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国债 不仅仅是割韭菜 将重塑中国人所剩不多的资产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上官乱 2024年05月19日



中国财政部这次发行钞长期国债,因为普通人不会买,所以一定还是金融机构来买。(美联社)

很多中国人不买国债,也不懂国债,但是5月13日,中国财政部公布2024计划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却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一些资深投资人深感震惊,这分明是一次来势汹汹,却悄无声息的人民币改革:因为,这次发行特别国债的目的,不仅仅是割韭菜,而是改变了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

首先,什么叫国债?国债就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向普通人或者机构发行的公共债券,就是向公众借款,到期兑付。一个国家也可以向另一个国家买国债,比如中国一直持有美元国债。但是中国这次和以往有显著的不同,真相令人震惊。

中国近30年来一共才发了四次特别国债,每一次,都有重大的国内和国际背景。1998年那次,背景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剧烈衝击;1999年的背景是特大洪水与经济危机馀波衝击;2000年的背景是要为申奥做基础建设准备,但是国内需求不足,城投融资与商业银行信贷能力较弱;然后,就是2020年的抗疫特别国债,也是一万亿,可惜没有用,疫情升级,封城抗疫,民生凋蔽。2023年还有一次,不过这次是是并入一般国债计划。

时隔20年,再次连续发债,而这次的情势却比20年前更严峻。于是这次特别国债也别具一格:发布频次远超过去,发布力度也远超过去,还款时期也非常长:分为20年、30年、50年三个品种。其中,20年期有7只,30年期有12只,50年期有3只,都是按半年付息,全是超长期的特别国债。

本次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几个巨大的特点,与一般储蓄国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这是记帐式国债,可以转让,名副其实的“债留子孙”,而且不仅个人可以买,机构也可以买。就是拥有无可比拟的流通性——也可以理解为大韭菜小韭菜一起割。但是,一般储蓄国债可以提前兑取,记帐式国债不可以,几十年后才可以。也就是说,政府要几十年后才需要还钱,为什么要这样做?仅仅是因为要减轻财政压力吗?不。

首先,因为中美经济脱钩、产业链脱钩已经数年了,外汇储备大减,人民币美元办法再以美元为放水印钞的锚定物,就需要新的锚定物。其实过去也是买美国国债,如今变成是自己的人民币国债。

其次,是房地产危机,这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因为土地财政崩溃,房地产经济模式衰落,大家看到的,就是房价腰斩,大学生失业、民工失业、白领失业、公务员降薪……唯有水电气高铁等各种民生服务全面涨价。但真正影响到根基的,其实是房地产经济这个放水印钞的依託物,或者说过去的人民币实际锚定物。



中国的房地产早都供过于求,地方债务槓杆已经拉到极限,房地产已经从增量时代到了存量时代。(美联社)

过去几年,中国央行一直都在放水印钞,降准降息,试图促进流动性,可是因为疫情后,民生凋蔽,民众不敢消费,储蓄反而越来越多,经济一度陷入通缩,促进流动性的政策完全失败。 4月,新增社融接近负2000亿,2005年来首次反向增长。2024年2月底,中国广义货币(M2)馀额达到299.56兆人民币,这意味著3月底M2即将突破300兆人民币,超过美国及欧元区1月底M2总和。但中国M2持续增长,现实中感觉不到通膨,反而呈现通缩现象。因为大众只存钱不花钱,导致货币仍然在空转。于是,中国政府决定,就不把水放给银行了,而是开始发行特别国债,让机构和民众来买,相当于直接放水给大众,把钱收回来。

但是这种超长期国债,普通人能买吗?理论上能买,但是,最低20年的期限,最长50年,利率还不高,这对于普通人的投资需求根本不现实。所以普通人不会买,一定还是金融机构来买。所以,这次发行国债之前,财政部还给各大银行开了个动员会。银行当然愿意买,这样可以对冲一下国内太高的存款比例。据说,因为存款太多,最近,很多银行都取消了大额存单的业务,不想支付利息做赔本生意。

所以,如今央行发行国债,对民间来说是放水,但是对银行来说是抽水——至少可以帮银行消化这些存款。那么,政府拿著这些存款用来干嘛呢?其实能选择的不多,依然是开发房地产,大搞基础建设,补贴新能源汽车!又走回老路,开启新一轮饮鸩止渴。

但是,问题来了,中国的房地产早都供过于求了,地方债务槓杆已经拉到极限了,房地产已经从增量时代到了存量时代。最近,西安、杭州、成都等二线城市,最近全面取消限购,买房送户口,户口不值钱了,限购成历史了。当然,中国政府不是没有试过寻找替代的经济增长极,比如新能源三板斧:电动车、电池、光伏,现在因为美国的制裁,欧洲的警惕,中国的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可以说刚刚出生没多久就被掐得奄奄一息。可是,如果再来一轮房地产投资,很明显,老百姓的钱只会越来越贬值,最终陷入恶性通货膨胀。

所以这说明一个大问题,就是中国货币核心政策的转向:房地产不再是事实上的人民币锚定物。再加上,中美经济脱钩,最近又被美国加关税,中美贸易额一定会进一步下降,美元外汇一定会越来越少,锚定自己,是不得已的选择。自己发的钱以自己的国债为锚定物,这当然不是首创,美国就是这样的。可是,那是因为他们用的就是美元啊。

另外还可以看到,最近普京又访华了,不知道习近平该哭还是笑。自从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后,中国开始不断的经济援助,电动车出口俄罗斯的量也大增五倍,虽然能帮中国消耗一些过剩的产能,可是最终只能换来些卢布,据统计,俄中两国间超90%的结算以卢布和人民币进行,卢布只能花在俄罗斯,这样一来两国国家经济捆绑更紧了。(或许能试试把卢布和国债卖给俄粉们?)

但是,用自己印的钱买自己打的白条,后果是什么?

近的就是物价全面上涨,普通人日子会越来越难过。中期,就是那些过去靠土地经济的小城市,比如以房地产为目的的什么旅游城、大学城、文旅地产、网红城市,因为没有核心产业,今后只会沦为大型钢筋水泥废墟,而且背负高额负债,直接会被打回过去的原形。远的,或许就是苏联崩溃的前夜。

※作者:上官乱。为作家,自媒体人,自由亚洲电台“亚洲很想聊”联合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