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十节 音乐巨匠贝多芬之谜

  《第十交响乐》的创作之谜

  1823年,贝多芬向世人推出了他的一部综合性体裁的乐曲,既《第九交响乐》。这部《第九交响乐》,显示出在此之前贝多芬创作的所有交响乐曲的最高境界,贝多芬的音乐世界,似乎到此已达到顶峰。

  据说贝多芬在《第九交响乐》完成之后,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构造的音乐建筑业已完成。在《第九交响乐》问世一年以后,贝多芬在一封写给他人的书信中称“在我出发去天国之前,必须把精灵启示我们而要完成的东西留给后人。”

  贝多芬真正着手创作第十交响曲是从1824年开始的,但奇怪的是直至1827年贝多芬逝世为止,仅发现贝多芬只完成了这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据贝多芬的一位密友最后的回忆,他听过贝多芬用钢琴弹过这一乐章。当时被定调为降E大调,然后迅速被有力的C小调急板所接替。然而贝多芬在写完这一乐章后,再也没有想写下去的意思了。

  而且在贝多芬逝世不久,贝多芬的秘书莫希尔斯曾收到贝多芬给他的一封信。这封信里有这样一段话:“初稿全部写成的一部交响乐和一支前奏曲放在我的书桌上。”

  这部被后人视为《第十交响乐》的初稿,却始终未被发现。贝多芬究竟有没有写过《第十交响乐》呢?这始终是一个难解的谜点。

  在贝多芬离开这个世界160多年以后,1988年10月,在英国伦敦的一次音乐会上,被命名为贝多芬《第十交响乐》的一首乐曲,首次公开问世。

  这首仅有14分钟的乐曲,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一些人首先怀疑这首乐曲是否是贝多芬的真作。

  据知情人透露,贝多芬逝世后,他的遗物,包括谱写的乐曲手稿,被一些卑劣之徒洗劫一空。数十年之后,贝多芬的手稿被辗转卖到普鲁士王国。

  这首由苏格兰人巴里·库珀认定的贝多芬《第十交响乐》,得到了音乐界一些权威人士的认可。尽管这首乐曲存在着与前九首交响乐完全不同的风格,但人们还是愿意相信,这就是贝多芬那萦绕已久的宏愿:“要完成的东西留给后人。”只有这样,才算得上十全十美。

  谁是贝多芬不朽的爱人

  在贝多芬的遗物里,有3封未寄出的情书。这些信的日期不完全,第一封上注明是“7月6日,早晨”,其他两封信封分别是“7月6日,星期一晚”和“7月7日,早晨好!”而且3封信上都没有写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只是在7月6日早晨的那封信上写着:“致‘不朽的爱人’”。

  谁是贝多芬那“不朽的爱人”?这给他的爱情经历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也激起了研究者们浓厚的兴趣。

  有人分析,贝多芬“不朽的爱人”应该是特雷莎。特雷莎与贝多芬的恋情,是以相互理解为基础。贝多芬的这3封信是和特蕾莎的肖像藏在一起的,足见特蕾莎在贝多芬心目中的地位。

  贝多芬比她大5岁,两人虽然早已相识,但1809年以后才真正相恋。特蕾莎把自己的肖像画赠给贝多芬,并在上面题了辞:“致罕见的天才,伟大的艺术家,上帝的宠儿。”贝多芬则把他的《升F大调奏鸣曲》献给特蕾莎。

  贝多芬晚年时,有位朋友无意中见到他捧着特蕾莎送给他的肖像哭泣,并自言自语道:“你这样美,这样伟大,和天使一样!”因此,无论从现象和实质上分析,特蕾莎很有可能是那位“不朽的爱人”。

  有人则认为“不朽的爱人”是朱丽叶。年轻、漂亮的朱丽叶,使贝多芬灵感迸发。一首《月光》钢琴奏鸣曲,表达了贝多芬对朱丽叶深深地爱恋。

  贝多芬与朱丽叶感情至深。但在朱丽叶父亲的坚决反对下,两人痛苦地分了手,朱丽叶嫁给了他人,但他们两人之间的情谊始终不断。多年之后,被贫穷困扰的朱丽叶得到了贝多芬的友情资助。贝多芬与朱丽叶难以忘怀的恋情,在贝多芬一生的音乐创作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力量。所以说朱丽叶是贝多芬心中“不朽的爱人”并不为过。

  还有的人认为“不朽的爱人”是约瑟芬。1804年,约瑟芬在她第一个丈夫死后,就和贝多芬产生了浓厚的爱情。他们的感情到第二年春天后达到了高峰,但遭到布鲁斯维克家的反对。他们之间的恋爱关系只好就此终止。可见,把约瑟芬作为“不朽的爱人”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而最新的一种观点认为,贝多芬晚年结识的弗兰茨·布伦塔奈夫人,极有可能是贝多芬心目中“不朽的爱人”。因为在贝多芬给这位情人的信中曾表白,“你的爱使我无比幸福,同时也使我堕入了不幸的深渊。”

  贝多芬“不朽的爱人”究竟是谁?或许根本就没有一个确定的人选,只是音乐家的精神追求而已。

  贝多芬耳聋之谜

  一种观点认为贝多芬耳聋是梅毒导致的。可这样一位音乐巨匠是如何染上梅毒的呢?确切原因不得而知。一种说法是,贝多芬患有“先天性梅毒”,而梅毒病症可能遗传自他的父亲。

  持这一说法的人,通过研究贝多芬的头骨,认为他所具有的明显的鼻梁凹陷和方形头颅,这些都是先天性梅毒的特征性体征。先天性梅毒患者约有20%至30%会在20至30岁之间发生单侧性的听力缺损,而贝多芬正好是在这个年龄段发生了左侧听力减弱,最后发展到双侧。而其他原因导致的耳聋多半是双侧性的。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贝多芬终生未婚,但有证据证明贝多芬生前经常上妓院。

  不论感染的原因是先天还是后天,梅毒确实给这位大师带来了一生的痛苦。由于当时医疗条件的落后,虽然在1797年便发现梅毒引发的耳聋迹象,但一直被当成单纯的病毒感染,直至1806才开始由贝托里尼医生进行医治。此时,这疾病已经有10年了。尽管他到处访求名医,试过许多奇怪的疗法却发现梅毒难以根除。而在众多疾病中,失去听觉最令他沮丧。

  阅读点击

  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和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都经历了各种苦难坎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根据他们的人生写成了《名人传》。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