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发明毛笔的故事
毛笔是由我国人民创造的书画工具,多用各种毛梳扎的笔头,黏接在笔管的一端而成。在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中,它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谈到它的起源,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毛笔制造者的祖师蒙恬。
蒙恬是2200多年前的秦朝大将,曾经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保卫国土。在毛笔发明前,中国的文字是用刀锲刻的。传说蒙恬率军驻扎在边疆,需要经常向秦始皇奏报军情。
由于边关战情经常变化,文书往来非常频繁,而刀刻速度又较慢,于是情急之下,蒙恬从兵士的装备上撕下一撮红缨,绑在竹竿上,蘸着点颜色写起来,觉得速度很快,就如法炮制,做了许多能写字的工具。
北方狼多,士兵们常打狼,剥皮后,将狼毛制成笔头。塞外草原,牧羊成群,羊毛也自然成了制笔的材料。后来的狼毫毛笔和羊毫毛笔就是从这里来的。这样看来,说蒙恬发明了毛笔却也当之无愧。
商代甲骨上的涂墨痕迹
商代的甲骨文上,也出现了毛笔的痕迹。据《田骨学商史编》记载,从殷墟出土的三块牛胛骨板上,有几个用毛笔写成的文字,以及一些龟甲片上,还可以看到一些未刻的文字,这些文字尚留有施朱涂墨的痕迹。
而且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又具有相当多的“聿”字,由此可以这样断定,早在商代以前,我国就已有了用毛笔书字这个事实,现在文学界也大多持这个观点。
战国古墓中的毛笔
但是1954年6月,在长沙左加公山发现了一座保持完好的战国古墓,随葬品中有一个竹筐,竹筐内发现了毛笔,笔毛是用上好的兔毛做的,这是至今为止发现时代较早最完整的一支毛笔,比蒙恬用毛制笔时间要早。
1980年,陕西临潼寨村发掘出一座距今5000多年的墓葬,出土文物中有凹形石砚、研杵、染色物和陶制水杯等。这些文物属于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的产物。
仰韶文化特点是彩陶,彩陶器形很多,上面绘有人面纹、鱼纹、鸟纹、鹿纹、三角纹等多种花纹,彩陶的制作过程是先在软的陶坯上描绘图案,然后烘烧。
从彩陶的纹饰花纹可辨认出毛笔描绘的痕迹,证实了在五六千年前,已有了毛笔或类似毛笔的笔。所以有人推测毛笔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但由于一切都没有实物加以证明,只能是一种推测。这两种推测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一时也无法确定。
阅读点击
钢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工具,它发明于19世纪初。是一种主要以金属当做笔身的笔类书写工具,透过中空的笔管盛装墨水,通过重力和毛细管作用,再经由鸭嘴式的笔头书写。书写起来圆滑而有弹性,相当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