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十九节 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

  《史记》,是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所著。

  《史记》,始作于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至天汉二年,即公元前99年。因作者为李陵辩解获罪下狱遭到宫刑而搁浅。作者出狱后,忍辱含垢,发愤著书,并加进了自己更为光辉的思想,历10年艰辛,终于完成。

  《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中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极其宝贵的贡献。

  作者以“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态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即公元前101年。共3000年时间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历史,其中对战国和秦汉记载尤详。特别是对西汉不到100年的历史竟用了几乎全书一半的篇幅进行了撰述。

  《史记》的体裁形式

  《史记》是先秦两汉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通过人物描写来较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中国古代历史、反映中国古代社会面貌的伟大历史巨著。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52万字。

  “本纪”除《秦本纪》外,按帝王世系与年代记载历代帝王的治政情况与政治大事。“表”用简单的表格排比谱列各个历史时期帝王和诸侯国间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

  “书”是记载个别事件始末的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近似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

  “世家”主要叙述诸侯王国的世系与兴衰存亡的历史,也包括汉代宗室和有功之臣以及历史上有某些特殊地位的人,如孔子、陈涉等。“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有影响人物的事迹,少数列传则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

  上述5类中,“列传”、“本纪”和“世家”均为传记文学作品。

  作者继承过去历史著作的传统,从几千年杂乱无章的历史资料中进行整理、考核和排比,然后分别归类于100多个历史人物的传记之中,又以八书总述其历史背景,最后在年表中排比年代,从时间上加以补充,使全书体系完整,疏而不漏。从而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文学样式。因其主要内容是本纪和列传,故称之为纪传体通史。

  《史记》的巨大成就

  《史记》问世2000多年来,它无论在史学上,还是在文学史上,都给予了后世以无穷的启示和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史学方面,它是历代“通史”和“正史”的典范,特别是它的体裁形式,一直被《汉书》以后的一切“正史”所沿用。

  在文学方面,传记文学的形式、体裁及文笔对后世散文乃至小说等文学样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后的古文家把它作为古文写作的楷模,后来的戏曲、小说都从中吸取大量素材。作家“发愤著书”的精神更成为了我们优良的民族传统直接继承和发扬。它先后被译成了英、法、俄、日等国文字而流行世界。

  鲁迅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被后世誉称为“史圣”、“中国历史学之父”。

  日本当代著名历史小说家福田定一,因仰慕司马迁竟自名为司马辽太郎,意思是比司马迁远为逊色。

  阅读点击

  《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