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游记──鲤鱼的故事

(2007-02-02 18:46:13) 下一个

(2004年)七月二十四日,我来到密歇根州湾市州立自然保护区(Bay City Recreation Area) ,扎下帐篷,过夜。

自然保护区有展览室,各种书籍,音像材料,和动植物标本,琳琅满目,供游客翻阅参观。展览室有一堵墙,贴满了湾市旁边的休伦湖(Lake Huron)赛革娜湾区(Saginaw Bay)的鱼类的图片。身在异国他乡,每当看见跟中国有关的事物,总是难免特别敏感和关注,所以我从满墙生动得象要从墙上跳下来的鱼群中,一眼就认出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正是鲤鱼吗?

我在洞庭湖边长大,从小喜欢鱼,鲤鱼那鼓鼓的肉乎乎的身体固然引人馋涎,它张开着的总是象在笑的嘴巴,就连嘴边的那两根少年老成的触须,怎么看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而此行在五大湖区看见的鱼,无论是鲈鱼(Bass),或者鳟鱼(Trout)、大马哈鱼(Salmon),还是暴眼鱼(Walleye),相比之下大多相貌“凶恶”,特别是嘴巴,下鳄向上象铲子一样翘起,典型的坏蛋像,只有白鱼(Whitefish),脑袋小小的,还算长得善。看见鲤鱼,我惊喜之下感到亲切,凑上去仔细看,下面赫然注明是Chinese Carp──中国鲤鱼,我第一次知道鲤鱼的英文名字原来叫做Carp。据说,鲤鱼目前在赛革娜湾区鱼类产量居第七位。

我还得知,鲤鱼原来不在北美繁衍生息,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才从欧洲的德国引入五大湖,这样看来,该叫它德国鲤鱼才是,不知为什么这里称之为中国鲤鱼。鲤鱼引入北美后,先在巴尔的摩的缀德湖(Druid Lake) 养殖,发现它们在北美生长得很好,这才放入五大湖。而这缀德湖,跟我在巴尔的摩的家相邻,步行只需五分钟。我千里迢迢跑到五大湖来看鲤鱼,鲤鱼和我在北美的第一个家却在咫尺之遥。真是人鱼何处不相逢!


(这是大嘴鲈鱼的凶相)


(这是鳟鱼的凶恶嘴脸)


(大马哈鱼长相也不善)


(暴眼鱼一看就不是好鱼)

再看下去,就难免惊诧莫名,原来,在美国五大湖区,鲤鱼是一种公认的“害鱼”。墙上地方太小,没有多少解释,我拉住一位路过的保护区工作人员,说,鲤鱼在我们中国,一直都是美好的象征,中国传统年画中就常常有一个穿红兜肚的小男孩,骑着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的形像,象征着中国人祈望“年年有鱼(余)”和子孙绵延的愿望。在唐朝的时候,皇帝姓李,“鲤”与“李”同音,鲤鱼也因此跳上了龙门,甚至一度成了皇族的象征。我另加了一句,鲤鱼很好吃,过中国旧历年我家都吃的,我问,鲤鱼怎么在五大湖名声这么坏?


(年年有鱼)

那位中年女士笑了。她找来一本资料,我才看到,早在十九世末,鲤鱼进入五大湖的仅仅十年之后,当地捕鱼业和公众开始指责引入鲤鱼是一个严重错误。原来,鲤鱼是一种生活在浅水区的杂食性鱼类,个儿既大,长得又快,它们几乎什么都吃,昆虫、蛙类、别的鱼类的卵,野水稻、几乎所有的水生植物,甚至垃圾,可以说,只要能够咽下去的,都会成为它们的口中食。鲤鱼长得快了,肉质自然粗糙,因此,美国人不爱吃。鲤鱼所到之处,往往将水草连根拔起,在身后留下一片片泥塘,破坏了五大湖区众多的湿地沼泽的生态环境,根据研究表明,它还是一种黑鲈鱼大量减少的主要元凶;偏偏鲤鱼又是一种刻苦耐劳且高产的鱼,能够在各种温度下生存繁殖;它们也不挑剔居住环境,有很多渔民看到,即使只在仅仅几英寸的水里,背鳍半露在水面上,它们也一样地欢乐地嬉戏打闹。

我很严肃地看完了这段关于美国人和鲤鱼的交往的描写,频频点头,表示理解,一转身,却忍不住偷偷地笑了起来,我觉得这鲤鱼,怎么那么象咱们中国人呢?来到了北美这个陌生环境,它的刻苦耐劳,不管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安之若素,在各种水域下都能够生存,至于它那什么都拿来吃的习性,那超卓的生养后代的能力,就更别提了。

到达密歇根州湾市,已经是我的五大湖之行接近尾声,一路上,从纽约州西行到俄亥俄州,到印第安纳州,芝加哥,再北上至威斯康辛周,明尼苏达州,密歇根州,美国的自然保护得很好,正因为如此,才更清楚地看见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想起密歇根上半岛的那些废弃的铜矿和无人的“鬼”城,曾经在密西西比河上飘流的如山一般的木材,五大湖那几乎绝迹的湖鲟,其实,人类所到之处,不也是如鲤鱼一样在身后留下一片片狼藉?人类繁衍生育,为了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为了追求财富,不也一样地忍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艰辛?我笑着想,这鲤鱼,还真的象人类呢。我看到,1899年,安大略湖区渔业联合会的代表将鲤鱼形容为“Root like a hog and multiply like vermin”,意思是说“象猪猡一样乱拱,象蝗虫一样乱生”。那位代表称鲤鱼为“猪猡” 和“害虫” ,如果天地有知,不知又将如何形容人类。

知道了这些,我仍旧喜欢鲤鱼,虽然我们中国人喜爱鲤鱼不是出於这个原因,它倒是让我觉得鲤鱼另外多了一种色彩,似乎跟人更加亲近了。



两年后,我来到了佛罗里达。

佛罗里达南部有一个叫做Everglades的国家公园,这是一片广大的沼泽地和丛林。实际上,与其说Everglades是块陆地,还不如说这是一条河流的河床,河的源头是Everglades北部的大湖Okeechobee(印第安人语,意为big water),这条河流宽达五十英里,几乎横跨佛罗里达半岛。河床最高的地方僅高於海平面8英呎,坡度极小,慢慢地向大海延伸相接。阳光之州佛罗里达灿烂的阳光,倾撒在这片广大的水面上,微风摇曳翠绿的水草,千百年闪闪发光。Everglades,意思就是“永远闪耀的河” 。


(摄于Everglades国家公园大王椰小道)

进Everglades国家公园的第一站,便是大王椰小道(Royal Palm trail) ,一条木制栈桥,随着水的深浅,树木水草的疏密,蜿蜒曲行,在沼泽上空绕一个大圈。我沿着栈桥慢慢地进入沼泽深处,水极清,游鱼历历在目,人影映在水中和它们重叠,也不知躲闪。

我和一位老太太攀谈起来。老太太来自美国东北的波士顿,她跟我聊起新英格兰的美丽风光,谈起缅因州的阳光海岸线,我不禁笑道,我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就是新英格兰了。

就在这时,栈桥下传来水花溅起的声音。循声看去,原来是一群鱼,在浅浅的水中嬉戏打闹,正闹腾得欢,连背鳍都露在水面上,瞧那身形,熟悉得很。

我正凝目细看,老太太问道:“那是鲤鱼,对吧?”

我点头称是,忍不住微笑──显然,鲤鱼在南方的Everglades也安家落户了。老太太来自波士顿,这样看来,鲤鱼也同样在美国的东北繁衍生殖。许久不见,风采依旧。

这鱼儿,如何叫人不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巴尔 回复 悄悄话 两位好啊。:)
浪迹天涯2006 回复 悄悄话 也来踩一脚,收藏你的博客,期待更多好文:))
cw 回复 悄悄话 照片很漂亮。鲤鱼和中国人,哈哈三声:)))真还有那么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