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表情礼仪

  在人际交往中,表情其实可信地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心理活动与变化。而且表情传达的感情信息要比语言显得巧妙得多。当然,把握表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致来说,人的眼神、笑容、面容是表达感情最主要的三个方面,是人际交往、相互沟通的重要形式。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把人的感情表达效果总结了一个公式:感情的表达=语言(7%)+声音(38%)+表情(55%),这个公式是否科学合理且不去深究,但它说明了表情在人际间沟通时能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人的内在感情。

  (一)眼睛--心灵的语言

  在交际礼仪中,目光是受感情制约的,人的眼睛的表现力极为丰富、极为微妙,很难规定出一定的模式。正确地运用目光,能恰当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因此,只有把握好自己的内心感情,目光才会很好地发挥作用。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穷无尽的。”这又说明,眼睛语言的表现力是极强的,是其他举止无法比拟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给人以感情充沛、生机勃发的感觉;目光呆滞麻木,则使人产生疲惫厌倦的印象。为此,对眼神的要求一般有如下方面:

  (1)注视的时间

  注视对方时间的长短是十分有讲究的。

  (1)表示友好。向对方表示友好时,应不时地注视对方。注视对方的时间约占全部相处时间的1/3左右。

  (2)表示重视。向对方表示关注,应常常把目光投向对方那里。注视对方的时间约占相处时间的2/3.

  (3)表示轻视。目光常游离对方,注视对方的时间不到全部相处时间的1/3,就意味着轻视。

  (4)表示敌意。目光始终盯在对方身上,注意对方的时间占全部相处的2/3以上,被视为有敌意,或有寻衅滋事的嫌疑。

  (5)表示感兴趣。目光始终盯在对方身上,偶尔离开一下,注视对方的时间占全部相处时间的2/3以上,同样也可以表示对对方较感兴趣。

  (2)注视的角度

  注视别人时,目光的角度,即目光从眼睛里发出的方向,表示与交往对象的亲疏远近。

  (1)平视。也叫正视,即视线呈水平状态。常用在普通场合与身份、地位平等的人进行交往时。

  (2)侧视。是一种平视的特殊情况,即位于交往对象的一侧,面向并平视着对方。侧视的关键在于面向对方,若为斜视对方,即为失礼之举。

  (3)仰视。即主动居于低处,抬眼向上注视他人,以表示尊重、敬畏对方。

  (4)俯视。即向下注视他人,可表示对晚辈宽容、怜爱,也可表示对他人轻慢、歧视。

  (3)注视的部位

  允许注视的常规部位有:

  (1)双眼。注视对方双眼,表示自己重视对方,但时间不要太久。

  (2)额头。注视对方额头,表示严肃、认真、公事公办。

  (3)眼部与唇部。注视这一区域,表示礼貌、尊重对方。

  (4)眼部与胸部。注视这一区域,多用于关系密切的男女之间,表示亲近、友善。

  (5)任意部位。对他人身上的某一部位随意一瞥,多用于在公共场合注视陌生人,最好慎用。

  (二)笑容--微妙的交流

  笑容,即人们在笑的时候的面部表情。利用笑容,可以消除彼此间陌生感,打破交际障碍,为更好沟通与交往创造有利的氛围。

  (1)笑的种类

  在人际交往中,合乎礼仪的笑容大致可以分作以下几种:

  (1)含笑。不出声,不露齿,只是面带笑意,表示接受对方,待人友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2)微笑。唇部向上移动,略呈弧形,但牙齿不外露,表示自乐、充实、满意、友好,具有一种磁性的魅力,适用范围最广。

  (3)轻笑。嘴巴微微张开一些,上齿显露在外,不发出声响,表示欣喜、愉快,多用于会见客户、向熟人打招呼等情况。

  (4)浅笑。笑时抿嘴,下唇大多被含于牙齿之中,多见于年轻女性表示害羞之时,通常又称为抿嘴而笑。

  (5)大笑。由于表现太过张扬,一般不宜在商务场合中使用。

  (2)笑的方法

  笑的共性是面露喜悦之色,表情轻松愉快。但是,如是发笑的方法不对,或许笑得比哭还难看,或许会显得非常假,甚至显得很虚伪。

  (1)发自内心。笑的时候要自然大方,显出亲切。

  (2)声情并茂。笑的时候,要做到表里如一,使笑容与自己的举止、谈吐有很好的呼应。

  (3)气质优雅。笑的时候,要讲究笑的适时、尽兴,更要讲究精神饱满,气质典雅。

  (4)表现和谐。从直观上看,笑是人们的眉、眼、鼻、口、齿以及面部肌肉和声音所进行的协调行动。

  (3)笑的禁忌

  社交场合笑的时候,以下几种情况是应该回避的。

  (1)假笑。即笑得虚假,皮笑肉不笑。

  (2)冷笑。即含有怒意、讽刺、不满、无可奈何、不屑一顾、不以为然等容易使人产生敌意的笑。

  (3)怪笑。即笑得怪里怪气,令人心里发麻,多含有恐吓、嘲讥之意。

  (4)媚笑。即有意讨好别人,非发自内心,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的笑。

  (5)怯笑。即害羞、怯场,不敢与他人交流视线,甚至会面红耳赤的笑。

  (6)窃笑。即偷偷地洋洋自得或幸灾乐祸的笑。

  (7)狞笑。即面容凶恶,多表示愤怒、惊恐、吓唬。

  (三)面目--综合的表情

  面目表情是指人们面部所显示出的综合表情。它对眼睛和笑容发挥辅助作用,同时,也可以自成一体,表现自己的独特含义。

  一般情况下,通过面容所显示的表情,既有面部部位的局部显示,也有它们的彼此合作,综合显示的特征。

  (1)局部表情

  人的眉毛、鼻子、嘴巴、下巴、耳朵都可以独立地显示各自的表情。

  (1)眉毛的显示

  以眉毛的形状变化所显示的表情,一般叫做眉语。除配合眼神外,眉语也可独自表意。

  皱眉型:双眉紧皱,多表示困窘,不赞成、不愉快。

  耸眉型:眉峰上耸,多表示恐惧、惊讶或欣喜。

  竖眉型:眉角下拉,多表示气恼、愤怒。

  挑眉型:单眉上挑,多表示询问。

  动眉型:眉毛上下快动,一般用来表示愉快、同意或亲切。

  (2)嘴巴的显示

  嘴巴的不同显示往往可以表示不同的心里状态。在交际场合中常见的有:

  张嘴:嘴巴大开,表示惊讶。

  抿嘴:含住嘴唇,表示努力或坚持。

  撅嘴:撅起嘴巴,表示生气或不满。

  撇嘴:嘴角一撇,表示鄙夷或轻视。

  拉嘴:拉着嘴角,上拉表示倾听,下拉表示不满。

  (2)综合的显示

  (1)表示快乐:眼睁大,嘴巴张开,眉毛常向上扬。

  (2)表示兴奋:眼睁大,眉毛上扬,嘴角微微上翘。

  (3)表示兴趣:嘴角向上,眉毛上扬,眼睛轻轻一瞥。

  (4)表示严肃:嘴角抿紧下拉,眉毛拉平,注视额头。

  (5)表示敌意:嘴角拉平或向下,皱眉皱鼻,眼梢一瞥。

  (6)表示发怒:嘴角向两侧拉,眉毛倒竖,眼睛大睁。

  (7)表示观察:微笑,眉毛拉平,平视或视角向下。

  (8)表示无所谓:平视,眉毛展平,整体面容平和。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