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属于中国的领土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众所周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台湾的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
据考证,“左镇人”是在30000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
台湾在古代的各种称法
早在秦汉时期,祖国大陆人民已开始和台湾接触,但那时台湾还无确切的名称。现根据有关资料把台湾名称的演变辑录如下:
三国时期,吴国国君孙权于吴黄龙二年,即230年,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10000人的大船队到达台湾,台湾当时被称为“夷洲”,从那时开始,台湾便有了名称。
隋唐时期,将夷洲改为“流求”,一直沿用到南宋时期。南宋时期,将台湾称之为“毗舍那”,也称“毗舍耶”;元朝时期,又将“流求”改为“琉球”。元朝政府曾经在澎湖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明朝初期将“琉球”改称“东番”,意思是东方番族聚居的地方。后又称为“鸡简山”、“北港”、“笨港”、“台窝湾”等。明朝末年改称为“台湾”,一直沿用到现在。
在外侵战乱中的称法变化
台湾除了有以上称法外,在明朝中后期以后称法还稍有变化,不过这些称法不是指整个台湾岛。如明末把台湾又称为“大员”,但只是指今台南市西安平镇一带。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在台湾一鲲身岛上建筑热兰遮城堡,明朝将此城称为“台湾城”。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台湾城”改称“王城”。他的儿子郑经继位时又将名称为“东宁”。清朝于1683年攻入台湾,真正把台湾全岛称为“台湾”,是清康熙二十三年,即1684年,清政府将“东宁”复名“台湾”,它隶属福建省,辖境相当于今台湾全省。
光绪元年(1895)以后逐渐缩小,光绪十年改“台湾府”为“台湾行省”。光绪十三年又改为“台南府”。光绪二十一年,即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台南府”被废弃。
外国人对台湾的称法
日本人曾先后称台湾为大惠国、高砂、高山国、多伽佐古等。
西方航海者及不少外国史地著作多用“福尔摩萨”来称呼台湾。朋万历元年,即1573年,葡萄牙人驾商船途经台湾时,眺望岛上山势雄伟,林木葱郁,不禁大声赞叹“福尔摩萨”意即为太美之意,从此西方的航海图上便有了“福尔摩萨”这个地名。
荷兰侵占台湾期间,台湾因野生梅花鹿多,曾叫“鹿岛”,当时地名带“鹿”字者多达50余处。明祯十一年,即1638年,和清康熙十一年,即1672年,大量捕杀野生梅花鹿,先后向日本出口15万张和12万张鹿皮,以致造成该亚种于1969年灭绝,仅余数十只在动物园内圈养,台湾地名今带“鹿”字的仅有鹿港一处。
阅读点击
香港和澳门位于珠江口两岸,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鸦片战争后分别被英国和葡萄牙侵占。根据1984年中英签署的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1987年中葡签署的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与此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