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博文

二月份最后一周的多伦多下了大雪,刮了大风,原住民的抗议从封锁全国铁路转为城际上班小火车,中小学教师的罢工还没有结束,又一波多伦多户外工人罢工就在眼前。更让人焦虑的是我们村新冠发病人数与日俱增。直到上一周某天晚上,连平时很少网上发声的老爸都在转发”囤货抗疫“的文章,我才发现焦虑比病毒在我们村蔓延得速度快多了。不但是朋友圈的小伙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圣诞新年将至,给家人和朋友送礼物大概是北美人民最经典的年末必考题。和中国过年直接给红包不一样,送礼物不仅考察送礼者的财商,更是情商的一次集中年检。周末我在人民的Costco看到一对中年国人夫妇在给朋友家的孩子挑节日礼物。只见先生抱着一摞<EnglishSmart>,<MathSmart>之类的数学英语习题册如获至宝:”这个太合适了,过节放假在家孩子也不会闲着了!&r[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英国回来的某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把休·格兰特和茱莉亚·罗伯兹在1999年拍摄的爱情喜剧《诺丁山》重温了一遍。作为孩子都到早恋年纪的两娃妈、上次恋爱还是20多年前的中年女人,复习“无脑爱情片”说起来都不好意思。不过那个晚上特别美好,看着俊男美女终成眷属,借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Surreal,butnice”(超现实,但很好)!"Surrealbutni[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西区看戏,大概是我们伦敦行的亮点之一。刷了《汉密尔顿》和《女巫前传》,比百老汇价格亲民不少。把我们在西区的见闻编了个视频,和大家分享! 伦敦西区是和纽约百老汇齐名的世界戏剧中心。这次去伦敦,带娃西区看戏也是一项重要行程,同时也感受了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腐国活跃繁荣的文娱市场。 伦敦西区也被称为剧院区,大致是以皮卡迪利广场,托特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英伦之行,喂鸽子可能是我们家娃印象最深刻的免费活动。11月中的伦敦,虽然有点清冷,不过大部分天气都还算晴朗,户外走走停停还是很愉悦的感受,不像我们村已经早早地下起了雪。 Trafalgar广场算得上伦敦最有名的"鸽子广场",实地考察后发现果然名不虚传。腐国的鸽子热情友善,有吃的便是大爷,甚至还爬到游客的手上,终于理解为什么梁朝伟会打着飞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几天我中学同学群里有人秀了几张照片,人过不惑依然美丽动人,让大家最为惊叹的是身为三个娃的妈,竟然没有“妈气”! 于是我们一班中年老母马上低头自我检讨,是什么让当年一样在食堂抢过肉包、在操场上跑800米的花季少女,分隔几十年后气息就如此不一样? 先说说“妈气”是什么?就是每天所有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孩子、已完全化身“谁谁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世界上有两种秋天,一种叫“枫叶国的秋天”,一种叫“其它地方的秋天”。今年的天气冷热适宜,枫叶季来得比往年都长。我们没有象往年一样出大多伦多地区加入“赏枫队伍”,就在多伦多市区,也收获了美丽的秋景。我做了下面这段3分钟的视频,分享一下多伦多的秋。虽然短暂,但要让你们相信,加拿大不只有“冬季”和“大约在冬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每年十月的第二个周一是加拿大的感恩节,庆祝丰收、感恩所有。吃火鸡大餐是北美感恩节的一个习俗,今天的故事要从火鸡讲起。 火鸡个头傻大傻大,肉质也说不上细腻,对中国人来说,哪有北京烤鸭、重庆辣子鸡、上海白斩鸡、港式乳鸽、东北小鸡炖蘑菇、南京盐水鸭(此处省略n个地方的飞禽)好吃呀。 可是每年我都会在过节前去超市认领一只大火鸡,花几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有个老外基于多年的观察跟我说,“当放学后看不到孩子们在小区里打曲棍球,而是听到家家户户传来的钢琴声,就知道那是到Markham(马村)了”。我感觉这也算来自多伦多的“东城土著”对我们“海淀人民”的一种客观认识。 在别的地方,“进城”去市中心是郊区人民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可是对居住在我们大多伦多地区“宇宙中心”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七个导演,七段历史,七个视角,七种风格,我是怀着读高考作文的心情来“拜读”电影的,感觉七位导演虽然得分有上下,总的来说都是课代表水平的命题作文了。 主旋律贺礼式电影,抢到了多伦多村里首映当天周票很不容易,值得记录下来一点观感。两个半小时,有泪点,有笑点,宏大叙事背后有小人物的悲喜命运,让普通人感同身受,难怪有人说“祖国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