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回答的三种技巧

  回答的方式技巧很多,我们介绍以下几种:

  1.针对性回答

  有时,问题的字面意思和问话人的本意不是一回事,我们回答时,就不仅要注意问话的表面意义是什么,更要认清提问人的动机、态度、前提是什么,使回答具有针对性。

  一次,萧伯纳正坐在沙发上沉思,坐在他身边的一位美国金融家说:“萧伯纳先生,如果您让我知道您正在想什么的话,我愿意给您一美元。”“啊,我的思考一美元也不值。”萧伯纳答道。金融家又问:“那么,您在想什么呢?”萧伯纳说:“我想的是你。”顿时,企图戏弄萧伯纳的金融家脸上呈现出一片窘态,萧伯纳绝妙的回答给了动机不纯的金融家一个有力地反击。

  有的提问是由一种心理需要所驱使,回答时就应了解这种心理。

  例如,顾客问:“这菜什么价?”答“二元一斤”就不如答“老价,二元一斤”。因为顾客的心理动机是看价贵不贵,涨没涨,然后决定买不买,后一种回答就是针对这种心理动机而回答的。顾客当然满意。

  有的问话里言外有意,回答也要针锋相对。一次,一位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周恩来总理:“我们美国人总爱仰着头走路,而中国人为什么要低着头走路呢?”周总理笑了笑说:“这不奇怪嘛,走下坡路的自然总是仰着头,走上坡路的自然要低着头。”

  2.艺术性回答

  这里所说的艺术性包括避答、错答、断答、诡答。

  (1)避答,这种方式用于对付那些冒昧的提问者所提的问题。有时,某些问题自己不宜回答,但对方已经把问题提到面前了,保持沉默显然被动,就可以避而不答。

  “听说你准备和她结婚,有这回事吗?”

  “你去问将来吧。”

  “有人说你讲过我的坏话,是吗?”

  “谁说的,你去问谁吧。”

  “这个问题你要向我解释清楚。”

  “当然要解释,但不是现在。”

  (2)错答,是一种机警的口语表达技巧,既可用于严肃的口语交际场合,也可以用于风趣的日常口语交际场合。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正面回答问话,也不反唇相讥,而是用话岔开问话人所问的问题,做出与问话意见错位的回答。请看下面的例子:

  一个美丽的姑娘独自坐在酒吧间里,从她的装扮来看,她一定出身豪门。

  一位青年男子走过来献殷勤,“这儿有人坐吗?”他低声问。

  “到阿芙达旅馆去?”她大声地说。

  “不,不,你弄错了。我只是问这儿有没有其他人坐吗?”

  “你说今夜就去?”她尖声叫,表现得比刚才更激动。许多顾客愤慨而轻蔑地看着这位青年男子。这位青年男子被她弄得狼狈极了,红着脸到另一张桌子上去了。

  以上例子,是很典型的错答,是用来排斥对方和躲闪真实意思的交际手段,用得很成功。

  运用错答的语言技巧,一是要注意对象和场合;二是使对方明白,既是回答又不是回答,潜在语是不欢迎对方的问话;三是有时要利用问话的含混意思,答话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但对方也无法责怪。

  (3)断答,就是截断对方的问话,在他还没有说出,或者还没有说完某个意思时,即做出错答的口语交际技巧。它与错答相同之点是答与问都存在人为的错位,即答非所闻;它们的不同点是错答是在听完话之后做的回答,断答是没有听完问话抢着进行回答。为什么不等对方问清楚,就要抢先回答?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等对方把问话全说出,就会泄露出某种秘密,难以收拾;二是待听全问话再回答,就会比较被动,不好应付。因此,考虑对方要问什么,在他的问话未说完时,就迅速按另外的思路回答,一可以转移其他听众注意力,二可以使问者领悟,改换话题,免于因说破造成尴尬局面和其他不良后果。

  一对青年男女在一起工作,男方对女方产生了爱慕之情,男方急于要向女方表白心意,女方却不愿将友情向爱情方面发展,女方认为还是不要说破,保持一种纯真的朋友情谊为好。于是,出现了下面的断答。男青年:我想问问你,你是不是喜欢……女青年:我喜欢你给我借的那本公关书,我都看了两遍了。

  男青年:你看不出来我喜欢……

  女青年:我知道你也喜欢公共关系学,以后咱们一起交换学习心得?

  男青年:你有没有……

  女青年:有哇!互相切磋,向你学习,我早就有这个想法。

  男青年:……

  这位女青年三次断答,使得男青年明白了她的想法,于是,不再问了,这比让男青年直接问出来,女青年当面予以拒绝,效果要好得多。

  (4)诡答,是与诡辩连在一起的回答。诡,怪的意思,诡答,即一种很奇怪的回答。在特殊的情况下,不能、不宜或不必照直回答时急中生智,用诡答技巧,做出反常的回答,既增添了谈话的情趣,又应付了难题。

  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纪晓岚在宫中当侍读学士时,要伴皇帝读书。一天,天色已亮,而乾隆皇帝还没来,纪晓岚就对同僚说:“老头子还没来?”恰巧乾隆皇帝跨门而入,听到他的话,就愠愠地责问:“老头子三个字作何解释?”纪晓岚急中生智,跪下道:“皇上万寿无疆叫做‘老’;皇上乃国家元首,顶天立地叫做‘头’;皇上系真龙天子,叫做‘子’。”于是龙颜大悦。

  “老头子”本来是一种对老年人不尊敬的称呼。面对乾隆的责难为了开脱自己的罪责,纪晓岚采用文字拆合法来偷换概念,居然把“老头子”变成了对皇帝的敬称。试想,如果纪晓岚不是运用“诡辩”来应付这样难题,怎么能避免一场杀身之祸呢?

  3.智慧性回答

  智慧性回答包括否定预设回答和认清语义诱导回答两种。

  (1)否定预设回答。预设是语句中隐含着使语句可理解、有意义的先决条件。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先决条件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如“鲁迅先生是哪一年去世的?”这个问话包含有预设:鲁迅先生已经去世。预设有真假之别,符合实际的预设是真预设,反之,就是假预设。

  就问话而言,其预设的真假关系到对问话的不同回答。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谈到古希腊诡辩学派时曾讲过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位诡辩学派的哲学家问梅内德谟:“你是否已经停止打你的父亲了?”这位哲学家提此问题的目的是要迫使从未打过自己父亲的哲学家陷入困境,因为无论梅内德谟做出“停止了”或“没有停止”的回答,其结果都是承认自己打过父亲的虚假的预设。可见,利用虚假预设可以设置语言陷阱。有些智力测试题提问陷阱的设置也是如此。

  例如,1992年1月3日中央电视台《天地之间》节目中“乐百氏智慧迷宫”里有道智力测试题为:

  “秦始皇为什么不爱吃胡萝卜?”选手们都答不上来。

  此问预设了“秦朝时有胡萝卜”、“秦始皇吃过胡萝卜”这两点,将思考点定在“为什么不爱”,其实秦朝时还没有胡萝卜。

  应是:秦朝还没胡萝卜,秦始皇当然说不上爱吃胡萝卜了。

  (2)认清语义诱导回答。人们理解语言会受到已有经验的影响,自然而然地产生某种语义联想。如,由“春天”会想到桃红柳绿,万紫千红;从“冬天”又会想到寒风凛冽,白雪皑皑;见“晚霞”能想到色彩的绚丽;看“群山”就能想到山势的起伏……既然普遍存在着语义联想,那么就可以利用语义联想来设置陷阱,诱导目标进入思维定势的困境。

  例如,在一个没有星星、看不见月亮的时候,有一个盲人身着黑衣,步行在公路上。在他的后方,一辆坏了车前灯的汽车奔驰而来,奇怪的是,司机在未按喇叭的情况下,却安全地将车停在了盲人的身后。这是怎么回事呢?

  见到“星星”或“月亮”这些词语,我们一般都会联想到晚上。现在出现了“星星”、“月亮”、“黑”、“灯”等字眼,我们就很容易与“黑夜”联系起来了,而这正是本题的陷阱。它通过这些词语诱导你的思维走向“黑夜”,那样的话,你就会水尽山穷,百思亦难得其解了。

  答案应是:这是白天,毫不奇怪。

  语言诱导这种陷阱在智力测试提问中可以说随处可见,知道这种陷阱的特征,像下例中的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

  一位公安局长在茶馆里与一位老头下棋,正下得难解难分时,一个小孩跑来,着急地向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头问:“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的儿子。”

  请问: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答案应是:公安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俩人其中一个是她的父亲,即小孩的外公;另一个是她的丈夫,即小孩的父亲。

  §§第十六章赞美与批评的礼仪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