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三种称呼方式

  不论在任何场合与人见面,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得体地称呼别人。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得体的称呼能缩短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人心情愉快,有助于形成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

  那么,怎样称呼才算得体呢?虽然不同的民族、地区,不同的职业、性别、年龄等,对称呼的要求不尽一样,但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尊重他人,这样,使对方心里产生一种满足感,反过来对方也会乐于与你接触,主动和你沟通,这就使双方的交往有了良好的开端。

  具体来说,比较典型的称呼方式有尊称、泛称和谦称三种。

  1.尊称

  尊称是指对别人尊敬的称呼。常用的有:

  (1)人称敬称。通常有“您”、“老”(张老等)、“贵”(贵姓、贵公司等)、“大”(大作等)、“君”等,都表明说话人的谦恭和客气。

  (2)亲属敬称。对非亲属的交际对方以亲属称谓称呼,常用于非正式场合。如“叔叔”、“阿姨”、“大妈”、“大爷”等。对父母的同事、朋友,即使比自己大得不多,也应用长一辈的称呼,以示尊敬。

  (3)职业敬称。在较正式的场合,往往习惯于用职业敬称,以示对对方的职业尊重。如“老师”、“导演”等,或在这些敬称前面冠之以姓。

  (4)职务敬称。无论在正式和非正式场合,人们都热衷于使用职务敬称,如“董事长”、“教授”、“主任”、“处长”等,往往还在前面冠之以姓,以显示说话人对交际对方地位的熟知和尊重。

  2.泛称

  泛称,指对人的一般称呼。以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来划分,常用的泛称见下表。

  常用泛称一览表社交场合泛称表达方式举例:(1)姓+职称/

  职务/职业张教授,李厂长,王老师;(2)姓名张×,李××;(3)泛尊称同志,先生,小姐;(4)职务称+泛尊称大使先生,服务员同志非正式;(5)老/小+姓老李,小王;(6)姓+辈分称呼,辈分称呼张伯伯,叔叔,阿姨;(7)名,名+同志国华,国华同志。

  3.谦称

  谦称,是抑己式称呼,目的在于表示对他人的尊重。谦称自己的有:“鄙人”、“在下”、“愚”等;谦称自己亲属的有:“家父”、“愚弟”、“小女”、“贱内”等;还有从儿辈的称谓,即从说话人的子女或孙辈的角度出发称呼对方。

  在社交场合,要避免两种不正当的称呼语:一是避免变专称为泛称。如“师傅”一词原是对手艺人的称呼,但在学校、报社、医院还是称“老师”、“记者”、“医生”这些专称为好;二是避免变褒称为贬称。社交场合要杜绝粗鄙的贬称,而多用礼貌的褒称。这样才能激

  起对方与你交往的欲望。如称老年人,就有老人家、老同志、老师傅、老大爷、老先生、老头子、老家伙、老东西和老不死等,前五个词是尊重对方的褒称,而后四个词却是蔑视对方的贬称。再如交通警察在疏通道路堵塞时说:“那位穿红大衣的,请你将摩托车开到右边去!”这里的称呼用了一个“的”字结构,而这种结构的称呼都含有轻视、不尊重对方的贬义色彩。因此,可以用偏正结构的称呼来代替:“那位穿红大衣的小姐,请你将摩托车开到右边去!”这就不会令人不快了。

  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已婚妇女称“夫人”,未婚女子称“小姐”,对男子一般称“先生”。如一时拿不定主意该如何称呼,也可直接问对方:“我该怎么称呼您好呢?”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