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艺术欣赏

(2009-01-02 21:04:44) 下一个

我知道我家收藏了不少画, 为家里凡有空白的墙面,都已经挂满了从世界各地稍回的各种我们自己喜欢的画。刚才去数了一下,竟然有56个大小不等的镜框挂在墙上,还没有算地下室房间里的那些东东呢。 就主人房的洗手间里,还挂了5幅,当然,那种镜框比走廊里的要小一点。因大部分镜框都镶有玻璃,没法照相,也就没法贴上来与给大家分享。抱歉!

每次有客人来家,一定会带他们走一圈,参观一下。听到赞美的话,心理乐滋滋的。不少人称为我家成博物馆了,(那是吹牛的),别信就对了。

05,国内有个代表团来访,到家里来作客,看了我们的画说,嗯,你这房子不咋的,这两幅画比你这房子还值钱,当时没有反应,因为我们又不卖,值钱不值钱对我们没有什么意义,但心里头是美滋滋的。

本人虽然尊重艺术,但是个外行,由于老公走遍了世界各地,他对各个国家的文化,政治,历史比我了解,因此,潜移默化的也学了一点点。

对艺术品的欣赏,也需要有政治和经济基础作决定。

记得本人从75年开始,在北京经常带着外国代表团参观访问,他们临走之前,少不了带他们去北京的荣宝斋,友谊商店,工艺美术馆等几个地方。那个时候没几个外国代表团来华,即使来了,也是戒备森严,老外也很听话,规规矩矩的到指定的地方去采购,他们买的最多的都是些中国的画,地毯,丝绸,工艺品等。

那个时候,我们的工资很低,还没有到欣赏艺术品的阶段,即使喜欢,也不能表示,因为那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在那个政治气氛白色恐怖的年代,谁也不想惹麻烦。即使再漂亮的东西,在我们的眼里,就是那么回事,潜意识里,尽量的远离那些是非。

记得,78年去了欧洲,老外请我们到他们家中作客,为了显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国人的友好,也想显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都会把他们从中国掏来的宝贝,如名画,地毯,古董,工艺品等,拿出来让我们欣赏。我们虽然在国外,在经济上,比国内的同事们可能稍稍的好一些,但在政治上,也是一样的白色恐怖,说实话,我们都没有欣赏能力,也不想有欣赏能力,每次看过之后,心想,这老外对那些又不能当饭吃的东西怎么那么感兴趣?为了礼貌,必须装的很有兴趣的那子,哇,真漂亮,问他们怎么搞到的呀? 其实只是想敷衍一下。但他们一般都会津津乐道的告诉我们,有的是49年以前在中国传教时带回的,有的说是从香港,台湾,东南亚买来的。听了之后,最多感叹一下,FLAT一下他们的品味,但从我们的内心深处,根本没明白,它们好在哪儿? 再加上,保持革命的本色不能有半点的松懈,尤其在国外,更不能被人说染上了小资产阶级思想,被洋人的东西所迷惑。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无知也找到了平衡点。

现在想想,真可惜当时失去了那么多学习良机。只记得,我们只关心哪儿有便宜的电器,什么组合音响,冰箱,电视之类的。只要大家关心的事,没问题的。如你想与众不同,你就等着挨批吧。你想,谁愿意自找麻烦,再说我们每家人的家里都等着我们把几大件带回去尼。当时我们的价值观与老外的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喜欢新式的家具,老外喜欢古的,就我家为例,父母有一套好好的祖传家具,光是那张床,整个红楼梦的故事都雕刻在那张床的木架上,我们南方人称之为凉床,文革中,他们非说是封资修的产物,硬生生的给劈了,当废品给卖了。当时反正不懂,也不心疼。现在想想,后悔的直跺脚。但也晚了。

我对名画至今还是外行,一般只买我自己看着喜欢的。记得那样,好像是1999年,在北京蟠家园的古董市场里溜圈,后来又转到天桥那儿的一个画廊,看了一幅群仙祝寿,我特别的喜欢,那位画家说,(她本人在看店),说这画已经有主了,我重新给你画一幅吧,讲好了价钱,$500美元,因为她说需要一星期时间画完,我们答应了, 那个时候的美元在市场上能换到110。我们直接给了她美元。这幅画至今还是我的最爱。 但那位国内来的老兄说,这画,根本不值钱,只上普通的工笔画而已,泼了我一头冷水。喔呵呵,幸亏我又不卖画,否则又亏本了。

 

最喜欢的一幅:群仙祝寿


 

婚礼,很喜庆,专门请人画的

 

印度画,GANESH,佛教的前辈。


非洲一个部落的民间生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