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李时珍,再也找不到童年的快乐了,他不得不思考这个社会,思考自己的人生。
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李时珍拿着书本就会不由自主地走神。有时,他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从小就对医药抱有极浓厚的兴趣,在医药的世界里,自己曾经很快乐。
而现在自己却不得不在科举的道路上,艰难而沉重地走着。自己难道要在这条道路上耗尽自己的青春吗?难道人就只能为科举而生活吗?难道就不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吗?
有时,李时珍在妻子睡后,一个人静静地望着黑暗的房子,思绪不由自主飘到了自己的童年,他想到童年田野水上的快乐生活,那些几乎已经完全忘记的记忆,现在格外清晰地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
他还回想起自己的读书之路,在科举途中的艰辛跋涉。当他想到父亲一味黄芩治好了自己患了一个多月的沉疴,可以说是起死回生的时候,使他对父亲的医药学佩服得五体投地。
有一段时间,李时珍不由得萌发了学医继承祖业的念头,可是他不敢向父亲提起。
有一天晚上,李时珍梦见自己终于鼓足勇气,向父亲提出放弃科举,开始学医的想法,但父亲对他大声呵斥。
最后父亲还严厉地告诫他:“科举虽然两次受挫,但不能垂头丧气,还要作最后的努力,你天资聪慧,再苦熬三年,一定能功成名就。”
李时珍几乎哭着从梦中醒来,不过,他已经知道父亲坚定的信念,虽然自己没有提出,但是,他能够体会得到父亲的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折磨,李时珍只得叹了一口气,为了李氏家族的荣誉,为了改换门庭,他现在只能收起学医的念头,再苦斗三年作一次拼搏。
在父亲的鼓励和督促下,李时珍开始带病苦读,幻想着在下一次的乡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父辈们对他的希望。
李时珍以三年苦读和一场大病换来的是什么代价呢?
庚子年乡试就要到了,李时珍抬眼远眺近望,在蕲州西北面不远的安陆迎来了明世宗皇帝的南巡,使民间备受骚扰。这位皇帝又派税监,又封真人,上下闹得乌烟瘴气。
李时珍的前程,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好像变得一片迷茫。
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李时珍抱着极大的希望,第三次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武昌参加乡试,结果依然名落孙山。
这次考试的落榜,对23岁的李时珍是一次极大的打击,多年来的“进士”梦彻底破灭了。
李时珍又病倒了,这一次的病不同于上一次,上一次病在身体,这一次病在心灵。上一次病热,这一次病寒。
李时珍这次能吃能喝,不痛不痒,但却比上次重病还要痛苦百倍。在那找不出李时珍三个字的题名榜前,他的心比秋风还要冷,他的病比那骨蒸肺热还要重。
如果上次的重病是让他差点丢了命,那这次就是让他差点疯掉,失去自己的灵魂,失去自己的人生方向。
李时珍的三次乡试不中并非偶然,其原因不是他没有用功学习,而在于他所发表的议论和提供的时务对策,完全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意志。
在李时珍的时代,统治者推行的是一套窒息人们创造精神的思想教育制度。科举考试是把年轻人的思想紧紧束缚在儒家经典的思想牢笼中,不容许有任何自由。
八股文,就是强调儒家经典,其实质就是强迫学子谨守儒家的处世为人准则,遵从三纲五常名教,死心塌地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而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已在中国萌芽,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为适应广大农工商贾强烈的文化生活要求,民间文化生活活跃起来,人民对封建统治思想逐渐发生动摇,封建统治思想的叛逆者应运而生。被统治者不甘于长期处于被压迫、被愚弄的状态。
李时珍是受剥削、压迫的平民子弟,不愿意昧着良心去为封建统治者出谋划策。他熟读四书五经,精研各种典史,所想到的是如何为人民做点事,解除贫苦大众的痛苦,因此,他在乡试中的答案一次又一次地不能入选。
榜上无名之后,李时珍进入到一个人生的关键时期。今后的人生怎么走。考了三次都未考上,第四次还考不考?这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这是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
按父亲的意愿,当然还要再考,可李时珍此时实在不愿再去考了。他想,自己不是当官的料,还是从父学医为好。
父亲对这件事其实也很是为难。不让李时珍再考吧,他不甘心。让李时珍考吧,此时儿子不仅心灰意懒,而且咳嗽不止,患上了骨蒸病,再考下去势必压力更大,病情再犯,恐怕难保性命。
李时珍如何来面对自己的前途命运呢?人生向何处去,这是一个他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第二章 弃文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