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英国假日:闲逛莎士比亚的故乡

打印 (被阅读 次)

我喜欢做白日梦,并且在不同年龄阶段因不同的经历有着不同的梦想。小学4年级时因为“偷”读妈妈保存的当时的禁书安徒生童话故事选,丹麦成了我的童年梦之国。初中一年级的暑假因为聆听邻居王叔叔和王阿姨“偷”着讲演的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作品,英国成了我的少年梦之国;准确地说,是埃文河(River Avon)河畔的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福德(Stratford-upon-Avon)成了我的少年梦之地。记不清是在哪一年观看到一个与动物相关的电视节目,东非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成了我的成年梦之国,特别是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大草原成了我的成年梦之地。很感恩这些梦想一一都被实现,并且多次探访童年梦之国和少年梦之国。

在那个许多中外名著被禁读的年代,我很幸运在父母的同事朋友中遇到了一位作家田叔叔以及曾经是南京中医学院学生团体戏剧社成员的王叔叔和王阿姨;田叔叔给了我一些禁书阅读,王叔叔和王阿姨给我和他们的唯一孩子小倩讲演了多部莎翁(莎士比亚)作品。王叔叔和王阿姨是大学同学,他的故乡是苏州,为了爱情,大学毕业分配时追随故乡是扬州的王阿姨来到了我们扬州。所以,王叔叔不会讲扬州话,与大家交流都是用普通话,给小倩和我讲故事时也是如此。据王阿姨说,身高1米86的王叔叔在大学期间排演的莎翁戏剧中通常扮演男主角。在给小倩和我讲故事讲到高潮时,王叔叔有时还将剧情声情并茂地表演给我们看;有时他与王阿姨演对方手戏,非常生动。在王叔叔和王阿姨讲述的莎翁作品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和《李尔王》以及喜剧《仲夏夜之梦》。

上大学时,国家已经开始改革开放,我可以阅读到许多原本禁止的中外名著;在业余时间阅读的文学作品中包括莎翁的一些名作,那时才知除了悲剧和喜剧,他还创作了多部历史剧,并且他还是一位诗人;那时觉得阅读他的作品有点枯燥,没有像王叔叔和王阿姨讲述的那么生动吸引人。据相关介绍,莎翁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歌。在后来进一步阅读他的生平得知:(1)莎翁本人的爱情婚姻故事在那个年代颇为离经叛道,结婚时他18岁,新娘安妮(Anne Hathaway)26岁;结婚后6个月左右,大女儿苏珊娜(Susanna)出生;莎翁与妻子后来又生育了龙凤双胞胎哈姆内特(Hamnet)和朱迪思(Judith),但儿子哈姆内特11岁时因病去世;(2)他的戏剧创作始于伦敦,创作高峰也是在伦敦;(3)他50岁告老还乡,从伦敦回到出生和成长的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德,在那里创作了他晚年的几部作品,包括《暴风雨》;但回乡不到3年就于1616年4月26日去世(与他出生后受洗礼日期同月同日),年仅52岁;(4)他的家乡每年都在最接近4月26日的周末举办庆祝他的活动(Shakespeare's Celebrations),为期两天,包括音乐表演、戏剧、和游行。最初读到莎翁52岁去世时,我觉得很遗憾他英年早逝,后来阅读到在他那个年代人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感觉好了一些。

我和先生第一次探访斯特拉福德这座英格兰小镇是在1990年,那次我们住了一晚,将与莎翁相关的所有景点参观得非常仔细。第二次是在2000年,带着女儿故地重游,参观得也很仔细。此行是第三次,我们没有特别的计划和目标,就是闲逛:从莎士比亚出生的故居(Shakespeare's Birthplace),步行穿越小镇中心,沿着埃文河畔漫步至他受洗和安息的圣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欣赏戏剧大师出生和成长的环境,体会和感受他晚年的创作灵感源泉。




音乐:《A Time For Us》1968年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主题曲

照片1:从网上下载的地图。红五角星标注是我加上的,标明此次度假已经写过旅行杂记的地点。

照片2:从网上下载的斯特拉福德小镇及主要景点地图;红五角星和红线标注是我加上的我们步行线路。火车站位于镇小的西部,离莎翁故居步行只需10分钟左右,很方便。

照片3-4:位于小镇主要街道之一亨利街(Henley Street)街口的著名小丑青铜雕像(Jester Statue),离莎士比亚出生的故居仅几步之遥。手拿“试金石”的小丑是莎翁戏剧《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中的一个傻瓜角色。雕像底座上刻的铭文令人深思,皆来自于莎翁的戏剧,分别是:“O Noble Fool! A Worthy Fool!”(选自《皆大欢喜》);“The fool doth think he is wise but a wise man knows himself to be a fool.”(选自《皆大欢喜》);“Alas! Poor Yorick. I knew him, Horatio: A fellow of infinite jest.”(选自《哈姆雷特》);和“Foolery, Sir does walk about the orb like the sun: it shines everywhere”(选自《第十二夜》)。

照片5:莎翁出生故居所在的亨利街上人潮涌动,有许多游客。据相关介绍,每年有250万至300万的游客探访莎翁的故乡,大概大家都是慕名而来吧:-)))。

【小插曲】:

在这次探访莎翁故乡期间,我们看到多辆英国华人旅行社大客车载着从中国国内到英国旅行的同胞。从与相关同胞的交流中得知,旅行社仅按排他们在此小镇停留2小时。一方面,我们为中国经济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国人出国旅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我们为华人旅行社仅给游客2小时的停留时间感到遗憾,尤其为无意中听到的导游没有对游客讲实话感到遗憾。首先,2小时的时间探访与莎翁相关的景点肯定不够用。另外,导游告诉旅行团的游客们参观莎翁出生故居的门票是17.5英镑,但他没有说这个价格的门票是通票,还包括参观莎翁新居(他晚年生活的房屋,包括在那里创作了他的最后一部杰作《暴风雨》,如今也是此小镇文史博物馆)和赫尔农庄(他的大女儿大女婿的住所,他的多部戏剧在那花园里演出)。2小时的停留时间,不仅不够游客们游览通票能参观的三个景点,而且迫使游客们在参观与莎翁相关的景点和漫步小镇/埃文河之间作取舍。

我没有向旅行团的游客们说出我的看法,免得造成他们与导游或旅行社之间不愉快,但我向先生讲述了我认为旅行社这样的安排对国内同胞游客很不公平。先生劝解说:“每地停留时间短,也许是因为旅行社希望游客能看到尽可能多的城镇。跟旅行团游玩与自助游不一样,前者在时间上当然不如自助游自由和充分。”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也就没有那么觉得华人旅行社欺负国内游客了。

照片6:坐落在亨利街上、与莎士比亚故居相邻的莎士比亚中心(Shakespeare Center)。购买故居参观票以及参观故居皆从中心开始,旅行团的游客有专门的团体入口。我记得1990年第一次来参观时,在中心游览了展示的莎翁最初的剧本手稿、许多英国16世纪的艺术品等,并且还用了许多时间与莎翁作品中的多位人物蜡像合影:-)))。

照片7-8:从亨利街上观看的莎士比亚故居外观。这是一幢英国16世纪的两层木石结构楼房,是莎翁出生、成长、以及与他妻子安妮婚姻前五年住的房屋。据相关介绍,莎翁出生在比较富裕的家庭,这幢房屋是那个年代亨利街上最大的房屋之一。

照片9-10:记忆中前两次探访故居时都见到有身穿16世纪服装的工作人员在故居内重现那个年代的生活方式和状况,此行从大街上看入窗内,现今仍然如此。记忆中屋内的摆设是按莎翁那个年代的习惯和风格,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扇窗户上写满了19世纪游客们类似到此一游的留言(后来当然是禁止这样的行为了);另外,就是觉得那时候的床比较短,大概是因为那时人们个子不高的缘故吧:-)))。

照片11:莎翁故居的花园。记忆中以往两次的参观都在花园小院内见到有演员表演莎翁一些著名剧目的片段。

照片12:距离莎翁故居不远处的这幢漂亮的中世纪建筑是小镇的图书馆。据相关介绍,小镇在每年的春天和秋天举办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文学节(Stratford-upon-Avon Literary Festival) ,已成为英国最著名的文学节之一。

照片13-14:位于亨利街上的著名机械艺术与设计博物馆(The Mechanical Art and Design museum, MAD museum) 。

照片15-16:亨利街是该镇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如今是一个主要的旅游和购物区,有许多露天咖啡馆和街头艺人。

照片17:位于亨利街上的甜品店,对有甜牙的我进去看看和购买一些糖果是必须的:-)))。

照片18-20:斯特拉福德小镇街景。

照片21:埃文河穿越小镇的一条支流。

照片22:埃文河支流一侧、位于Bridgefoot的旅游信息中心(Tourist Information Centre)以及观光车。【注;看到“中心”的英式拼写“Centre”时,我忍不住笑了;回想起当年写博士毕业论文时自己被英国导师和美国导师们在“肿瘤”的英式拼写“Tumour”和美式拼写“Tumor”之间变换折腾的日子:-)))。最后的妥协是毕业论文中的“肿瘤”用英式拼写,因为我毕竟是在英国毕业得学位;而发表文章中的“肿瘤”用美式拼写,因为那毕竟是国际上的主要拼写:-)))。】

照片23:埃文河畔班克罗夫特花园(Bancroft Gardens)里著名的莎士比亚纪念碑(Shakespeare Memorial);这是苏格兰雕塑家和作家高尔勋爵(Lord Ronald Gower)于1888年完成的作品,也被称为高尔纪念碑(Gower Memorial)。莎翁高高地坐在纪念碑正中缀有桂冠的基座上,四周地面上被哈尔王子(Prince Hal)、法斯塔夫(Falstaff)、麦克白夫人(Lady Macbeth)、和哈姆雷特(Hamlet)雕像包围,分别代表他的历史、喜剧、悲剧、和哲学戏剧,象征着他创作的多样化。1990年第一次见到这座纪念碑时我有点惊讶《哈姆雷特》被归类为哲学剧,因为我一直记得它是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和《李尔王》)。后来我仔细想想这些归类是人为的,莎翁的许多剧作不止一个主题,《哈姆雷特》是悲剧,但这部剧作中的那句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却充满相当含蓄的哲理。

照片24:明媚阳光下的莎翁雕像。坐在十字椅边缘的他左手拿着卷起的手稿,左臂伸向背后;他的右前臂靠在他的右膝盖,拇指和食指上拿着青铜羽毛笔;他的头稍微向下倾斜,但目光向正前方;在他脚下有四个青铜花圈桂冠。

照片25:莎翁历史剧代表人物《亨利五世》(Henry V)中的哈尔王子,他是国王亨利四世的长子,后来继承王位成为亨利五世。与哈尔王子雕像相对应的莎翁雕像基座上刻着《亨利五世》中的一段话“Consideration like an angel came and whipt the offending Adam out of him”;在此雕像附近栽种的相应花卉是玫瑰(roses)和百合花(lilies)。

照片26:莎翁喜剧代表人物《亨利四世》(Henry IV)中的法斯塔夫爵士;与他雕像相对应的莎翁雕像基座上刻着《亨利四世》中的一段话“I am not only witty in myself, but the cause that wit is in other men” ;在此雕像附近栽种的相应花卉是啤酒花(hops)和玫瑰。

照片27:莎翁悲剧代表人物《麦克白》(Macbeth)中的麦克白夫人;与她雕像相对应的莎翁雕像基座上刻着《麦克白》中的一段话“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在此雕像附近栽种的相应花卉是罂粟花(poppies)和牡丹(peonies)。

照片28:莎翁哲学剧代表人物《哈姆雷特》(Hamlet)中的丹麦王子;与他雕像相对应的莎翁雕像基座上刻着《哈姆雷特》中的一段话“Good night sweet prince and flights of angels sing thee to thy rest” ;在此雕像附近栽种的相应花卉是常春藤(ivy)和柏树(cypress)。我围绕着哈姆雷特的雕像看得时间最长,我记得基座上刻的那段话,是哈姆雷特复仇成功但自己也中毒断气后,他的朋友赫瑞修悲痛不可自抑时说的一句话“亲爱的王子,晚安;天使飞翔高歌,愿你安息。” 《哈姆雷特》是莎翁写的最长的一部悲剧(《麦克白》是他写的最短悲剧),但因为剧情中陈述的相对主义、存在主义、和怀疑主义的观点,所以,《哈姆雷特》也被认为是一部哲学剧。《哈姆雷特》是莎翁根据丹麦历史故事改变,发生在丹麦海边中世纪小城Helsingor的古城堡卡隆堡(Kronborg),即闻名遐迩的哈姆雷特城堡。端祥着这座雕像使我想起了王子复仇的剧情,也使我想起6年前在丹麦探访那城堡的经历(《三访丹麦(5):中世纪小城Helsingor的哈姆雷特城堡》)。

照片29-30:漫步在班克罗夫特花园里,欣赏了不同的花卉和阅读到花卉与莎翁剧作的关联,很有趣。

照片31:紧邻班克罗夫特花园、位于埃文河畔的天文计时仪日规(sundial)。

照片32:紧邻班克罗夫特花园埃文河游船码头。

照片33:泛舟于河面以及停泊在河岸边的游船,戏水的野鸭和天鹅,沿着河面眺望可见圣三一教堂的塔尖。理论上,在英国天鹅被认为是王室家禽,公开水域的野天鹅都属女王的(但其他人也可购买和拥有天鹅):-)))。

照片34:将相机镜头拉近,换个角度,圣三一教堂近在咫尺;事实上从游船码头至教堂还是有较长的一段距离,尤其是如果沿着河东岸走。可见照片也会迷弄人,眼见未必为实:-)))。

照片35:横跨埃文河两岸的克洛普顿桥(Clopton Bridge)。这座建于1480年的砖石拱桥是连接埃文河两岸的交通要道,它的建成在历史上使得小镇斯特拉特福德的贸易蓬勃发展。

照片36:离克洛普顿桥不远、位于埃文河东岸的划船俱乐部建筑古色古香。

照片37:我们跨越克洛普顿桥,沿着埃文河的东岸漫步前往圣三一教堂时经过的一大片绿草地。

照片38:位于埃文河西岸的著名皇家莎士比亚剧院(The Royal Shakespeare Theatre),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剧团之一。

照片39-40:继续沿着埃文河东岸向圣三一教堂漫步所见的详和景观,如诗如画。

照片41:从河水里爬上河岸的天鹅亲切地与小狗及小狗的主人交谈:-)))。

照片42-43:又一只从河水里爬上河岸的天鹅亲切地与我交谈,我表扬它们的美丽、高雅、以及吸引了多位著名作曲家为它们谱写的动人心弦乐章。听了我的话,这只天鹅有点害羞地将头扭转到另一侧,轻轻地说:“你夸得我脸红了”:-)))。

照片44:明媚阳光下,坐在埃文河畔木椅上的一对银发老人。看到眼前这一幕,先生和我不由自主地互看了一眼,不约而同地向对方伸出手,十指紧扣,谁也没说一句话。我在心中默默地祈祷愿上天祝福保守我们未来能像这两位老人家,静守到老。

照片45:位于埃文河西岸的圣三一教堂,莎翁出生后三天受洗礼以及去世后安息的教堂。因为我们有意沿河东岸漫步,所以,必须继续前行一段距离才能从一座桥过河到西岸折返到教堂。【小提示:如果在小镇时间比较短,建议走近路,从小镇中心沿河西岸走到教堂。】

照片46:继续沿着埃文河畔漫步见到的潺潺流水小水坝。

照片47-48:终于见到了跨河的桥,惊喜地发现我们漫步的线路穿越桥洞后将是9英里左右的徒步线路,太吸引人了。遗憾的是此行我们没有足够时间徒步来回18英里(大约29公里),那就留给下一次吧。

照片49:忍不住好奇,穿过桥洞走了一小段徒步线路,埃文河河面上有不少的水草,增添了更多的乡野气息。

照片50:位于埃文河西岸的圣三一教堂,也被称为莎士比亚教堂,因莎翁出生后三天在此受洗礼以及去世后安葬于此而闻名。据介绍,每年大约有20万游客参观教堂,但与每年有250万至300万人探访他的出生故居相比,很少的游客来瞻仰他的陵墓。

照片51-52:教堂的正殿、管风琴、和大型彩色玻璃窗。除了与莎翁有关,其实这座中世纪教堂建筑及内部装饰值得一看。据介绍,此教堂起初建于1210年,是斯特拉特福德最古老的建筑,也是英格兰访问量最大的教堂之一。

照片53:位于教堂圣坛位置的莎翁墓室(注:参观教堂是免费,但参观墓室需门票,但很便宜,仅3英镑)。墓室里除了莎翁的坟墓,还有他的几位家人,包括他的妻子安娜及大女儿苏珊娜。

照片54:莎翁的坟墓及墓志铭,在墓志铭上警告移动他骨头的人将会被诅咒。据介绍,这一警告是预防后人将他的遗体移至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

照片55:教堂内还有另一个与克洛普顿家族相关的墓室。

照片56:教堂内二战纪念碑,纪念在二战中牺牲的斯特拉特福德及其周边的人。看到墙上的这些人名,我的眼睛湿润了,是对生命的不舍,也有对命运的思索。在当时不少欧洲国家被迫或主动屈服在希特勒强大的军事淫威下,是英国这个小岛国在邱吉尔带领下对抗强大的德国。二战中英国人作出了很大的牺牲,许多年轻人在战争中失去生命。我在心中默默祈祷永远不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

照片57:教堂院子里静谧的墓园。

照片58-59:离开圣三一教堂沿着埃文河西岸返回小镇中心途经河畔的天鹅剧场以及剧场大草坪上从河里爬上岸的一群天鹅。

照片60:安逸恬淡的埃文河。

离开埃文河前往火车站的途中,拜访了莎士比亚新居(Shakespeare’s New Place,莎翁从伦敦告老还乡时居住的房屋,不到3年便离世)以及路过位于小镇高街上26号的“哈佛屋”(Harvard House,哈佛大学创始人John Harvard的外公外婆家,他母家成长的房屋)。。。,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由感兴趣的朋友自己去探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hotpinklady 发表评论于
旅行团一天要去5-6个镇,停两个小时不错了。
肖蔚为 发表评论于
用心在旅行!
广陵晓阳 发表评论于
教授睿智,安全第一。2个小时也行,就是必须挑重点了。
广陵晓阳 发表评论于
谢谢云台兄。温馨依然,但如今游客比咱们90年代去时多了很多。
广陵晓阳 发表评论于
谢谢旅游大侠。如今能有自由和财力走出国门看世界还是挺棒的。
广陵晓阳 发表评论于
谢谢长啸兄。继续跟读你的阿尔卑斯山系列,照片美、文也美。
广陵晓阳 发表评论于
谢谢似曾相识妹妹,我现在肯定认识你了:了-)))。
aChineseBostonian 发表评论于
我想从伦敦来的一日游会去几个地方,所以2小时应该不算少了
yuntai 发表评论于
也是90年代早期去过莎翁故居,很温馨恬静的小镇。照片很美,谢谢分享!
NHHiker 发表评论于
幸好你没说,实际上大多中国游客也不在乎,到一个地方拍几张人照回去晒一晒才是他们的目的。
长啸 发表评论于
喜欢读书的孩子都有出息
似曾相識 发表评论于
地方小,白天遊客多,一早和傍晚比較清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