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黄鹂四条腿

大家好,小黄鹂博客开通了。
个人资料
正文

鲁迅和犬儒主义

(2006-05-09 09:51:42) 下一个

近来翻翻鲁迅,方佛跟一个旧日的朋友聊天似的,只想倾听,没有说话的冲动。没有愤怒,没有悲伤,没有激赏,没有抚慰,没有劝解,没有解释,这样的感觉非常奇妙, 所以我把他的话转载在这里。

1:蜜蜂的刺,一用即丧失了它自己的生命;犬儒的刺,一用则苟延了他自己的生命。

这句话本身是很哲理的,没有明显的褒贬。

鲁迅在交了华盖运以后,有着很多的愤怒,同时他又顽强的战斗,捍卫他的名誉,信念。他所战斗的一群人中就包括被他斥之为犬儒的一伙。鲁迅的不寻常之处就在这里,无论如何的愤怒,他的文章却依然冷静,甚至有着“犬儒主义”那样的超然和敏锐。

这里就不得不解释一下犬儒主义这个词的意思了。

中国人很看不起狗,犬儒主义这个词往往衍生为骂人的话。其实不然。犬儒这个词,我以为是两字互训的意思, 很深刻;但是有人把犬理解成了儒的修饰,就变成了纯粹的骂人, 所以我倒是建议改成儒犬主义的好。

据说犬儒主义在中文里被解释成“主张独善其身,以为人应该绝对自由,否认一切伦理道德,过着禁欲的生活”。前面明明是庄子的思想,后面是佛家的思想,跟儒家没有关系。所以这个解释明明是儒家在载赃别的学派,硬是把庄子和佛家思想骂成“犬”而已。

当然儒家栽赃的事情多了去了,诬蔑和造谣是儒家最高明的辩论方法之一,这里不多说了。

但是这个词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翻译。 可以说这个词被翻译坏了,或者说是不好翻译,因为西方根本没有儒家这样的学派。犬儒主义这个词据说是对应Cynism, 这个词在英文中是这样解释的:

Someone were to call you a cynic, would you take this as a compliment or a criticism? What exactly is a cynic anyway?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describes a cynic as a person "disposed to rail or find fault" and as one who "shows a disposition to disbelieve in the sincerity or goodness of human motives and actions, and is wont to express this by sneers and sarcasm." In short, the cynic is "a sneering fault-finder."

Most of us know a few people in our lives whom we would describe as cynics. They tend to be rather bright individuals, who are just a little bit full of themselves and never hesitate to voice their own critical opinions of other people. Does this sound familiar to you?


可见鲁迅可以被说成Cynism, 他对于犬儒主义是很反感的,但是鲁迅理解的犬儒主义跟别人的解释肯定是不同的,也就造成了很多人对鲁迅的误解,以为鲁迅只会骂人。

这里可用他另一句话来解释:

2: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或使唤。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大家读知道鲁迅的打倒“落水狗”,文章其实是不错的,但偏偏被解释成了对某个人的攻击,这样的解释其实是很有偏颇的。鲁迅的愤怒被人利用了,变成了一个不理智的人,这跟历史上的鲁迅是差得很远的。 这里的叭儿狗理论也是一样,我以为他不是为了攻击某个人。

3:约翰穆勒说:专制使人们便成冷嘲,而他竟不知道共和使人们变成沉默。

这句话可以结识他交华盖运以后的态度。他的冷嘲是因为外界的压力造成的, 他选择了战斗,不想沉默。 他惟一的武器是他的冷嘲,虽然他可能并不想如此。


4:与名流学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5:世间大抵只知道指挥刀所以指挥战士,而不想也可以指挥文人。

(不合事宜加一句,文人以为他门指挥了指挥刀。)

6:阔的聪明人种种譬如昨日死。
不阔的傻子种种实在昨日死。

(不懂,但是觉得很有意思)


7: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是。大地!

这是典型的鲁迅风格,他的每个字都很有份量,没有虚词浮比。


8:防被欺。
自称盗贼的无需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称正人君子的必须防,得其反倒是盗贼。

(似曾相识, 嘿嘿)

9: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独善其身的态度, 嘿嘿)

10: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这一层可以稍作引申,说成骂人的一类。

说到软弱就想到乌龟,就想到绿毛,就想到十三点。。。。
说到某某就想到屠城,想到文化大革命,想到希特勒。。。

人对于性和暴力的爱好和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


11: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土,而不憎道士。
懂的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这句话很有味,大概因为道士不是舶来文化,民族主义没有发泄的机会;或者因为道士的淡泊名利,谦虚态度,造成了大家不屑去骂吧。但是有时候道士还是被骂的,特别当他们被封为国师的时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