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从元祐更化到绍圣绍述

  神宗在位期间,任用王安石变法改制,国家状况有所好转。王安石隐退后,神宗继续对职官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元丰改制”。神宗在位18年,一直努力地推行新法,因此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均被赶出了朝廷。元丰八年(1085)三月,神宗病逝,他年仅10岁的儿子即位,是为哲宗。由于哲宗尚未成年,因此便由英宗的皇后高氏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神宗时,在新法推行的过程中,一些执行的官员刻剥百姓,以至于怨声载道,因此废除新法的呼声越来越高。高氏本人一直是主张废除新法的,因此她首先重新起用年事已高的司马光,任命为执政,由他主持废除新法,恢复仁宗时旧制,史称“元祐更化”。接着,司马光升为宰相,当初的保守派纷纷被重新重用,而新法的拥护者章悖、吕惠卿等人相继遭贬,被一一赶出朝廷。同时为防止被贬的新党骨干批评朝政,太皇太后兴起文字狱,以诗文、语言无端猜忌大臣,有的人因此被发配岭南。至此,朝政大权已完全掌握在了保守派手中。然而此时,保守派内部也是四分五裂,像苏轼等人虽反对新法,但并不是全盘否定新法,而是主张保留一部分对国家、对百姓有利的新法,可司马光固执己见,至死不忘把新法全部取缔。保守派内部相互攻击,政局一片混乱,朝廷不得已频频换将,而此时渐渐长大的哲宗开始对太皇太后的做法颇为不满。

  元祐八年(1093)九月,哲宗亲政,立志变更元祐制度,恢复新法,他改元绍圣,表示出继承新法的决心。这次对新法的恢复,史称“绍圣绍述”。为恢复新法,哲宗重新起用了被贬的变法派章惇为相,随后在太皇太后垂帘期间被贬的新派官员又都重新回到了朝廷,而以文彦博为首的保守派官员则相继遭贬或流放岭南,就连已死的司马光也遭到追贬,朝中的大臣又被轮番地换了一遍。

  由于执政者的好恶,朝臣随之起落也属正常,但某些被贬的官员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想方设法把战火引向了后宫。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太皇太后高氏。她垂帘期间,对政敌大加裁减、放逐,激化了新旧两派大臣的矛盾,以致积怨过多。但是太皇太后却从不为高氏家族谋私利,一心一意地照顾着哲宗,尽心尽力地处理朝廷政事。然而在她死后,恨她的人罗织罪状,诬陷太皇太后曾经想废掉哲宗,改立自己的侄子。不知真假的哲宗险些因此将太皇太后废为庶人,亏得皇太后向氏为太皇太后作证,指出废立的话全是诬陷,并告诉哲宗,太皇太后当初是如何欣赏他、赞扬他,哲宗即位时已有10岁,已经记事了,经向太后提醒,顿觉往事历历在目,这才使诬陷太皇太后的人没能得逞。

  哲宗皇后孟氏的命运沉浮同样是由党派之争造成的。孟氏是太皇太后亲自为哲宗挑选的皇后,无论门第、性情、人品都颇得太皇太后欢心,可哲宗却对这门包办婚姻不感兴趣,他喜欢的是刘婕妤。太皇太后一死,哲宗对孟后就更冷淡了,尽管刘婕妤恃宠骄纵,在哲宗面前不断说皇后的坏话,但孟后为人贤淑,也不和她计较。即使如此,孟后还是难逃厄运。

  历代宫中都是禁止用巫术害人的,因此在宫中使用巫术就难免招惹嫌疑,但孟后却犯了忌讳。一次是由于孟后的女儿生病,久治无效,结果孟后的姐姐情急之下要设坛作法,用道士用的符水给小公主治病,被孟后制止。哲宗虽然知道此事,但也没追究。可第二次就没那么幸运了。孟后的养母见孟后失宠,便请了个尼姑在宫里为孟后祈祷,这一来马上就有人报告哲宗,孟后用巫术害人。哲宗本来就不喜欢孟后,自然是毫不客气地逮捕了与此事相关联的人。审问时,这些人受尽酷刑,只得招认,哲宗派来复审的人也在刘婕妤亲信内监郝随的威逼下,一起制造了这起冤案。其实这桩冤案的幕后策划者是宰相章惇,一方面他有意诬陷太皇太后有废立之心,而孟后一直是太皇太后的最喜欢的人,所以要拿孟后开刀;另一方面,他看到哲宗宠爱刘婕妤,有心依附于她,于是宫内宫外一勾结,冤案就铸成了。而当时的朝臣都慑于刘婕妤、章惇的权势,自然是万马齐喑了。

  孟后既废,哲宗便想立刘婕妤为后。但在古代历来有个规矩,妾是不可以为妻的,所以大臣们极力反对。可这刘婕妤偏偏生了个儿子,这可是哲宗唯一的儿子,借此机会,哲宗不顾大臣的反对,立刘婕妤为皇后。

  孟后被废,又立刘后,本来这个故事也可以告一段落了,可命运好像真的在作弄孟后,随着徽宗的即位,事情又起了变化。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因他唯一的儿子也已夭折,只得立他的弟弟赵佶为帝,是为徽宗。徽宗即位后,章惇因为当初反对立徽宗为帝,其结果可想而知了,再加上哲宗在位时他一直独断专行,朝臣们对他也十分不满,因此徽宗一即位,很快就有人上疏历数他的罪状,章惇只得辞职。章惇一倒台,大臣们又开始为孟后喊冤,结果徽宗便下诏恢复了孟后的皇后名位,把孟后迎回了宫。徽宗当政时,宰相蔡京独揽大权,他打着维护神宗的幌子,全盘否定了元祐年间的政策,而废掉孟后竟然也成为他否定元祜政策的一个方面。最终,竟以一朝不能同时有两个皇后为理由,再度废掉了孟后,这时距孟后恢复皇后名位不过两年多的时间。随着孟后再度被废,当初力主恢复孟后名位的大臣以及反对哲宗立刘后的大臣全部被流放了。孟后再废,刘后的地位更加巩固,被尊为皇太后。只可惜徽宗觉得这位太后总有垂帘听政的想法,便有心废了她的太后名号,结果刘后只得自杀了。

  居住在宫外的孟氏倒是因祸得福,金人入侵,掠走了皇室中的人,唯独孟氏幸免。后来伪帝张邦昌请出孟氏主持大局,孟氏召回康王赵构回京即皇帝位,是为高宗,孟氏也因此被封为太后。

  其实,孟氏的废复都与她本人的功过并无多大关系,完全是朝廷中党派斗争发展的结果。从元祐到绍圣,朝廷不断走马换将,一批朝臣落马,一批朝臣又起,反反复复,不断更迭,以致皇帝的亲戚都难保全。这些都表明朝廷政治已日趋腐败,北宋王朝已走向衰落。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