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十五节 谁是西天取经的先驱者

  唐代和尚玄奘之说

  一部《西游记》使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因此人们认为唐僧便是西天取经第一人。然而,根据对史料的考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据史料记载,唐代和尚玄奘,对佛学的造诣颇深,他深深地感到国内佛教经典有许多不足之处,便立志去西天求取真经,以完善中国的佛教经典。

  于是,627年,玄奘毅然决定踏上西行之路。经过千辛万苦的艰难历程,终于抵达佛教的发源地印度。16年后,玄奘满载而归,完成了西游取经大业。唐玄奘归国之后,又把西游取经的过程全部写下来,最后完成了《大唐西域记》的文稿。

  东晋法显和尚之说

  许多的历史学家则认为,东晋时代的法显和尚才是我国僧人西行取经的先驱者。

  法显和尚是山西武阳人,399年,法显从京城长安出发翻山越岭一路西行,历经14年,途经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30多个国家。其间,法显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律,撰写了许多篇旅行传记。

  其中《历游天竺记传》一书,对中国与东南亚的陆海交通,做了极为翔实的记述。是一部研究南亚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

  三国朱士行之说

  除此之外,史学界的一些学者还提出,最早西行取经的先行者是三国时期的佛家弟子朱士行。据记载最早到西天取经开始于东汉明帝时,他曾经派蔡愔等18人,到印度求佛法。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到达天竺,因而没有把真经取回。

  之后,三国时期的佛家弟子朱士行被派往西天取经。朱士行西行是在282年,比唐朝的玄奘要早380多年。他到达了天竺,也取得了真经,但遗憾的是他未能亲自将搜集到的经典送回国内,就客死异乡。由他的弟子弗和完成了他的遗愿。

  南朝昙无竭之说

  还有人认为是南朝的昙无竭,他的事迹载于南朝梁国高僧慧皎编著的佛史名著《高僧传》卷三《释昙无竭传》。

  根据史料记载,昙无竭又称法勇,俗姓李,幽州龙城人。他10多岁时就出家修行,经常慨叹佛经残缺不全,又听说高僧法显等人曾去西天佛国取经,遂发誓效仿。

  420年,昙无竭招集志同道合的和尚僧猛、昙朗等25人,携带供养佛、菩萨的幡盖和法器、食钵等物,从燕都龙城出发,向西天行进。这一时间,比唐僧取经早200多年。西行取经的25名东北和尚中,有12人坠崖而亡,有8人中途饿死,最终只剩下昙无竭等5人返回中国,带回并翻译了《观世音受记经》一部。

  董高认为,昙无竭等25名和尚西行取经,从时间上比较,要晚于“天竺留学第一人”东晋和尚法显21年,但比唐僧要早两个多世纪。从佛教地位来说,昙无竭只带回1部佛经,而玄奘带回并翻译的经、论有75部,法显带回并翻译的佛经有6部。昙无竭的历史功绩远不及法显和玄奘。

  但是究竟西天取经第一人究竟为谁?这还有待于进一步考究。

  阅读点击

  西天是指印度,因为古代交通不发达,人们以为印度已经是天的西边了。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1300多年前,即629年,年仅29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长安,到天竺印度游学。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