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玄武门之变

  隋末,太原留守李渊父子借助农民起义的声势,在晋阳起兵(今山西太原),不久即夺取长安(今陕西西安),建立了唐政权。在助父起兵及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李世民建立了功业。他曾先后打败了薛举、薛仁杲父子,及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李世民在唐朝建国与统一的过程中功绩虽然超过其兄建成与其弟元吉,但身为次子,是不能继承皇位的。李渊即位后,立建成为太子,并且封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李世民建功立业之后,意在登上权力的顶峰,并不能满足于秦王的地位。建成也知道世民肯定不肯甘居人下,于是以李世民为一方,以建成、元吉为另一方,展开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殊死斗争。武德七年(624年)以后,这场斗争日益激化,双方都在培植羽翼,荐树盟友,结党营私,为发动政变夺权进行准备,双方也都在伺机谋害对方。太子建成曾勾结妃嫔,在太祖李渊的面前进谗言以诋毁世民。太子中允王硅、洗马魏征等也以“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为由劝太子早除世民。秦王曾在校猎中,乘建成马而被踬,又曾在一次与建成夜饮之后,“暴心痛,吐血数升”,怀疑被建成下毒所害,故彼此仇恨更深了。秦王府僚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也纷纷为世民出谋划策,以为嫌隙既成,恐祸机立至,都劝世民诛建成、元吉,“行周公之事以安家国”。这期间,李渊曾打算让世民仍领陕东道大行台,分居洛阳,“自陕以东皆主之”,并“建天子旌旗,如汉梁孝王故事”。但被世民以“不忍远离膝下”为由而拒绝。建成、元吉也认为秦王如果去洛阳,有了土地甲兵,就更不好控制,不如留在长安,取之容易;故私下加以阻挠,事遂得以中止。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李渊虽也有过犹豫和动摇,但他在这场斗争中,还是比较明显地站到了建成和元吉一边。对于世民,“每有冠盗,则令讨之,事平之后,猜嫌益甚”,故使得这场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愈演愈烈,最终酿成以世民先发制人、喋血宫门的武装政变而告终。

  玄武门之变事变的导火索便是突厥的进扰。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突厥数万骑入塞围攻鸟城(属盐州五原县,今内蒙古五原南)。在建成的建议下,李渊派元吉代替世民督军北征。元吉乘机请令秦王府骁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与秦叔宝等同行,并简阅秦王府帐下精锐之士以补充元吉的军队,其意是在调出秦王府的主要兵力。建成、元吉还计划借出兵饯别之机,将世民杀害于城外的昆明池。不料事机不密,由太子率更丞王晊向世民告发。于是在秦王府属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鼓动和策划下,李世民决定一方面以建成、元吉“淫乱后宫”的罪名上表参劾,一方面伏袭玄武门,举行政变。

  玄武门是长安皇宫的北门。由于唐代皇帝居住的宫廷在皇宫的北部,故玄武门紧连大内,是担负守护之责的北军的所在地,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形势要地。李世民事先已收买了任屯守之职的常何、敬居弘、吕世衡等人。六月四日深夜,他借常何领兵戍守之机,预先部署尉迟敬德、长孙无忌、侯君集、张公谨等人率兵先埋伏于玄武门内。清晨,建成、元吉早朝,行到临湖殿,发觉情况有异,立即转辔打算东归宫府。世民从后面呼唤二人,元吉返身张弓即射,但在惊慌中三次都没有将弓拉满,所发的箭不能达到射程。这时世民却已射杀建成。尉迟敬德等率七十骑人马赶来,将元吉射落马下,但伤并不重。世民的坐骑逸入林中,为树枝所挂,也将世民摔坠下马。元吉赶来,夺世民的弓欲将其加害,并适逢尉迟敬德跃马而至,遂追射元吉,并将其杀死。敌将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等率东宫、齐府精兵趋玄武门,张公谨刚闭门而拒,遂不得入。薛万彻鼓噪欲攻秦府,世民将士大惧。尉迟敬德持建成、元吉的首级出示,宫府兵才得溃散。世民遂遣敬德入宫宿卫,“抔甲持矛”,到李渊处强迫他降手敕,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李渊不得已而从之,事乱才得以平息。建成之子安陆王承道等五人、元吉子梁郡王承业等五人均因此而坐诛。李渊遂立世民为太子,并在两个月之后,被迫让位于世民,自称太上皇。世民称帝,是为唐太宗,次年(627年)正月,改元贞观。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