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见面礼仪中的细节

  (一)为他人作介绍

  在遇到下列情况时,有必要为他人作介绍。例如:

  (1)与家人外出,路遇家人不相识的同事或朋友;

  (2)本人的接待对象遇见了其不相识的人士,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3)在家中或办公地点,接待彼此不相识的客人或来访者;

  (4)打算推介某人加入某一方面的交际圈;

  (5)受到为他人介绍的邀请;

  (6)陪同上司、长者、来宾时,遇见了其不相识者,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7)陪同亲友前来拜访亲友不相识者。

  在集体介绍中,应先介绍身份高者或地位重要者,也可以按照座位次序或职务次序一一介绍。如果想把一个人介绍给众多人时,首先应该向大家介绍这个人,然后再把众人逐个介绍给这个人。为了让引见合乎礼仪,介绍一般遵循如下次序。

  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先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公司同事介绍给客户;将自己公司的同事介绍给别家公司同行;将非官方人士介绍给官方人士;将本国同事介绍给外籍同事;将资历浅的介绍给资历深的等,其规律是尊者具有优先了解权。

  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是因为西方人非常重视女性的地位,例如说有一位女士进入聚会时,在场的所有男士(小男孩例外)均必须起立表示尊重,待这位女士就坐完毕后众男士方可再复坐;但这只限第一次进入时,之后的进出男士则可以免起立。至于在场的女士则仅须点头微笑即可,因为女性与女性是平等的,除非进来的是一位明显年老的老太太;如果来者只是比在场的一般人大了没有几岁,则在场女士也不宜起身,否则会让刚刚进入的人感觉自己已经年高德劭,产生尴尬。另外一种情形就是,当一位很重要的人士进场时,礼貌上在场所有人都须起身表示尊敬。

  若是家庭成员一起出现的聚会,则一定要把自己家中的成员介绍给其他人认识,以示对对方之尊重。但是若对方是年轻人,则应当带他们近前向自己的长辈如父母亲、叔叔、伯伯、阿姨等加以介绍,这是因为二者年龄有明显的差距的缘故。

  介绍要做到恰到好处,除了掌握做法、次序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即为他人作介绍时要掌握分寸,实事求是,不要把副职说成正职,免得使人难堪;也不可涉及私人生活,如地址、婚姻、身体状况、年龄等;介绍要口齿清楚咬准字音,不要把姓刘说成姓牛,不便双方记准;以手示意时要把手掌伸出去,表情大方、自然,不可以用手指指点点;介绍时除了女士和长者外,一般都应该站起来;但在会谈进行中,或在宴会等场合,就不必起身只略微欠身致意就可以了。

  (二)自我介绍

  一般说来,相互间的介绍应该是通过年长者、男主人或女主人来进行,自我介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做法(特别是在欧洲、拉丁美洲)。然而,在大型招待会、宴会上,在未被介绍或没有人为之作介绍时,应主动作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胆量和气魄,也很容易在社交中处于主动地位。自我介绍时要做到表达清晰、风趣、真实、流畅,尽量包含足够的有关自己的信息以及与接下去的谈话相关的内容。

  应当注意,在自己的名字后加上“先生”“夫人”“小姐”(英文表现是在名字前分别加“Mr”“Mrs”“Miss”)或其他敬称,以及只告诉姓不说名字的介绍方法都是不礼貌的。

  自我介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实事求是,不可不停地自我表白甚至吹嘘,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或不信任感,不利于进一步地交往和联系;介绍时要举止庄重、大方,讲到自己时可将右手放在自己的左胸上,不要慌慌张张,毛手毛脚,不要用手指点着自己;介绍时表情要坦然亲切,眼睛应看着对方或大家,不要显得不知所措、面红耳赤,更不能一副随随便便、满不在乎的样子。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