族盘古传说的某些因素,创造出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到了明末周游写的《开辟衍绎》,盘古手里有了斧头和凿子这两件劳动工具,故事发展为劳动开辟天地。

  有关盘古的神话,最早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民间广泛流传。苗、瑶向来把盘古看做自己的祖先,壮、侗、仫佬等民族也盛传盘古。桂林有盘古氏庙,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壮族先民居住的海南一带,有追葬盘古氏之魂的“墓地”。

  上古神话中的“烛龙”

  而一些学者经过各种考证后,以比较充分的论据证明:盘古神话和少数民族的造物神传说根本不一样。所以,排除了盘古神话来自少数民族的可能性。也有人指出:盘古神话本身形成较晚,可它是对上古神话的继承和发展,汉族上古神话中的造物主就是史典中记载的“烛龙”。烛龙就是后来的盘古的原型。

  考古学家在云南沧源岩画上发现了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人的头上发出太阳之光芒,左手握一石斧,右手拿一木把,两腿直立傲视一切。

  据专家考证,这幅岩画为20000年前原始人的作品,这种形象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刚好符合。对此,有些专家认为它可能就是盘古神话的原始因子,并且可以推测到盘古神话在20000年前已经诞生。

  以上这些观点,各有其理,但又有各自的缺陷,因此,盘古神话的来历没有定论,成了一个谜。

  阅读点击

  传说盘古开辟了天地后,女娲用泥捏造了人类,创造了人类社会。之后,女娲为了让人类避免因为天塌而遭到祸害,经过一番的辛劳才把天补好。于是,便有了“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