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儿皇帝”石敬瑭

  石敬瑭,沙陀族人,后唐明宗的女婿。明宗末年,身兼太原尹、北京(今山西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三要职,握有重兵和财赋。明宗死后,即位的闵帝想让他移镇成德未获成功。清泰元年(934年),唐末帝即位,对石敬瑭也怀有戒心。石敬瑭把他在洛阳和诸道储存的财物全部收归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又借口备边,请求增兵运粮,把驻守在幽州、并州的禁军也控制在自己手中;这加剧了他和唐末帝之间的矛盾。

  清泰三年(936年)五月,唐末帝听从大臣薛文遇的建议,命令石敬瑭移镇天平(郓州军号,今山东东平)。石敬瑭拒命,并与部下桑维翰、刘知远等在晋阳起兵叛乱,宣称末帝是唐明宗养子,不应立作皇帝,要求他传位给让王。末帝颁下诏书剥夺敬瑭所有官爵,任命张敬达为太原四面兵马都部署,杨光远为副,率兵讨伐他。六月,后唐的军队把石敬瑭围困在晋阳城中。七月,石敬瑭遣使契丹求救,令桑维翰草表称臣于契丹国,请以父礼事之,约事捷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给契丹。契丹主耶律德光得表后大喜,答应秋季时倾国赴援。九月,耶律德光亲自率领五万骑兵来援救石敬瑭,后唐对契丹毫无戒备,没有提前在雁门等险要的关口驻兵把守,使得契丹兵轻易度过险要,在晋阳城外大败唐兵。石敬瑭会合契丹兵后,乘胜把唐兵五万多人,战马上万匹包围在晋安寨中(晋阳城南),阻断了张敬之和后唐朝廷的联络,十一月,耶律德光在太原城北门外的柳林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石敬瑭穿戴契丹服饰接受了册封,并和契丹订下盟约,向契丹称“子”,把幽(北京)、蓟(天津蓟县)、瀛(河北河间)、莫(河北任丘)、涿(河北涿县)、檀(北京密云)、顺(河北顺义)、新(河北涿鹿)、妫(北京怀柔、延庆)、武(河北宣化)、云(山西大同)、应(山西应县)、寰(山西朔县东马邑镇)、朔(山西朔县)、蔚(山西蔚县)16州割让给契丹,每年向契丹贡献布帛30万匹。天福元年(936年),改年号为天福,国号晋,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后晋”。

  同年十一月,后唐又委任卢龙节度使赵德均为诸道行营都统,来抗御契丹,围攻石敬瑭。赵德均趁机要挟唐末帝,企业扩充自己的实力,遭到拒绝,因此,他把军队驻扎在团柏口,暗中却派遣使者用重金贿赂契丹主,请求立自己为皇帝。契丹主因率孤军深入,担心被截断退路,而准备答应赵德均的请求。石敬瑭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派遣桑维翰卑躬屈膝地乞求契丹主拒绝了李德均的请求,并且指石为誓。几个月后,被包围在晋安寨中的唐兵粮草皆尽,又得不到援兵,因此杨光远杀掉招讨使张敬达,向契丹投降。晋高祖石敬瑭留下他的儿子石重贵镇守河东,亲自率兵和契丹主一起南下,驻扎在团柏口的唐兵不战而溃,赵德均、赵延寿父子逃回潞州后也投降了契丹,被押解到契丹去了。耶律德光到潞州(今山西长治)后,留下五千骑兵继续帮助后晋,自己率大军返回契丹。石敬瑭则率军继续向洛阳逼近。天福元年(936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唐末帝在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灭亡。石敬瑭进占洛阳后,因当地宫室残破,便把汴梁(今河南开封)作为都城。

  天福二年(937年)二月,晋天雄节度使范延光自己感到已被石敬瑭猜忌,因此举兵反叛,自称天子。晋派东都巡检使张从宾、侍卫都军使杨光远率兵征讨。不料张从宾到河阳(今河南孟县)后,反而举兵响应范延光的叛乱,并且杀掉了石敬瑭之子石重信,回兵攻入了洛阳。直到七月,张从宾才被石敬瑭的军队击败,溺死在洛水。义成节度使符彦饶也打算响应范延光,但刚刚起兵就被部下拘捕。范延光孤军无援,困守广晋(今河北大名县东)一年多后,不得不投降。石敬瑭仍封他为高平郡王,但却授给他闲职羁縻在汴京中。天复三年(938年)七月,晋帝向契丹主及太后献上尊号,奉表称臣,称契丹主为“父皇帝”。十月,契丹封晋帝为英武明义可汗。晋建东京于汴州,以汴州为开封府,以东都洛阳为西京,以西京长安为晋昌军节度。

  当初,石敬瑭把雁门关以北的地方都割给了契丹,因而吐谷浑等都归属契丹。但是吐谷浑忍受不了契丹的贪婪暴虐统治,想重新归属中国,并且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也不断加以利诱。因此,吐谷浑各部数共千余帐归附于晋。契丹大怒,遣使斥责晋帝招纳叛人。天复五年(940年),晋帝下令驱逐散处在并(山西太原)、镇(河北正定)、忻(山西忻县)、代(山西代县)四州山谷中的吐谷浑人,让他们回到故地。第二年六月,成德节度使安重荣耻于向契丹称臣纳贡,杀掉了契丹的使臣,又抢掠幽州的南部边境,上表斥责晋帝主契丹为父,竭尽中国的财富去满足贪得无厌的北虏,要求进攻契丹,遭到桑维翰的极力反对。八月,晋帝亲自到邺都,连下十道诏书劝谕安重荣,但毫无效果。十月,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派遣亲信将领郭威劝说吐谷浑断绝了和安重荣的往来,归属晋王朝。因此吐谷浑首领白承福率众降晋,刘知远把他们安置在太原东山及岚、石之间,并且上表推荐白承福为大同军节度使,收其精骑隶属于他。十一月,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联结成德节度使安重荣,首先举兵反叛。十二月,安重荣也反,募集境内饥民数万,南下汴梁,被晋军打得大败,只好退守镇州。第二年正月,镇州牙将引导晋兵攻入城中,安重荣被杀。石敬瑭令以漆漆安重荣的头颅,装在木函中送到契丹,改镇州为恒州。七月,晋高祖石敬瑭死,他的侄石重贵继承了皇位,史称晋出帝。遣使到契丹告哀,称孙不称臣,契丹大怒,遣使责备他,并且声称“何得不先承禀,遽即帝位。”八月,晋军攻克了围攻了一年多的襄州(今湖北襄樊),安从进全族人自焚而死。

  天福八年(943年)十二月,契丹主派赵延寿率领幽、云数州兵五万多人向南侵扰晋边境,并且许诺事成之后立赵延寿为帝。晋也修筑边城,征调附近各道军队防备契丹的进攻。天福九年(944年)正月,契丹大举南犯,攻陷了贝州,从雁门关到恒、邢、沧分几路向南推进。二月,晋平卢节度使杨光远背叛晋朝,勾结契丹,在青州(今山东益都)举兵反叛。契丹自马家口渡河攻打郓州,响应杨光远的起兵,但在马家口被晋军打得大败,溺死俘斩数千人,因此不敢东渡,断绝了对杨光远的援救。三月,契丹主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澶州(今河南濮阳南),苦战到晚上,双方死伤不可胜数。契丹引退,分道北归,所过之处、无不焚掠,方圆千里被一掠而空。五月,晋派兵征伐杨光远,至十二月青州城中饿死大半,契丹援兵不至,他的儿子胁迫杨光远开城纳官兵,杨光远被杀。同年冬天,耶律德光再次南侵,河北诸州告急。开运二年(945年)二月,晋出帝征调诸道兵,下诏亲征,至澶州后,诸军依次北上,三月会于定州(今河北定县),攻契丹,取泰州(今河北保定)。契丹主从古北口拥众南下,晋军退至阳城(今河北完县)反击契丹。大败契丹军后,结阵南下,在白团卫村又被契丹包围。晋军都招讨使杜威畏敌不战,马步都监李守贞等率军奋击,又大败契丹,追敌直至阳城。六月,晋遣使向契丹奉表称臣,卑词求和。由于契丹企图割据镇定两道而没有成功。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契丹主指使赵延寿和瀛州刺史诈降后晋,暗送假情况诱骗晋朝。十月,晋中计,命杜威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李守贞为兵马都监,大规模发兵征讨契丹。十一月,契丹第三次南下,自易、定州入寇。杜威率军退至武强后,准备继续南撤,正值张彦泽从恒州率兵来会合,彦泽声称辽兵可破。因此,杜威率军再次向恒州进发,双方夹滹沱河列阵、对峙。但是,杜威畏敌不战,被契丹兵切断了粮道和归路之后,率众投降。契丹乘势自邢、相(今河南安阳)州向南进攻,杜威率降兵跟随。契丹派遣降将张彦泽率领2000骑兵直取大梁。张彦泽率兵倍道疾驱,夜渡白马津,于后晋开运四年(947年)一月十二日,从开封北门斩关而入,晋出帝降,后晋至此灭亡。

  后晋历经晋高祖、晋出帝两帝,前后存在约12年。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