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李存勖建后唐

  李存勖,沙陀部人。祖父朱邪赤心,被唐懿宗赐姓名为李国昌。父亲李克用,中和元年(881年),受僖宗诏命镇压黄巢起义,三年,拜河东节度使,治太原,后封晋王。唐末,与朱温争霸,混战达二十余年,朱温势力逐渐强大,而李克用却只能孤守晋阳。克用死后,李存勖继立晋王,先灭幽州的燕王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后驱逐南下的契丹兵出境。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以唐室后裔自称,继承唐朝统治,故建国号为唐,史称后唐,以区别唐朝,建元同光,李存勖即后唐庄宗。即位同年,大举伐梁,派兵渡黄河,袭取郓州(今山东东平)。梁以王彦章、段凝统兵抵御,彦章分兵围郓州,并与后唐军大战杨刘(今山东东阿县北),不久,彦章因进谗言而被罢免,梁以段凝代之,以至使梁遭受战略上的重大损失。

  自此为止,后唐、后梁军事势力已趋平衡。但后唐仍后顾之忧很重,仓储寡少,契丹于北边逼扰,潞州李继韬举州降梁,与梁军配合攻下泽州,断绝了唐兵归路,而梁将段凝又渡河北掠澶相二州。李存勖满怀忧患,召诸将临商议对策。宣徽使李绍宏建议放弃郓州,与后梁定约和好,以黄河为界,停止战争,使百姓得以休息。李存勖听后不快,随后与枢密使部崇韬单独久谈,郭以为目前局势不利,他曾详细地询问过降将康延孝黄河以南的情况,梁将段凝据守南边,并无决策,王彦章逼近郓州,现梁都大梁已无什么军队,如能留部分兵力坚守魏州,再亲率精锐部队,向南进入汴梁,捉住梁帝,便能使后梁全军溃崩。李存勖以为此计甚好,便送魏国夫人刘氏、皇子李继岌回兴唐府,与之诀别“事情的成败,在此一举。如不能成功,就把我们全家集合起来到魏宫全部自焚。”

  十月,后唐帝率大军从杨刘渡过黄河,向大梁进军。中途经中都城,唐将李绍奇刺伤并活捉王彦章。王彦章一直看不起李存勖,以为他是个“斗鸡小儿”。李存勖听说抓获了王彦章,心里非常高兴,说“原来我所忧虑的只有王彦章,今天他已被擒,这是天意要灭梁了。”当天晚上,后唐大将李嗣源率先锋队快速直奔大梁,后唐帝则隔日从中都出发,抬着王彦章跟在后面。这时,王彦章败卒有先跑回大梁的,有人告诉后梁主,王彦章已被抓获,后唐军逼近大梁。后梁主问大臣有何办法,大臣都回答不上。初九晨,李嗣源军队达大梁城,向封丘门发起进攻,梁军出门投降,李嗣源入城。当天,后唐帝李存勖也由梁门进入城中,后梁百官在马前迎接,并跪着请罪。不一会,有人拿着后梁主的脑袋献给李存勖,段凝于归途中听说梁主已死,也带兵投降了后唐,梁亡。

  后唐主即位魏州时,拥有天雄、成德等十三节度、五十州,灭后梁后,得到它的全部领域,又进军剑南,并岐,灭前蜀,得汉中及两川之地。庄宗以唐室后裔自称,声言要伸张正义,为唐复仇。恢复官名、府号、寺观门额旧号,连后梁所进行的革除唐朝弊政的措施也一并摒弃,还恢复了唐朝旧的制度。但庄宗继位后对宿将功臣不信任,嫉贤和猜忌使得上下无法团结起来。他擅长音律,善为温柔恻艳的词赋,喜爱伶人,致使怜人、宦官得到宠信,开始干预政事。皇后刘氏专以聚敛财物为己任,天下四方贡献分成两份,一份送庄宗,一份送刘氏。为了掠夺更多的财富,庄宗策划并了吞并吴、蜀。同光三年(925年),庄宗以长子李继岌为西川四面行营都统,任郭崇韬为东北面行营都招讨、制置等使,主持军务。前蜀不堪一击,后唐兵不血刃而取邠、岐,长驱入蜀,前蜀灭亡。郭崇韬在蜀招降纳叛,锐意经营,前蜀降将联合请求李继岌荐郭为西川节度使,宦官诬陷造谣崇韬尽夺蜀中珍宝,欲以蜀为根据地进行谋反,庄宗密令李继岌杀害郭崇韬父子。郭崇韬冤死后,庄宗又冤杀了降唐名臣朱友谦全家,致使人人自危,诸镇怨愤。

  天成元年(926年),魏博将领皇甫晖率兵叛乱,拥立效节指挥使赵在礼为统帅,焚掠贝州,攻下邺都(即魏州)。邢、沦等州也相继发生兵变。李存勖先是派大将李绍荣攻下邺都,但久攻不克,又派李嗣源率皇帝的亲军前往讨伐。三月初六,李嗣源到达邺都城下,但不料军中又发生叛乱,叛兵拔出刀剑把李嗣源围住,要立他为帝。这时李绍荣正好驻扎在邺都城南,李嗣源派人和他联系,要联合邺都叛兵。李绍荣怀疑有诈,没有准许,李嗣源只得带兵回朝廷。但还未到洛阳,李绍荣先送信上奏说李嗣源已叛变,并与乱兵合伙,李嗣源屡次送给后唐帝的信,也都为李绍荣拦截。李嗣源听到石敬瑭的话,只得向大梁进军。后唐帝以为要来攻击洛阳,便率宫出逃,到荥泽时,龙骧指使姚彦温背叛后唐帝,归顺了李嗣源。后唐帝到达万胜镇,听说李嗣源已占据大梁,诸军离叛,神色沮丧,登高叹息说:“我不能成功了!”

  四月初一,指挥使郭从谦叛变,率兵从军营出来,攻打行宫。这时后唐帝正在吃饭,听说兵变即率领诸王和近卫骑兵反击,将叛兵赶出兴教门。乱兵焚烧兴教门,沿城墙进入,后唐帝身边的大臣和禁兵都丢盔弃甲偷偷逃跑了,不一会,后唐帝李存勖为流箭击中,很快死去。刘皇后装好金玉珠宝,和申王李存渥、李绍荣领七百骑兵出逃。李嗣源率军进入洛阳,初八,李嗣源在百官的再三请求下,任监国,入兴圣宫居住,称殿下。二十日,嗣源即帝位,改名宣,改元天成,是为明宗。

  明宗即位后,革除前朝弊政,诛戮宦官,翦除佞幸,惩治贪蚀,废除苛法,关心民瘼,对于伶官则大施放逐、诛杀。这些改革,无疑带来了一定的良好效果,政局出现了转机。但是,由于本身才能不足,又无良臣辅佐,而且猜忌大臣,势必造成奸佞得势、上下离心,对藩镇的姑息,也造成了藩镇力量的膨胀。孟知祥割据剑南,明宗以石敬塘讨伐,无功而还。明宗便用和解的办法,听任其发展,使诸镇更为骄纵,屡为叛乱,如义武节度使王都勾结契丹的叛乱。明宗吸取了庄宗吝财激起兵变的教训,经常赏军,使府库用资巨大,新增加的赋税又使百姓在饥寒愁怨中聚山林而反。

  长兴四年(933年)明宗卒,由五子宋王李从厚继位,是为闵帝。当时,明宗养子李从珂镇凤翔,明宗女婿石敬瑭镇河东,两镇各拥重兵。宰相朱弘昭、冯赟对二人很忌惮,二人也并不安心,不赴明宗之丧,朱、冯恐怕他们另有企图,便移敬瑭镇成德,从珂镇河东。

  应顺元年(934年),李从珂以清君侧为借口,率军东进,闵帝逃奔魏州,从珂杀闵帝,自立为帝,是为末帝。末帝以兵变得位,所以,即位之后,为了满足骄兵悍将的贪欲,极力搜刮百姓,遂使民怨沸腾。

  清泰二年(935年),石敬瑭在晋阳举兵叛乱,末帝以张敬达为太原四面后马都部署,杨光远为副,统大军讨伐。石敬瑭向契丹求兵援助,自愿为臣子。耶律德光自率五万骑自雁门来援,晋阳围解,耶律德光与石敬瑭会于太原北门外,岫封敬瑭为晋皇帝,敬瑭受册封,于是结为父子之国。石敬瑭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张敬达拥众五万被困,杨光远杀敬达,率部下归降石敬瑭,各路后唐将领相继投降。耶律德光至潞州时,留下5000骑兵帮助后晋,石敬瑭进逼洛阳,末帝自杀,后唐至此灭亡。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