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有钱人是弱势群体:孩子上学要多交钱,还要被老师讽刺挖苦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有“大哥大”都进入90年代了

作者兰台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20世纪80年代“有钱人”,至少大多数“有钱人”都是被社会歧视,被社会看不起的。

20世纪80-90年代的报纸都曾经报道过,“万元户”、“个体户”的孩子在学校里被普遍歧视,甚至交书本费都要比一般孩子都缴一倍的钱;甚至还有个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公开奚落嘲笑这些“有钱人”家的小孩。

为什么1980年代“有钱人”竟然会遭到普遍的歧视呢?

这主要是和20世纪80年代“有钱人”的构成有很大关系。

改革开放之初,绝大多数“有钱人”其实是之前的社会边缘人群,在当时社会主流人群看来,这些人都是一些没有正经单位接收,只能混街面的人。

比如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的王元洪,他当年之所以选择当个体户,是因为他犯过事,没有单位愿意要他。

1983年,于1969年下乡插队的王元洪回到上海。由于二十来岁时打架犯了些事,返沪的王元洪很难找到工作。

“我曾经想去父亲的单位工作,只因为一句‘你过去历史不干净’,被当场回绝。”

最后王元洪只能在威海路房管所当起了临时工,一干就是两年。

这时母亲退休,按政策可有一个子女顶替母亲当上正式职工。考虑到弟弟还呆在农场,王元洪毅然放弃了机会:他摆起水果摊,当上个体户,把就业安置的指标让给了弟弟。



1980年代的个体户

我国第一批个体户、第一批有钱人情况都和王元洪先生类似,是一群被当时人们认为不务正业、不守本分的“二流子”一类人,那个年代个体户俨然是社会地位低下的一个代名词。一些父母吓唬不用功的孩子时常常会说:“瞧你这戆大面孔,再不用功,就让你到街上摆摊头,当个体户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第一批个体户成为“有钱人”后,社会对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羡慕,而是讽刺和挖苦乃至歧视的原因。

这就像是我们参加高中同学会,没想到混得最好的是高一就因为打架辍学的同学,已经是亿万富翁时的内心会有强烈的失落感一样。

那么,什么时候“有钱人”开始成为社会普罗大众羡慕的目标的呢?

那要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了。

除了此时已经改革开放10多年,社会风气有了较大改变之外,更重要的是当时有一批在大学和政府的精英,受到市场化大潮的冲击,纷纷“下海”,这群人不管从学历还是社会地位都是社会翘楚,他们带头“下海”,让大家对“个体户”或者说有钱人的看法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我母亲当年大学同学,1994年的时候已经被提拔为全省最年轻的县委书记,但是他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下海”,去了深圳。

人社部曾做过统计,1992年辞职下海者超过12万人,不辞职却投身商海(停薪留职、兼职)的人超过1000万人。

可以说,“有钱人”成为社会精英的代名词,和这些选择停薪留职下海经商的人群有大关系,事实上这群人即使不下海经商,以他们大学老师或者政府干部的身份,本来也就是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