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十四节 南北朝民歌的差异

  南北朝民歌在题材上的差别

  从晋室南渡到隋代统一,共270余年,南北形成对峙局面。由于生产条件的悬殊,政治环境的差异,以及地理、风俗等各方面的不同,在文学上也形成南北不同的色彩,尤其在民歌中反映得非常明显。

  从诗歌的题材方面来看,南朝民歌尽管数量多,但题材比较狭窄;北朝民歌虽然数量少,但题材相当广泛。

  现存南歌约有400多首,主要分为“吴声”和“西曲”两大类。在内容上几乎是清一色的情歌。其中的男女私情,往往是“非礼”的关系,或是私相爱慕,或是萍水相逢。

  江南自“永嘉之乱”后,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因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地位,对于礼教的观念较为淡薄,在男女爱情问题上也更为热烈、恣肆。而民歌中对此的表现,又恰恰迎合了当时腐败了的上层阶级的胃口,故得以广为流传并被大量保存。

  现存的北朝民歌,只有60多首,内容包括战争的频繁、生活的艰苦、民风土俗、北国的风光景物等。如那首著名的《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寥寥几笔,勾勒出北方草原雄浑苍茫的壮丽景象,这在南歌中是没有的。

  当然,最突出的是,北歌中出现了《木兰诗》这样一首堪与“汉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相提并论的优秀长篇叙事诗。

  南北朝民歌在语声上的差别

  从语声方面来看,南歌婉转清丽,北歌质朴明快。

  南歌中大量使用了双关隐话,使诗歌更显缠绵含蓄。这些手法的大量运用既是南方民间习俗在诗中的渗透,也给诗歌增添了几分活泼与生动。北歌的语言,却以质朴明快、刚健有力见长。没有南歌的精巧文辞,更不用双关隐语的技巧。

  南北朝民歌在语声上的差别

  从形式体制方面来看,南北朝民歌均以五言四句占多数,这种格式对五言绝句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不过南歌中有五言三句、五句、六句者,为北歌所无;北歌中的七言二句、四句体也不见于南歌。

  南北朝民歌在风格上的差别

  从整体风格特征来看,南歌委婉细腻,北歌豪放粗犷,这与地理环境差异也有一定关系。南方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物产富饶,容易陶冶出以明丽妩媚为特征的艺术情趣。

  北方是一马平川,景观缺少细部的变化,生活相对简单而严峻,大自然却有南方无法比拟的博大、崇高和雄浑,这样的环境较容易铸就北方人民宽阔的胸怀以及豪迈而又质朴的审美特征。因此,同样是爱情歌曲,南歌真挚缠绵,北歌大胆干脆。

  代表作《木兰诗》的艺术特点

  代表着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的作品是《木兰诗》。它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的具有典型英雄性格的女性形象,再配上北方雄浑的自然景色,画面气魄宏大,读来令人意气振奋。

  《木兰诗》在形式上使用杂言,轻便灵活,接近于口语,既注意押韵,又注意韵脚的不断转换。诗的结构、布局也极有特色:铺排时淋漓酣畅、简略时则惜墨如金。另外故事情节特强,比喻新奇幽默,叙事与抒情相糅合等也都是这首诗的特点。

  阅读点击

  《西洲曲》,南朝乐府民歌名,最早著录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它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