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邀约的礼仪

  在商务交往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实际需要,商务人员必须对一定的交往对象发出约请,邀请对方出席某项活动,或是前来我方做客。这类性质的活动,被商务礼仪称之为邀约。

  邀约有时还被称为邀请或邀集。从交际的角度来看待邀约,它实质上是一种双向的约定行为。当一方邀请另一方或多方人士,前来自己的所在地或者在其他某地方约会,以及出席某些活动时,他不能仅凭自己的一厢情愿行事,而是必须取得被邀请方的同意与合作。作为邀请者,不能不自量力,无事生非,自寻烦恼,既麻烦别人,又自讨没趣;作为被邀请者,则需要及早地作出合乎自身利益与意愿的反应。不论是邀请者,还是被邀请者,都必须把邀约当做一种正规的商务约会来看待,对它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大而化之。

  对邀请者而言,发出邀请,如同发出一种礼仪性很强的通知一样,不仅要力求合乎礼貌,以取得被邀请者的良好回应;而且还必须使之符合双方各自的身份,以及双方之间关系的现状。

  在一般情况下,邀约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正式的邀约,既讲究礼仪,又要设法便于被邀请者备忘,故此它多采用书面的形式。非正式的邀约,通常是以口头形式来表现的,相对而言,它要显得随便一些。

  正式的邀约有请柬邀约、书信邀约、传真邀约、电报邀约、便条邀约等具体形式,它适用于正式的商务交往中。非正式的邀约有,当面邀约、托人邀约以及打电话邀约等不同的形式,它多适用于商界人士非正式的接触之中。前者可统称为书面邀约,后者则可称为口头邀约。

  根据商务礼仪的规定,在比较正规的商务往来之中,必须以正式的邀约作为邀约的主要形式。因此,有必要对它作出较为详尽的介绍。

  在正式邀约的诸多形式之中,档次最高也最为商界人士所常用的当属请柬邀约。凡精心安排、精心组织的大型活动与仪式,如宴会、舞会、纪念会、庆祝会、发布会、单位的开业仪式等,只有采用请柬邀请嘉宾,才会被

  人视之为与其档次相称。

  请柬又称请帖,它一般由正文与封套两部分组成。不管是购买印刷好的成品,还是自行制作,在格式与行文上,都应当遵守成规。

  请柬正文的用纸,大都比较考究,它多用厚纸对折而成。以横式请柬为例,对折后的左面外侧多为封面,右面内侧则为正文的行文之处。封面通常讲究采用红色,并标有“请柬”二字。请柬内侧,可以同为红色,或采用其他颜色。但民间忌讳用黄色与黑色,通常不可采用。在请柬上亲笔书写正文时,应采用钢笔或毛笔,并选择黑色、蓝色的墨水或墨汁。红色、紫色、绿色、黄色以及其他鲜艳的墨水,则不宜采用。

  目前,在商务交往中所采用的请柬,基本上都是横式请柬。它的行文,是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地横写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竖式请柬。它的行文,则是自上而下、自右而左地竖写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竖式请柬多用于民间的传统性交际应酬,因此在这里将它略去不提。

  在请柬的行文中,通常必须包括活动形式、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要求、联络方式以及邀请人等多项内容。

  规范的请柬正文示范:

  谨订于1999年5月18日下午三时于本市金桥大酒店水晶厅举行五环集团公司成立六周年庆祝酒会,敬请届时光临。

  联络电话83322531

  备忘

  在请柬的左下方注有“备忘”二字,意在提醒被邀请者届时毋忘。在国际上,这是一种习惯的做法。西方人在注明“备忘”时,通常使用都是同一个意思的法文缩写“P.M.”。

  从以上范文会发现,其中邀请者的名称在行文时没有在最后落款,而是处于正文之间。其实,把它落在最后,并标明发出请柬的日期,在商务交往中也是允许的。

  另外,被邀请者的“尊姓大名”没有在正文中出现,则是因为姓名一般已在封套上写明白了。要是不厌其烦地在正文中再写一次,也是可以的。在正文中,“请柬”二字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被邀请者与邀请者名称单独分列的请柬正文示范:

  请柬

  尊敬的赵平先生:

  11月6日下午19时为李茉小姐饯行,席设本市北京路8号德大西茶社,恭请光临。

  刘晓谨订

  在对外交往中使用的请柬,应采用英文书写。在行文中,全部字母均应大写,应不分段、不用标点符号,并采用第三人称。这是其习惯做法。

  在请柬的封套上,被邀请者的姓名要写清楚,写端正。这是为了对对方示敬,也是为了确保它被准时送达。

  以书信为形式对他人发出的邀请,叫做书信邀约。比之于请柬邀约,书信邀约显得要随便一些,故此它多用于熟人之间。

  它的基本要求是言简意赅,说明问题,同时又不失友好之意。可能的话,它应当打印,并由邀请人亲笔签名。比较正规一些的邀请信,有时也叫邀请书或邀请函。

  邀请信范文:

  尊敬的海天公司负责人:

  “1999北京民用新产品新技术展销会”定于今年5月8日至28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欢迎贵公司报名参展。

  报名时间:3月1日至20日

  报名地点:学院路乙10号

  联系电话:65311885

  组委会敬邀

  1999年2月16日

  在装帖与款式方面,邀请信均不必过于考究。其封套的写作,与书信基本上相同。

  传真邀约,指的是利用传真机发出传真的形式,对被邀请者所进行的一种邀约。在具体格式、文字方面以及其做法与书信邀约大同小异。但是由于它利用了现代化的通信设备,因而传递更为迅速,并且不易丢失。

  电报邀约,即以拍发专电的形式,对被邀者所进行的邀约。电报邀约与书信邀约在文字上,都要求热情、友好、恳切、得体。除此之外,电报邀约在准确、精练方面要求得更高一些,这是由电报这一形式本身所决定的。

  电报邀约速度快,准确率高,因此多用于邀请异地的客人。在具体内容上,它与书信邀约大致类似。

  在某些时候,商界人士在进行个人接触时,还会采用便条邀约。便条邀约,即将邀约写在便条纸上,然后留交或请人代交给被邀请者。在书面邀约诸形式之中,它显得最为随便。然而却反而往往会使被邀请者感到亲切、自然。便条邀请的内容,是有什么事写什么事,写清楚为止。它所选用的纸张,应干净、整洁。依照常规,用以邀约他人的便条不管是留交还是代交给对方,均应装入信封之中,一同送交。让邀请条“赤条条”地来来去去,则不甚适宜。

  在一般情况下,不论以何种书面形式邀约他人,均须做得越早越好。通常,它应当至少在一周之前到达对方手中,以便对方有所准备。临阵磨枪,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不仅会给对方以逼人就范的感觉,而且也是非常不尊重对方的。

  便条邀约他人的示范:

  李斌航先生:

  兹与宏森远大集团公司赵刚董事约定,下周五中午12时在海天酒家共进工作餐。敬请光临。

  徐曼留上

  5月2日

  任何书面形式的邀约,都在邀请者经过慎重考虑,认为确有必要之后,才会发出的。因此,在商务交往中,商界人士不管接到来自任何单位、个人的书面邀约,都必须及时地、正确地进行处理。自己不论能不能接受对方的邀约,均须按照礼仪的规范,对邀请者待之以礼,给予明确、合“礼”的回答,即或者应邀,或者婉拒。置之不理,厚此薄彼,草率从事,都有可能自作自受,自找麻烦。

  鉴于同时受到邀请的往往不止一方,任何被邀请者在接到书面邀请之后,不论邀请者对于答者有无规定,出于礼貌,都应尽早将自己的决定通知给对方。

  事实上,为了了解被邀请者对邀约有何反应,许多邀请者在发出书面邀约时,就对被邀请者有所要求,请对方就能否到场作出答复。

  通常,类似的规定往往会在书面邀约的行文中出现。例如,要求被邀请者“如蒙光临,请予函告”“能否出席,敬请答复”,以及“盼赐惠复”,等等。

  为了确保被邀请者准确无误地将有关信息反馈给邀请者,在书面邀约正文的左下方,循例要将与邀请者联络的具体方式,一一详尽地提供给被邀请者。它们通常包括:联络电话号码、传真号码、电传号码、电子邮箱号码(网址)、邮政编码、电报挂号、寻呼机号码、联络地点以及通信地址等。以上这些内容不必一一全部列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中选择。不过,联络或咨询的电话号码这一项,原则上是不能缺少的。

  有些善解人意的商界人士为了体谅被邀请者,在发出书面邀约时,往往会同时附上一份专用的“答复卡”。上面除了“接受邀请”、“不能接受”这两项内容外,再没有其他任何东西。这样,被邀请者在答复时,只须稍费举手之劳,在以上两项之中,做一回“选择题”,在二者之一画上一道钩,或是涂去其一,然后再寄回给邀请者就行了。

  在接到书面邀约的同时没有接到“答复卡”,并不意味着不必答复。答复是必要的,只不过需要自己亲自动手罢了。

  对书面邀约所进行的答复,通常采用书信的形式。在商务礼仪中,它被

  称为回函。回函基本上都需要亲笔书写,以示重视。如果打印回函,则至少应当亲笔签名。

  所有的回函,不管是接受函还是拒绝函,均须在接到书面邀约之后三日之内回复,而且回得越早越好。

  在回函的行文中,应当对邀请者尊重、友好,并且应当对能否接受邀约这一关键性问题,作出明确的答复。切勿避实就虚,让人觉得“难解其中味”。如果拒绝,则讲明理由就可以了。

  回函的具体格式,可参照邀请者发来的书面邀约。在人称、语气、措辞等方面,与之不相上下,就算不上失礼。

  接受邀约的回函示范:

  中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邬烈兴先生非常荣幸地接受成功影视广告公司总裁王超先生的邀请,将于1月20日上午9时准时出席成功影视广告公司开业仪式。谨祝开业大吉,并顺致敬意。

  在写接受函时,应将有关的时间与地点重复一下,以便与邀请者“核实”无误。在写拒绝函时,则不必这样做。

  回函通知邀请者自己决定接受邀请后,就不能届时失约了。这类临时的“变卦”,会给邀请者添许多麻烦。

  拒绝邀约的理由应当充分,如卧病、出差、有约在先等,均可采用。在回绝邀约时,万勿忘记向邀约者表示谢意,或预祝其组织的活动圆满成功。

  拒绝邀约的回函示范:

  尊敬的张义先生:

  我深怀歉疚地通知您,由于本人明晚将乘机飞往德国法兰克福市洽谈生意,故而无法接受您的邀请,前往波特曼饭店出席贵公司举办的迎春茶话会。恭请见谅,谨致谢忱。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