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处在贫病中的曹雪芹来说,夺去了他爱子的生命也就等于夺去了他自己的生命。他悲痛万分,竟数日不吃不喝不眠。他变得更加衰弱了。但他还是硬撑着,天天都要到爱子的小坟头去低头流泪,绕着坟墓徘徊。
在这种痛苦心情的支配下,酒也喝得更凶了。忧能伤人,充满忧伤地喝酒更能伤人,慢慢地他也彻底病倒起不来了。
那些朋友敦诚、敦敏兄弟也好,张宜泉也好,一个个都沉浸在丧子的悲痛中,暂时也没心思再去顾及远在香山脚下的曹雪芹了。
鄂比时常来家劝解,可是不见效果。曹雪芹酒喝得更厉害了,那是喝苦酒,喝闷酒。只是在稍稍酒醒的时候,他要纸要墨,含泪赶写他的书稿。
挨到了这一年的年末,终于有一天,曹雪芹也病倒了。鄂比一边劝慰他,一边帮他整理书稿,劝他来日方长,还是将养好身体要紧。曹雪芹眼里满含着泪花,嘴角却流露出淡淡的笑,平静地对鄂比说:“该写的写了,该骂的骂了,这个世界,我再也无可留恋的了……”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的除夕,富人家正是爆竹声声,笑语欢腾的时刻,一代文豪曹雪芹,却在贫病交加、极其凄凉悲惨的情境下“泪尽而逝”!这一年他还不到49岁。在鄂比这些邻里朋友的帮助下,芳卿强忍悲痛料理丈夫的后事。
出殡那天,按习俗要撒一些纸钱。一位来帮忙的老妇人,见曹雪芹家没有别的纸可用,就从曹家柜底下找出一些写了字的纸,剪了剪,权当做纸钱烧了一些,一路上又撒一些。及至鄂比和芳卿回来后发现,已经所剩无几了。
可怜曹雪芹在最后岁月里辛苦经营续写的《石头记》后三十回文稿,就这么散佚了。也有人说,经鄂比赶紧回头去捡拾,大部分又找了回来。不过,这都是一些传说而已。《红楼梦》后几十回之所以未能传世,恐怕主要还是政治方面的原因。
正月初二,敦诚家的门上人来禀报主人,说有一老者求见,是曹先生家里打发来的。敦诚心中甚喜,心想曹雪芹总是礼数周到,还想着大老远的来人拜年,遂忙命快请进来。
进来一位农村打扮的老者,见面先行下礼去,口说叩头,新春大吉大利!敦诚连忙搀起,作揖谢道:老人家您辛苦了,大远地进城来。话未说完,只见老者从怀中掏出一个素白的信封。
敦诚吓了一跳,先不接信,忙问:“怎么是白纸的?”
老者忍不住,泪滴于手,“曹二爷没了。”
敦诚脸瞬时变了颜色,接信的手在颤动着。
“怎么人就不行了?哪天的事?可留下什么话?”一连串急切地问。
“二爷是年三十儿夜里没的。他家里昨天就让我送信来,我说大年初一,谁没个忌讳,就推到今儿才来。”
“临危有什么说的吗?”
“听说是来不及说什么就不行了。只听说他说过,书给毁了,还没弄齐,死也闭不上眼哪!”
“家里呢?”
“家里,那什么也没有,真叫可怜!病重时,也没钱买副药调治调治……”
曹雪芹的离世,使敦敏、敦诚兄弟无比悲痛,他们深悔自己对老友病未能在其侧,殁未能临其穴,更没有尽到延医抢救的责任。两人准备了些东西,择日到曹家吊唁,抚慰曹雪芹的遗孀芳卿。
在西山的一个隐僻处一小片平地,远远望去也可以辨出那是一座小坟头,还是崭新的,上面插着一枝白纸的铭旌幡,在寒风中飘动着。
“这就是一代奇才曹雪芹的归宿吗?上次见面还欢活的人哪……”
敦氏兄弟赶到此地,一见这景象,忍不住放声痛哭。敦诚回来所作的两首七律《挽曹雪芹》,留给了后世。凭吊生悲,招魂何处,写出了一个真朋友痛失知交的悲怀,同时作为曹雪芹抱恨而终的见证——
其一云:
四十萧然太瘦生,晓风昨日拂铭旌。
回肠故垅孤儿泣,泪迸霜天寡妇声。
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欲有生刍吊,何处招魂赋楚蘅?
其二云:
开箧犹存冰炭文,故交零落散如云。
三年下第曾怜我,一病无医竟负君。
地下才人应有恨,山阳残笛不堪闻。
他时瘦马西州路,宿草寒烟对落曛。
曹雪芹生前过从甚密的另一友人张宜泉,得知曹雪芹死讯后,几天都吃不下饭去。他写有《伤芹溪居士》一首,寄托沉痛的哀思。诗前还写了这样一段小序:“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年未五旬而卒。”
曹雪芹的突然悬崖撒手,承受最大打击的还是他的爱妻芳卿。曹雪芹有一口气活着,二人总还能相依为命,这一去,可让一个结婚未久即沦为寡妇的孤弱女子怎么度日?据说,芳卿痛定思痛,曾用血和泪写下了这样一首《悼亡诗》:
不怨糟糠怨杜康,乱诼玄羊重克伤。
睹物思情理陈箧,停君待殓医嫁裳。
织锦意深睥苏女,续书才浅愧班娘。
谁识戏语终成谶,窀穸何处葬刘郎!
曹雪芹,一个旷世奇才,一代最伟大的小说家,就这样默默地去了。人们真正认识他是一个时代的巨人,认识他的《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杰作,那都是在他去世以后的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遗著《红楼梦》伟大的思想社会意义和卓绝的文学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所推崇。尽管封建统治阶级及其卫道士百般诋毁、焚禁,人们依然争相阅读《红楼梦》,犹如春风吹绿大地一般,广为传播。
300年来,《红楼梦》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争自由、争解放、争婚姻自主的武器库,反封建的教科书。一本小说,能有这么大的思想影响和社会作用,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红楼梦》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更是前无古人,今无来者。一部小说,写到了几百个有名有姓各具个性的人物,个性那么鲜明,形象那么生动,令人呼之欲出。宝玉挨打,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还有那精明、虚伪而又狠毒的王熙凤,贫穷、善良而又有点儿世故的刘姥姥,一个个都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一个个都是光彩照人塑造极为成功的艺术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