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石峪上的《金刚经》
在我国的摩崖石刻中,经石峪的大字被金石界和书法界视为珍宝。它是刻在泰山经石峪中一块平滑的大石坪上的《金刚经》经文。经文不全,看来是没有刻完就中途停止了。
这些刻石文字的字径大约0.5米,在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摩崖石刻文字中堪称最大。刻石深度0.01米至0.02米,这些字的书法道劲,篆隶兼备,而且有别于现有的书法形体,所以被称作“经石峪体”。
这些被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的经石峪文字,受到历代文人的赞誉,清朝人魏源称赞经石峪刻石大字雄劲、薄洒,在古书法中居高。近代的名士康有为也说它是“榜书第一”,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也曾赋诗赞扬过它。
经石峪石刻创作之谜
经石峪石刻的书法艺术成就在我国书法史上是罕见的。是谁创作了它们呢?虽然郭沫若先生诗中已提到是“北齐人所书”,可是,实际上他并没有下断言,只是沿用古人之说。至今为止,经石峪大字的作者是谁,仍然是个谜。
在现存的经石峪石刻大字中,还可见仅刻了字头,但没有完成的宇,所以没有书刻年代和书刻者款志是很正常的。
宋代政和年间陈国瑞在经石峪留下的题刻中写道:“熟视金画,字径尺徐,非所能历千百年曾不灭。岂非神力护持而遗观者。”这说明经石峪大字石刻在此之前相当久远的年代就已经存在了,到了宋时就已经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刻制的了。
除了认为北齐人创作了经石峪大字石刻的观点外,还有其他见解。
明学者王世贞写道:经石峪石刻“笔力古劲,非唐人不能书”,把经石峪石刻的作者定到了北齐之后的唐代。郭沫若曾赞同此说,认为石刻中“世”字缺笔,是避李世民的名讳。可是,后来他见岱庙中汉代张迂碑刻中的“世”字也有缺笔,为慎重起见,仍沿用魏源之说。
经石峪大字究竟是何时、何人所作,还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考证来揭开的谜。
阅读点击
清代学者聂剑光在《泰山道里记》中写道:在把经石峪石刻与祖深山石刻比较后,认为手法相同,所以,把经石峪石刻的主人定为祖徐山石刻落款的梁父县令王子椿。在此之后,《泰安县志》以及许多泰山述记都附和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