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唐高祖本纪

  唐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名渊。祖籍在陇西狄道,是西凉武昭王李暠的第七代孙。李嵩生李歆。李歆的儿子李重耳,任北魏弘农太守。李重耳的儿子李熙,任金门守将,带领一些有才之人镇守武川,于是迁居到这里。唐高宗仪凤年间,被追尊为宣皇帝。李熙的儿子李天锡,任北魏的禁军主将。西魏文帝大统年间,赠司空。仪凤年间,被追尊为光皇帝。唐高祖的祖父名叫李虎,任西魏左仆射,封陇西郡公,与北周文帝宇文泰及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人因功同任辅政大臣,当时被称为“八柱国家”,李虎还被赐姓为大野氏。北周接受西魏的禅让后,追封李虎为唐国公,赠谥号为襄。到隋文帝作北周宰相时,又恢复本姓李氏。唐高祖武德初年,李虎被追尊为景皇帝,庙号太祖,陵墓称永康陵。唐高祖的父亲名叫李昞,曾任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承袭唐国公爵位,赠谥号为仁。武德初年,被追尊为元皇帝,庙号世祖,陵墓称兴宁陵。

  唐高祖于北周天和元年在长安出生,七岁时承袭唐国公爵位。长大后,洒脱豁达,坦率直爽,毫不做作,宽厚仁爱。能容纳人,无论贵贱,他都好意相待。隋接受北周的禅让后,高祖任千牛备身。隋文帝独孤皇后,是高祖的姨妈,因此高祖特别受隋文帝的亲近和宠爱,连续迁任谯、陇、岐三州刺史。有个叫史世良的人,擅长看相,对高祖说:“您的骨骼、相貌非同一般,将来一定会当皇帝,希望您自爱,不要忘掉我的鄙薄之言。”高祖听后颇以此自负。

  隋炀帝大业初年,高祖任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又被征召入朝担任殿内少监。大业九年,升任卫尉少卿。隋炀帝远征辽东时,高祖奉命在怀远镇督察运粮。等到杨玄感造反时,炀帝命高祖速乘驿车前去镇守弘化郡,兼主管关右各郡军事。高祖历任中央和各地方的官吏,一向注意树立个人的恩德,到这时更是广泛结交当世豪杰,大家也大都诚心归附于他。当时炀帝多猜忌臣下,人人自危。正好炀帝下诏命高祖到他所在的地方,高祖因病,未能按时谒见炀帝。当时高祖的外甥女王氏在后宫,炀帝问她说:“你舅舅为什么迟迟不来?”王氏回答说舅舅得了病,炀帝问:“会死吗?”高祖听说这事后更加害怕,于是尽情饮酒,收受贿赂,故意使自己的行为污浊。大业十一年,炀帝驾临汾阳宫,命令高祖前往山西、河东督察官吏,进荐人才,罢免不称职的官吏,讨捕盗贼。高祖率军暂驻龙门,盗贼首领母端儿领徒众数千逼近龙门城下。高祖带领十多名骑兵攻打他们。高祖射出七十支箭,敌人都应声倒地,贼寇于是大败。大业十二年,高祖升任右骁卫将军。

  大业十三年,高祖任太原留守,郡丞王威、武牙郎将高君雅任副留守。这时各路盗贼纷起,太原与住在江都的炀帝被阻断联系。唐太宗李世民和晋阳县令刘文静首先在一起谋划,劝高祖起兵反隋。没过多久马邑校尉刘武周占领汾阳宫起兵造反,唐太宗与王威、高君雅准备调派军队讨伐他。高祖于是命令太宗和刘文静以及自己的门客长孙顺德、刘弘基分别到各地去召募士兵,十日内就得到士兵将近一万名,高祖又秘密派人到河东召来自己的长子李建成以及次子李元吉。王威、高君雅见大军集结,担心高祖起兵叛变,心里感到疑虑和忧惧,于是请高祖到晋祠祈雨,准备乘机害死高祖。晋阳乡长刘世龙知道这件事,将它报告给高祖,高祖暗中作了防备。五月甲子,高祖与王威、高君雅在一起办公,太宗暗中在府衙外严密地布下军队,以防事变。高祖派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告发王威等人图谋造反,于是立即将他们斩首示众,然后宣布起兵反隋。甲戌,高祖派刘文静出使突厥,让突厥始毕可汗派兵与高祖相呼应。

  六月甲申,高祖命太宗领兵夺取西河,攻占该地。癸巳,建立大将军府,设置三军,分为左三军右三军:任命嫡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左三统军由他统领;任命太宗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右三统军由他统领。任命裴寂为大将军府长史,刘文静为大将军府司马,石艾县长殷开山为大将军府掾,刘政会为大将军府属,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等分别担任左右统军。高祖下令开仓放粮救济穷困的百姓,远近的人们都争相响应。

  秋季七月壬子,高祖率兵西行谋取关中,任命李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留守。癸丑,高祖由太原出发,拥兵三万。丙辰,军队停驻灵石县,在贾胡堡扎营。隋朝的武牙郎将宋老生屯兵霍邑以抵抗义军。恰好连续下了十天大雨,军粮无法运到,高祖下令回师太原,经太宗极力劝阻才没有这样做。有一位穿白色衣服的老人到义军的营门说:“霍山神派我来谒见和告诉高祖说:‘八月雨停,你路经霍邑东南,我当帮助唐高祖的军队。’”高祖说:“这神不欺骗赵无恤,难道会背弃我吗!”

  八月辛巳,高祖领兵攻击霍邑,杀了宋老生,平定霍邑。丙戌,进兵攻下临汾郡及绛郡。癸巳,高祖到龙门,突厥始毕可汗派康稍利带领士兵五百人、马二千匹前来龙门,与刘文静会合于帅旗下。隋朝骁卫大将军屈突通镇守河东,通往关中的蒲津黄河浮桥断裂,关中地区心向义军的人感到这是一个阻碍。于是河东地区居住在水滨的百姓,竞相向高祖进献船只,不约而同前来进献的人,前后达数百名。

  九月壬寅,冯翊盗贼首领孙华、土门盗贼首领白玄度各自率领部下归附高祖,并准备好船只等待义军渡过黄河。高祖命令孙华与统军王长谐、刘弘基领兵渡过黄河。屈突通派他手下的武牙郎将桑显和率领数千士兵,在晚上袭击王长谐,义军作战失利。唐太宗带领数百名流动骑兵从背后向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桑显和的军队溃散,义军的士气又振作起来。丙辰,隋冯翊太守萧造率郡中军民投降高祖。戊午,高祖亲自率兵包围河东城,隋将屈突通坚守不出,高祖于是下令攻城,结果因失利不得不撤军。文武官员请求高祖担任太尉,并增置僚佐,高祖接受了他们的建议。隋华阴县令李孝常献永丰仓投降高祖。庚申,高祖带领军队渡过黄河,住进长春宫。三秦士民每天到长春宫来的,数以千计,高祖对他们全都以礼相待,超出他们原析的期望,因此大家都非常高兴。丙寅,高祖派陇西公李建成、司马刘文静领兵屯驻永丰仓,兼守卫潼关,以防备别处的盗贼入关。太宗率领刘弘基、长孙顺德等前后共数万人,由渭北夺取三辅,所到之地,攻无不克。高祖的堂弟李神通在户县起兵,柴绍的妻子在司竹起兵,这时候都领兵前来与太宗会合。郿县盗贼首领丘师利、李仲文,盩厔盗贼首领何潘仁等,聚集徒众数万,来投降太宗。乙亥,高祖命令太宗自渭汭领兵屯驻阿城,陇西公李建成由新丰率兵赴霸上。高祖统率大军由下圭西上,一路上经过隋炀帝的行宫、园林,高祖都下令拆除,宫女一律释放回家。

  冬季十月辛巳,高祖到长乐宫,有军队二十万人。隋京师留守、刑部尚书卫文升、右翊卫将军阴世师和京兆郡丞滑仪胁持隋代王杨侑以抵抗义军。高祖派使者到京师城下,告谕他们自己愿意挽救扶助隋室,几次派使者反复申明此意,都得不到答复。各位将领坚决请求围攻京城。十一月丙辰,攻下京城。卫文升在这之前已经病死,高祖认为阴世师、滑仪等人抗拒义军,都将他们斩首。癸亥,高祖带领百官,准备好天子的车驾,立代王杨侑为皇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大赦天下,改年号为义宁。甲子,隋帝杨侑下诏加授高祖可借用天子的仪仗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进封唐王,总揽朝政。提供武德殿作为丞相府,唐王对百官的教谕改称为令。以陇西公李建成为唐国太子;任命太宗为京兆尹,改封秦公;改封姑藏公李元吉为齐公。

  十二月癸未,丞相府设置长史、司录等属官。金城盗贼首领薛举进犯扶风,任命太宗为元帅领兵攻打薛举。派赵郡公李孝恭招抚山南地区,所到之地官吏百姓无不归服。癸巳,太宗在扶风大败薛举的部队。屈突通由潼关逃往东都,刘文静等人领兵追击,在阌乡将他抓住,又俘虏了他的部下数万人。河池太守萧瑀率郡中军民投降高祖。丙午,高祖派云阳县令詹俊、武功县正李仲衮攻取巴蜀地区,攻下了它。

  义宁二年春季正月戊辰,高祖任命太子李建成为抚宁大将军、东讨元帅,太宗为副元帅,领兵七万,进攻东都。二月,清河盗贼首领窦建德僭越称为长乐王。吴兴人沈法兴占据丹阳起兵。三月丙辰,隋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在江都宫杀死隋太上皇杨广,立秦王李浩为皇帝,自称为大丞相。改封唐太宗为赵国公。戊辰,隋帝杨侑进封高祖为相国,让他统领百官,又加赐九锡之礼。唐国设置丞相以下官员,在长安通义里私宅立唐高祖的已故高祖父以下四代祖先的祠庙。

  夏季四月辛卯,停止使用竹使符,另发给各郡银兔符。戊戌,太子李建成与太宗从东都班师回朝。五月乙巳,隋帝杨侑下诏让高祖戴皇帝用的有十二旒的冕,并立天子的旌旗,像天子那样出入戒严,禁止行人来往。王后、王女的封号,都依照旧规办理。戊午,隋帝杨侑下诏说:

  上天降祸给隋国,使太上皇在江都遇到贼寇而被杀,残酷甚于赵高在望夷宫刺杀秦二世,仇恨比周幽王在骊山北被犬戎杀死还深。可悲啊我这小子,忽然铸成大错,哀伤哭泣,长叹不已,痛苦之至,内心破碎。抬头想起太上皇受到的残害,冤仇又得不到申雪,我只身孤立,不知该怎样过日子。相国唐王,应圣王兴起之期,有治邦理国之才,扶危济困,把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救出。唐王由北往南征讨,如果向东进军,西边的百姓就会抱怨为什么不先到他们那里去。使各路诸侯汇合,决战于千里之外而取得大胜。集合、统率夷狄、华夏之人,保护黎民百姓,使朕自身得到保护,这一切都有赖于唐王。唐王的道德如同造物主,功勋感动上天,万民归心,天命体现在他身上,如今仍屈居臣下之位,违背了上天的意旨。从前虞、夏时代,彼此推举,让位于贤者,如果不是有虞舜,谁能命令夏禹继位!现今天下分崩离析,天、地、人改变选择,隋朝气数已尽,朕请求给贤者让路。重新开始谋划广施恩德,不过自己已做不到,命令私人的僮仆驾车,朕应当回到原来的地方。我本是代王,到了我应被取代,上天遗弃隋,怎么就像这样啊!也许可以依靠德与天齐的圣王,来诛灭叛逆的恶人;希望得到新王朝的恩泽,让隋朝子孙受封为王侯,充任三恪之一。能为朕的祖先申冤雪耻,能保持对祖先的祭祀作孝顺的子孙,早晨知道这些愿望实现晚上就立即死去,朕即便到了泉下也不感到遗憾。现在朕遵从旧例,退位居于旧府第,众位文武官员,应改而服事唐王朝。应当按照以往的规矩,赶快奉上皇帝尊号,这样做使朕能如释重负,感到安宁,心地宽广如同能包容万物。借助真正的帝王之手,来清除凶恶的叛逆者,满朝众多的官员,应明白了解朕的这一心意。命令有关部门,凡有群臣的奏章,都不得上报朕知。

  隋帝杨侑派遣使持节、兼太保、刑部尚书、光禄大夫、梁郡公萧造,以及兼太尉、司农少卿裴之隐将皇帝的印玺进献给高祖,高祖辞让。百官联名上表劝高祖即帝位,高祖没有接受。经再三上表,高祖才接受。隋帝杨侑退位居于旧府第。将大兴殿改名为太极殿。

  甲子,高祖在太极殿即皇帝位,任命刑部尚书萧造兼任太尉,在南郊祭告上天,发布大赦令,改隋义宁二年为唐武德元年。官吏百姓,赐给一级爵位。义军经过的地方,免除三年徭役。撤销郡改设州,将郡太守改为州刺史。丁卯,高祖在太极殿宴请百官,按功论赏,分别赐给他们多少不等的丝织品。隋朝东都留守等官一起立隋越王杨侗为皇帝。壬申,高祖命令相国府长史裴寂等人制定唐律令。

  六月甲戌,太宗李世民任尚书令,相国府长史裴寂任尚书右仆射,相国府司马刘文静任纳言,隋朝民部尚书萧瑀、相国府司录窦威都任内史令。废除隋朝的《大业律令》,颁布新的大唐律令。巳卯,预备好天子的车驾,把唐高祖的高祖父宣简公以下四代祖先的神主迎进太庙受祭。给已故高祖妃窦氏追加谥号为太穆皇后,她的陵墓称寿安陵。庚辰,立嫡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封太宗为秦王,齐国公李元吉为齐王。封皇族子弟蜀国公李孝基为永安王,柱国李道玄为淮阳王,长平公李叔良为长平王,郑国公李神通为永康王,安吉公李神符为襄邑王,柱国李德良为长乐王,上开府李道素为竟陵王,上柱国李博义为陇西王,李奉慈为渤海王。各州总管都加使持节的名号。癸未,高祖封隋帝杨侑为酅国公。薛举进犯泾州,高祖命令秦王李世民为西讨元帅领兵讨伐薛举。改封永康王李神通为淮安王。壬辰,加封秦王为雍州牧,其他官职不变。辛丑,内史令窦威去世。

  秋季七月丙午,刑部尚书萧造任太子太保。追封已故皇子李玄霸为卫王。西突厥派使者请求归附唐朝。秦王在泾州与薛举交战,唐军战败。

  八月壬午,薛举去世,他的儿子薛仁杲又僭越自称为皇帝,高祖命令秦王为元帅领兵讨伐他。丁亥,高祖发布诏令说:“隋朝的太常卿高炯、上柱国贺若弼,都坚持节操,刚正不阿,与邪恶作斗争,不屈不挠;司隶大夫薛道衡、刑部尚书宇文、左翊卫将军董纯,都心怀忠义,却被处以死刑。这些人都应加以表扬,以使他们在泉下有知能得到一些安慰。高炯应追赠上柱国、郯国公,贺若弼追赠上柱国、杞国公,让有关部门分别给他们追加谥号;薛道衡追赠上开府、临河县公,宇文追赠上开府、平昌县公,董纯赠柱国、狄道县公。”又发布诏令说:“隋右骁卫大将军李金才、左光禄大夫李敏,都出身于名门望族、有大功勋的贵族世家,他们意外地遭到屠杀,朝廷民间都认为冤枉。但李氏家族将兴盛,这是上天赐福的灵应,因暗中感悟到这种隐秘的灵应,于是便狂乱地肆意诛杀李氏族人。朕受命于天,作万民的君主,志在清除邪恶,日夜不忘申雪冤屈,表彰善人。李金才应追赠上柱国、申国公,李敏应追赠柱国、观国公。另外,前朝刑罚残酷、失当,受害者的子孙被流放的,一律让他们返回故乡。”凉州盗贼首领李轨献出他的辖地投降唐朝,高祖任命他为凉州总管,又封他为凉王。

  九月乙巳,高祖亲自查审囚徒的罪状,看有没有处治不当的情况;改银兔符为铜鱼符。辛未,给隋太上皇杨广追加炀帝的谥号。宇文化及到了魏州,毒死隋秦王杨浩,僭越称天子,定国号为许。

  冬季十月壬申初一,出现日蚀。李密带领部众前来投降唐朝。高祖封自己的堂弟襄武公李琛为襄武王,黄台公李瑗为庐江王。癸已,高祖下令施行傅仁均制定的《戊寅历》。

  十一月巳酉,由于京师粮食昂贵,高祖下令四方进入潼关的人,官府各为他们的车马牛驴配给收来的税米,供他们自己喂养牲口之用。秦王李世民在浅水原把薛仁杲打得大败,薛仁杲投降,陇右平定。乙巳,凉王李轨在凉州越分自称为天子。高祖下诏颁布五十三条法令,借以简省法令,减轻刑罚。

  十二月壬申,加封秦王李世民为太尉、陕东道大行台。丁丑,高祖封上柱国李孝常为义安王。庚子,李密在桃林造反,行军总管盛彦师领兵追击讨伐,将李密杀死。

  武德二年春季正月乙卯,首次下令规定文官如遇父母去世,听任他们离职守丧。黄门侍郎陈叔达兼任纳言。

  二月丙戌,高祖下诏规定全国各地与天子同宗但是未担任官职的人,一律免除徭役。每州设置宗师一人,总管本州这些同宗的人。

  闰二月辛丑,刘武周进犯唐朝的并州。己酉,李密的旧将徐世勣率黎阳的军民及河南十郡归降唐朝,高祖任命他为黎州总管,封曹国公,赐姓李氏。庚戌,高祖穿平民的衣服巡视京城,考察民俗风情,当日回宫。甲寅,盗贼首领朱粲杀死唐朝的使臣散骑常侍段确,逃往洛阳。

  夏季四月乙巳,王世充篡夺隋越王杨侗的皇位,僭越称为天子,定国号为郑。辛亥,李轨的伪尚书安兴贵逮捕李轨,投降唐朝,河西平定。突厥始毕可汗去世。

  五月己卯,酅国公杨侑去世,高祖追尊他为隋帝,定谥号为恭。

  六月戊戌,命令国子学建立周公、孔子庙,四季都举行祭祀,并在全国广泛找寻周公、孔子的后代。癸亥,尚书右仆射裴寂担任晋州道行军总管,讨伐刘武周。

  秋季七月壬申,设置十二军,让关内各州府分别隶属于十二军。王世充派他的将领罗士信领兵进犯唐朝谷州,罗士信率领他的部下归附唐朝。西突厥叶护可汗和高昌国都派使者来朝见高祖,进献贡品。

  九月辛未,盗贼首领李子通占据江都,越分自称为天子,定国号为吴。沈法兴占据毗陵,越分自称为梁王。丁丑,和州盗贼首领杜伏威派使者前来投降唐朝,高祖任命杜伏威为和州总管、东南道行台尚书令,并封他为楚王。裴寂与刘武周的将领宋金刚在介州交战,唐军战败,右武卫大将军姜宝谊战死。唐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担心刘武周进逼,逃往京师长安,并州于是沦陷。乙未,京师发生地震。

  冬季十月己亥,高祖封幽州总管罗艺为燕郡王,赐姓李氏。任命黄门侍郎杨恭仁为纳言。杀死民部尚书、鲁国公刘文静。乙卯,秦王李世民讨伐刘武周,率兵驻扎于蒲州,与唐各军声势相通,互为援助。壬子,刘武周进兵围攻晋州。甲子,高祖亲自祭祀华山。

  十一月丙子,窦建德攻陷黎阳,完全占有太行山以东地区。唐淮安王李神通、左武候大将军李世勣都成为窦建德的俘虏。

  十二月丙申,唐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遭到刘武周的将领宋金刚的突然袭击,全部被俘。甲辰,高祖到华山打猎。壬子,大风将树连根拔起。

  武德三年春季正月辛巳,高祖到达蒲州,下令祭祀舜庙。癸已,从蒲州回到长安。甲午,李世勣从窦建德那里自己逃跑返回唐朝。窦建德僭越称为夏王。

  二月丁酉,京师西南地里发出像山崩一样的声音。庚子,高祖到华阴。工部尚书独孤怀恩企图谋划造反,被处死。

  三月癸酉,西突厥叶护可汗、高昌国王麴伯雅派使者入唐朝拜见天子,进献贡物。突厥向唐进献条支大鸟。己卯,将纳言改为侍中,内史令改为中书令,给事郎改为给事中。甲戌,内史侍郎封德彝兼任中书令。高祖封盗贼首领刘孝真为彭城王,赐姓李氏。

  夏季四月壬寅,高祖自华阴回到长安。唐在益州设立行台尚书省。甲寅,加封秦王李世民为益州道行台尚书令。秦王李世民在介州将宋金刚击败,宋金刚与刘武周一起逃往突厥,于是平定了并州。刘武周手下的总管尉迟敬德、寻相献出介州投降唐朝。

  六月壬辰,高祖改封楚王杜伏威为吴王,赐姓李氏,并加授他为东南道行台尚书令。丙午,高祖亲自审查囚徒的罪状,看是否有处治不当的情况。高祖封皇子李元景为赵王,李元昌为鲁王,李元亨为酆王;封皇孙李承宗为太原王,李承道为安陆王,李承乾为恒山王,李恪为长沙王,李泰为宜都王。

  秋季七月壬戌,高祖命秦王李世民统率各路军队讨伐王世充。派皇太子李建成镇守蒲州,以防备突厥的入侵。丙申,突厥在白道杀死刘武周。

  冬季十月庚子,怀戎盗贼首领高开道派使者前来投降,高祖任命高开道为蔚州总管,并封他为北平郡王,赐姓李氏。

  武德四年春季正月丁卯,窦建德的行台尚书令胡大恩率领大安镇的士兵和百姓投降唐朝,高祖封他为定襄郡王,赐姓李氏。辛巳,高祖命令皇太子率兵讨伐稽胡。

  三月,改封宜都王李泰为卫王。窦建德领兵前来援救王世充,攻陷唐朝的管州。

  夏季四月甲寅,高祖封皇子李元方为周王,李元礼为郑王,李元嘉为宋王,李元则为荆王,李元茂为越王。首次设置都护府官员。

  五月己未,秦王李世民在武牢关大败窦建德的部队,活捉了窦建德。河北地区全部平定。丙寅,王世充献东都城投降唐朝,河南地区也宣告平定。

  秋季七月甲子,秦王李世民得胜回朝,到太庙献祭。丁卯,高祖发布大赦令。朝廷下令废除五铢钱,发行开元通宝钱币。在长安将窦建德斩首;王世充被流放蜀地,还未启程,被他的仇人杀死。甲戌,窦建德的余党刘黑闼占据漳南造反。唐在洺州设立山东道行台尚书省。

  八月,兖州总管徐圆朗起兵反叛朝廷,以响应刘黑闼,并越分自称为鲁王。

  冬季十月己丑,高祖加封秦王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地位在各王公之上,又命他兼任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任命齐王李元吉为司空。乙巳,赵郡王李孝恭平定荆州,俘获萧铣。

  十一月甲申,在洺州设置大行台,废除洺州都督府。庚寅,焚毁东都紫微宫乾阳殿。会稽盗贼首领李子通献出他所辖之地投降唐朝。

  十二月丁卯,高祖命令秦王李世民及齐王李元吉讨伐刘黑闼。壬申,改封宋王李元嘉为徐王。

  武德五年春正月丙申,刘黑闼占据洺州,越分自称为汉东王。

  三月丁未,秦王在沼水边击败刘黑闼,全部收复被刘黑闼攻陷的州县,刘黑闼逃往突厥。蔚州总管、北平王高开道起兵反叛朝廷,进犯易州。

  夏季四月庚戌,秦王回京师长安,高祖到长乐宫迎接慰劳秦王。壬申,代州总管、定襄郡王李大恩被突厥打败,战死。

  六月,刘黑闼领突厥兵进犯太行山以东地区。朝廷设立谏议大夫的官职。

  秋季七月丁亥,吴王杜伏威前来朝见高祖。隋朝汉阳太守冯盎献南越之地投降唐朝,岭南地区因而全部平定。

  八月辛亥,在沼、荆、并、幽、交五州设立大总管府。改封恒山王李承乾为中山王。在扬州改葬隋炀帝。丙辰,突厥颉利可汗进犯雁门。己未,又进犯朔州。高祖派皇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讨伐突厥,取得胜利。

  冬季十月癸酉,高祖派齐王李元吉到洺州攻打刘黑闼。当时太行山以东的州县多被刘黑闼控制,到处有人杀死州县长官来响应刘黑闼。行军总管、淮阳王李道玄在下博与刘黑闼交战,李道玄兵败被杀。

  十一月甲申,高祖命令皇太子李建成率兵讨伐刘黑闼。丙申,高祖到宜州,检阅将士。

  十二月丙辰,高祖在华池围猎。庚申,高祖自宜州回到长安。皇太子在魏州击败刘黑闼,杀死了他,太行山以东地区从此平定。

  武德六年春季正月,吴王杜伏威担任太子太保。

  二月辛亥,高祖在骊山围猎。

  三月乙未,高祖到昆明池,在那里宴请百官。

  夏季四月己未,高祖登基以前的旧宅改名为通义宫。因特殊情况赦免京城的在押囚徒。于是高祖在通义官大宴群臣,并赐给随从的官吏多少不等的丝织物。癸酉,高祖任命尚书右仆射、魏国公裴寂为尚书左仆射,中书令、宋国公萧瑀为尚书右仆射,侍中、观国公杨恭仁为吏部尚书。

  秋季七月,突厥颉利可汗进犯朔州,高祖派皇太子和秦王领兵驻扎并州以防备突厥。

  八月壬子,东南道行台仆射辅公祏占据丹阳造反,越分自称为宋王,高祖派遣赵郡王李孝恭及岭南道大使、永康县公李靖带兵讨伐他。丙寅,吐谷浑归附大唐。

  九月丙子,突厥退兵,皇太子班师回朝。东都改名为洛州。高开道领突厥兵进犯幽州。

  冬季十月,高祖到达华阴。

  十一月,高祖在沙苑围猎。

  十二月乙巳,把奉义监改为龙跃宫,将高祖在武功的旧宅改为庆善宫。甲寅,高祖从华阴回到长安。

  武德七年春季正月已酉,高祖册封高丽王高武为辽东郡王,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新罗王金真平为乐浪郡王。

  二月,高开道被他的部将张金树杀死,张金树献出高开道的地盘投降唐朝。丁巳,高祖到国子学,亲自祭祀圣贤先师。将大总管府改为大都督府。吴王杜伏威去世。

  三月戊寅,废除尚书省六部侍郎的官职,将吏部郎中的级别提升为正四品,总管选拔官吏的事务。戊戌,赵郡王李孝恭把辅公祏打得大败,并活捉了他,丹阳地区宣告平定。

  夏季四月庚子,在全国实行大赦,颁行新的律令。由于天下已安定,高祖下诏规定官吏凡遇父母去世,听任他离职守满三年之丧。

  五月,在宜州的宜君县建造仁智宫。李世勣受命讨伐徐圆朗,平定了他的叛乱。

  六月辛丑,高祖到仁智宫。

  秋季七月甲午,高祖从仁智宫回到长安。巂州因出现地震而出现山崩,江水被堵塞。

  八月戊辰,突厥进犯并州,京城戒严。壬午,突厥退兵。乙未,京城解除戒严。

  冬季十月丁卯,高祖到庆善宫。癸酉,到终南山,拜谒老子庙。

  十一月戊辰,高祖在高陵围猎。庚午,从庆善宫回到长安。

  武德八年春二月己巳,高祖亲自审查囚徒的罪状,宽赦了许多人的罪。

  夏季四月,在终南山建造太和宫。

  六月甲子,高祖到太和宫。突厥进犯定州,高祖命皇太子李建成前往幽州,秦王李世民前往并州,驻兵以防备突厥。

  八月,并州道总管张公谨在太谷与突厥交战,唐军大败,中书令温彦博被敌人俘虏。九月,突厥退兵。

  冬季十月辛巳,高祖到周氏陂围猎,然后驾临龙跃宫。

  十一月辛卯,高祖到宜州。庚子,在同官县讲习兵法。改封蜀王李元轨为吴王,汉王李元庆为陈王。加授秦王李世民为中书令,齐王李元吉为侍中。委任天策上将府司马宇文士及为代理检校侍中。

  十二月辛酉,高祖从宜州回到长安。

  武德九年春正月丙寅,命令各州县修筑城墙战壕,防备突厥入侵。任命尚书左仆射、魏国公裴寂为司空。

  二月庚申,加授齐王李元吉为司徒。戊寅,高祖亲自祭祀土、谷之神。

  三月辛卯,高祖到昆明池。

  夏季五月辛巳,由于京师的佛寺道观混乱,高祖下诏说:

  释迦牟尼阐明教义,将清净放在首要地位,主张远离尘世,断除各种欲念。这些是用来扩大、发扬美好的思想行为,修习、树立善的根性,启发诱导愚蠢糊涂的人,接引众生到达极乐世界的教法。因此释迦牟尼陈述讲论各种经义教说,约束徒弟,对身心作调理和忏悔,舍弃各种迷恋、执著于外物的欲念,衣服饮食,全依靠僧俗弟子供给。

  释迦牟尼辞世后,佛法流行,每到一个朝代的末期。国势衰落,就逐渐会出现破坏规矩、滥竽充数的现象。于是有卑贱之徒,企图提高自己的地位,有懒惰不务正业的人,苟求逃避徭役,胡乱剃发为僧,名为出家,嗜好与欲望却永远没有满足之时,谋求财富从不止息。这些人出入里巷,在市场徘徊,使用田产,聚积货物。有的靠耕田织布为生,有的以商贩为业,行事为人同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没有两样。进违背佛教律令,退无视礼经的教诲。甚至于亲自进行抢劫,干凿壁翻墙的偷窃勾当,公然制造混乱,交结地方上有势力的不法之徒。他们常触犯法网,自己陷于重刑,玷污搅乱佛教的永恒真理,毁坏佛法。就像那杂草,使田里的好禾苗荒芜;又像那污泥,使清水变浑浊。另外佛寺之地,本称“净居”,是修身养性的处所,理应崇尚幽静。近代以来,建造寺庙,大多不寻找安静空旷的地方,只选择喧闹嘈杂的地方。这些寺庙修造高低不一,屋宇开扩,交互错杂,便于隐藏,可引诱招纳奸恶之徒。有的寺庙与市场旅店相连,同肉铺酒肆邻近,弄得乌烟瘴气,充满道路。这只会增加人们对佛教的轻慢之心,有损于对佛的崇敬之意。况且老子的教化传留后世,本以淡泊清静为贵,要求人们培养高尚的志趣,清静无为,忘却世情,置身物外,保持自然本性,专一思道,这被称为人道的门户,奔走世事,特别有背于道家的宗旨。

  朕应圣王兴起之期而统治全国,希望使佛道的教法昌盛,心想利益众生,意在护持佛道。要让玉石区分,香草臭草有别,长期保全释义妙道,永远得到福报,从根本上对佛道加以整顿,并进行甄别淘汰。凡和尚、尼姑、道士、女道士等,有能够专心勤奋地修行、遵守戒律的,都让他们到大的佛寺道观居住,由官府供给衣食,不让他们有所缺乏。那些不能努力修行、在遵守戒律的行为上有缺陷、不宜供养的人,一律取消他们做和尚、道士资格,遣送回各自的家乡。有关主管部门要明确地制订条规,务必按照法规执行,违背制度的事,都要制止。京城只保留寺院三座,道观两座。其余全国各州,每州寺院、道观各保留一座。其余的寺院、道观,全部废除。

  这事最后没有实行。

  六月庚申,秦王李世民因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合谋要杀害自己,便领兵将他们诛杀了。高祖下诏立秦王为皇太子,承继高祖总领天下的纷繁政务,并在全国实行大赦。

  八月癸亥,高祖下诏把帝位传给皇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尊高祖为太上皇,高祖迁居弘义宫,将弘义宫改名为太安宫。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八年三月甲戌,高祖在两仪殿宴请西突厥使者,回过头对长孙无忌说道:“如今四方异族归顺,是古时未曾有过的。”长孙无忌祝高祖千岁万岁,高祖十分高兴,赐给太宗酒喝。太宗又举杯向高祖祝寿,流着泪说道:“百姓得以安定,四方异族均来归附,都是遵照您的旨意做的,哪里是我的功劳!”于是太宗与文德皇后交替向高祖进献饮食,并献上车马衣服器物等,一律按家庭的日常礼节进行。这一年,在长安城西检阅军队,高祖亲自前往视察,慰劳将士而后回宫。在未央宫设宴,三品以上官员全部陪侍。在宴会上,高祖命突厥颉利可汗站起来跳舞,又让南越酋长冯智戴吟诗,接着笑道:“胡、越成为一家,这是自古以来没有过的。”太宗举杯向高祖祝寿道:“臣很早就蒙受父亲教海,父亲教给臣文治之道;后来跟随父亲创建义军,平定京城。又有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贼党,都是秉承父亲的明智计谋,才侥幸战胜了他们。几年之间,统一了全国。由于父皇的推重、宠爱,臣于是承受重任。现在上天佑护大唐,四时调和,收成丰足,那些散发不束、衣服前襟向左开的异族人,都成为朝廷的臣仆。这哪里是靠臣的智力,都是由于秉承父亲的圣明计谋的结果。”高祖非常高兴,在座的群臣都高呼万岁,宴会一直到夜深才结束。

  贞观九年五月庚子,高祖病危,下诏说:“朕停柩以后,皇帝应当在正殿以外的地方处理军政大事。皇帝守丧的礼节,都依照汉朝的制度,用一日代替一月。陵园的制度规模,务必遵从俭约的原则。”这一天,高祖在太安宫的垂拱前殿驾崩,享年七十岁。群臣进献谥号为大武皇帝,庙号高祖。十月庚寅,高祖葬于献陵。唐高宗上元元年八月,改进献尊号为神尧皇帝。唐玄宗天宝十三载二月,改进献尊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