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基本迎接礼仪

  迎来送往,是社会交往接待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环节,是表达主人情谊、体现礼貌素养的重要方面。尤其是迎接,是给客人良好第一印象的最重要工作。给对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就为下一步深入接触打下了基础。

  迎接客人要有周密的部署,应注意以下事项:

  1.对前来访问、洽谈业务、参加会议的外国和外地客人,应首先了解对

  方到达的车次、航班,安排与客人身份、职务相当的人员前去迎接。若因某种原因,相应身份的主人不能前往,前去迎接的主人应向客人作出礼貌的解释。

  2.主人到车站、机场去迎接客人,应提前到达,恭候客人的到来,决不能迟到让客人久等。客人看到有人来迎接,内心必定感到非常高兴;若迎接来迟,必定会给客人心里留下阴影,事后无论怎样解释,都无法消除这种失职和不守信誉的印象。

  3.接到客人后,应首先问候“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到我们这个美丽的城市”“欢迎您来到我们公司”等。然后,向对方作自我介绍,如果有名片,可送予对方。

  4.迎接客人应提前为客人准备好交通工具,不要等到客人到了才匆匆忙忙准备交通工具,那样会因让客人久等而误事。

  5.主人应提前为客人准备好住宿,帮客人办理好一切手续并将客人领进房间;同时向客人介绍住处的服务、设施,将活动的计划、日程安排交给客人,并把准备好的地图或旅游图、名胜古迹等介绍材料送给客人。

  6.将客人送到住地后,主人不要立即离去,应陪客人稍作停留,热情交谈。谈话内容要让客人感到满意,比如客人参与活动的背景材料、当地风土人情、有特点的自然景观、特产、物价等。考虑到客人一路旅途劳累,主人不宜久留,让客人早些休息。分手时将下次联系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告诉客人。

  (1)迎宾的仪式

  迎宾所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在有约在先的情况下,由主人一方出专人,前往来访者知晓的某一处所,恭候对方的到来。在一般情况下,迎宾仪式包括如下内容。

  (1)宾主双方热情见面。

  (2)向来宾献花。献花者通常应为女青年或少先队员。若来宾不止一人,可向每位来宾逐一献花,也可以只向主宾或主宾夫妇献花。向主宾夫妇献花时,可先献花给女主宾,也可以同时向男女主宾献花。

  (3)宾主双方其他人员见面。依照惯例,应当首先由主人陪同主宾来

  到东道主方面的主要迎宾人员面前,按其职位的高低,由高而低,一一将其介绍给主宾。随后,再由主宾陪同主人行至主要来访人员的队列前,按其职位的高低,由高而低,一一将其介绍给主人。

  (4)主人陪同来宾与欢迎队伍见面。

  (2)迎宾的前期准备

  在迎宾工作之中,要进行必要的先期准备,以求有备而行,有备无患。

  (1)掌握基本状况。一定要充分掌握迎宾对象的基本状况,尤其是主宾的个人简况,如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单位、职务、职称、学历、学位、专业、专长、偏好、著述、知名度等。必要时还需要了解其婚姻、健康状况,以及政治倾向与宗教信仰。在了解来宾的具体人数时,不仅要务求准确无误,而且应着重了解对方由何人负责、来宾之中有几对夫妇等。来宾此前有无正式来访的记录。如果来宾,尤其是主宾此前前来进行过访问,则在接待规格上要注意前后协调一致。无特殊原因,一般不宜随意在迎宾时升格或降格。来宾如能报出自己一方的计划,如来访的目的、来访的行程、来访的要求等;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之下,应当在迎宾活动之中兼顾来宾一方的特殊要求,尽可能地对对方多加照顾。

  (2)制定具体计划。一定要详尽制定迎接来宾的具体计划,有助于使接待工作避免疏漏,减少波折,更好地、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根据常规,它至少要包括迎送方式、交通工具、膳宿安排、工作日程、文娱活动、游览、会谈、会见、礼品准备、经费开支以及接待、陪同人员等各项基本内容。

  单就迎宾而言,接待方亦应有备在先,最为重要的有五项内容,即一是迎宾方式,二是迎宾人员,三是迎宾时间,四是迎宾地点,五是交通工具。

  (3)确定迎宾方式。明确要不要搞迎宾活动,如何安排迎宾活动,怎样进行好迎宾活动。一定要精心选择迎接来宾的迎宾人员,数量上要加以限制,身份上要大致相仿,职责上要划分明确。在迎宾工作中,现场操作进行得是否得当,乃是关键的一环。

  (4)注意迎宾时间。要预先由双方约定清楚,要在来宾启程前后再次予以确认,要提前到达迎宾地点。

  (5)确定迎宾地点。交通工具停靠站,如机场、码头、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来宾临时下榻之处,如宾馆、饭店、旅馆、招待所等;东道主一方用以迎宾的常规场所,如广场、大厅等;东道主的办公地点门外,如政府大院门口、办公大楼门口、办公室门口、会客厅门口等。前三类地点多用以迎接

  异地来访的客人。其中广场,主要用以迎接贵宾。第四类地点也就是办公地点门外,则大多用以迎接本地来访的客人。

  (6)确认来宾的身份。通常有四种方法可行。

  第一,使用接站牌。使用接站牌时,牌子要正规、整洁,字迹要大而清晰,不要随便用纸乱写。尽量不要用白纸写黑字,让人感到晦气。接站牌的具体内容,有四种主要写法:一是“热烈欢迎某某同志”,二是“热烈欢迎某单位来宾的光临”,三是“某单位热烈欢迎来宾莅临指导”,四是“某单位来宾接待处”。

  第二,使用欢迎横幅。

  第三,使用身份胸卡。

  第四,自我介绍。

  在方便、务实的前提下,上述四种确认来宾的方法,可以交叉使用。

  (7)施礼问题。在迎宾之时向来宾施礼、致意,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下列四点:一是与来宾热情握手;二是同来宾主动寒暄;三是对来宾有问必答;四是为来宾服务周到。接到来宾后,在步出迎接地点时,迎宾人员应主动为来宾拎拿行李。不过,对于来宾手中的外套、提包或是密码箱,则没有必要为之“代劳”。

  (8)引导问题。来宾的引导,指的是迎宾人员在接待来宾时,为之亲自带路,或是陪同对方一道前往目的地。在一般情况下,负责引导来宾的人,多为来宾接待单位的接待人员、礼宾人员、此事负责人,或是接待方与来宾对口单位的办公室人员、秘书人员。在宾主双方并排行进时,引导者应主动在外侧行走,而请来宾行走内侧。若三人并行时,通常中间的位次最高,内侧的位次居次,外侧的位次最低。宾主之位此时可酌情而定。在单行行进时,循例应由引导者行走在前,而使来宾行走于其后,以便由前者为后者带路。

  在出入房门时,引导者须主动替来宾开门或关门。此刻,引导者可先行一步,推开或拉开房门,待来宾首先通过。随之再轻掩房门,赶上来宾。出入无人控制的电梯时,引导者须先入后出,以操纵电梯。出入有人控制的电梯时,引导者则应后入先出,这样做主要是为表示对来宾的礼貌。出入轿车,如果引导者与来宾出行,宾主不同车时,一般应引导者坐车在前,来宾坐车居后;宾主同车时,则大都讲究引导者后登车,先下车,来宾先登车,后下车。在引导来宾时,切勿一味沉溺于高谈阔论,免得令来宾走神,“一失足成千古恨”,当众跌跤失态。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