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陆天明:有话请好好说[转]

(2007-02-02 17:59:47) 下一个


有话请好好说






作者:陆天明 来源:文汇报
日期:2006-04-02


近日,网上骂风大盛,所谓“韩白之争”即其中之一。骂人的开始,往往就是正常讨论的终结。骂人不需经过艰苦的学习,也无需调动多少精神的资源,所以,动辄开骂者除了显示自己的无知和无理外,实在不能显示更多的东西。陆天明先生在受到辱骂以后,没有意气用事,而是认真地思考了一些严肃的问题。他的态度是诚恳而感人的。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认真思考一下:如何创造一个让大家都“好好说话”的环境?因为我们实在太需要这样的环境了。

——编者



被引入正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的“韩白之争”,我重要的收获之一,是得到了一片脏不可堪的辱骂,可以说自出娘胎以来都没遭受过这等污辱(请看我博客上近三千条评论和留言,尤其是3月22日前的)。

有些网友挖苦我,你丫挺的老不死,都这把年纪了,还来趟“韩白之争”这滩浑水,是为了出名吧。有的朋友说我是“误入歧途”,上了记者的当,被诱入这“陷阱”或“泥坑”的。还有的则干脆认为,“韩白之争”毫无意思,你们这么吵来吵去,纯属吃饱了撑的。我究竟说错了什么?我说韩寒“被宠坏了”。我说韩寒的小说“不够文学”(报纸发表时被改成“不好”)。我说即便像鲁迅曹雪芹托尔斯泰那样的大文豪都可以批评,为什么韩寒就批评不得?

对白烨,我只是强调,他作为一个职业批评家,有责任也有权利对任何一种文学现象进行批评。不能因为他曾经做错过事,就不让他说话。就像我们不能因为韩寒上学时曾有几门功课不及格而去剥夺他后来写小说和开跑车的权利一样。

说心里话,我对韩寒没有任何成见,更没有全盘否定他。至于白烨,是我二十年前的一个朋友。但这二十年来,我们几乎没有任何来往。那我为什么要“跳出来”蹚这滩“浑水”?

因为我并不认为“韩白之争”在本来的意义上就是“浑水”。也就是说,我原先觉得“韩白之争”本可以做成一件非常有学术意义和文学意义的好事,中国的文坛这些年缺的就是真正的批评和讨论。比如,私下里都在关注和议论所谓“80后青年作家群”这个文学现象。但有谁对此认真做了研究,并公开说一些有深度的话呢?所以,当我从记者嘴中得知,白烨出来说话了,但立即遭到铺天盖地的“网殴”,查他祖宗三代,搜尽他过去的“错误”,辱骂和指责之烈,以至于“逼”得他只有关掉自己的博客一走了之,为此,我才想探出头来说几句。在现在的中国,谁敢说自己是清白到一点错事都没做过的?如果遇到批评就回避实质问题,只去指责对方的以往,这种局面跟阿Q和小D揪住对方的小辫,互相取辱,有何区别?于事又何补?几十年来,中国文坛一个通病就是只能一派说话做事。“左派”掌权,“右派”肯定靠边站;“右派”掌权呢?也一定不会让“左派”们好受(对不起,我这里只是借用民间口头上的说法,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什么“左派”或“右派”)。最近这十来年好些了。但面和心不和的事情还是常在发生。“纯文学”瞧不起“通俗文学”,“通俗”的不服气“纯”的;还有所谓的“主流派”和“边缘派”之间的隔阂……可以说比比皆是。

这里我举我自己遇到的一个例子。有一回,作协决定让我到一个会上去发言,这其实是一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不就是发个言嘛。但一个负责人奉命通知我做发言准备时,在电话里却说:“陆天明,我们本来可以找到更好的作家来发言的。但现在这个发言的只能在北京找,那就是你了。你来发个言吧。”言下之意是,你本不够资格来发言,现在找不到人,凑合着就是你吧。我非常生气。你就是瞧不起我,当面也别这么干呀。大家都一把年纪,都是有自尊的人,俗话说,打人还不打脸哩。我没有反驳,就把电话撂了。我真的非常想不通。我们为什么不能提倡有话好好说?为什么不能在强调自己是个人、对方也是个人、双方都必须得到充分尊重的前提下再来讨论各种问题,操作各种事情?如果我们还没有这个习惯,能不能去养成这个习惯?

我们一直向往民主,向往一个宽松自由的生存环境。一百多年来,无数志士仁人都在为这个伟大的目标而奋斗着。什么是民主?什么是自由?我不是理论家,很多问题我说不清。但我觉得最起码,它应该是在法律和人权得到充分尊重的前提下,让每一个人都有说话做事的权利。“老人”不能压制“年轻人”。这是对的。反过来,“年轻人”是不是就可以“压迫”老人了呢?“倚老卖老”不对。但“倚小卖小”,“我就是流氓,我怕谁?老子今天就骂你了,你能把我怎么着?”持这样的态度对不对?我想也是不应该的。正当的批评,不应该分年龄,也不能分性别。只应该就事论事,友好地讨论一些对我们的文学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情感我们的生存必需的问题。讨论中观点可以不合,甚至可以有对立,但不能采用封嘴战术,剥夺对方的话语权,更不能谩骂诬蔑甚至搞人身攻击和人格羞辱。

怎么珍惜、怎么恰当地使用我们的一些民主权利,这件事其实比“韩白之争”更重要。在法律允许的范畴内,让每一个国人都拥有说话做事的自由权利,都学会尊重他人应有的权利,这是天大的事啊!它应该被看作是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立国之本和生存准则。

这就要说到网络了。它的确具备某种说话和发议论的方便之处。但正因为如此,我想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爱惜它,千万别在这儿“为所欲为”,搅浑了这一滩水。如果让大多数人觉得这是个藏污纳垢的防空洞,是妨碍人们正当言论、自由发表意见的臭水沟(包括一些媒体也把眼前的事当成一场“网殴”来炒作,在一旁拼命起哄架秧子,使其无原则地升温激化),等着大多数人看不过去了,都要求好好整肃它时,我想我们都会后悔的。规范自己,尊重对方,并不是在为难自己,恰恰是在最大限度地爱护和尊重自己。请相信我们这些过来人的忠告吧。

这两天,我发现在我博客上激烈叫骂的,已经发展为“双方”,完全把文学和学术探讨撂在了一边。这就很不好了。所以,我决定,在发表这封公开信以后,如果有人还要在我的博客上继续叫骂,恶意攻击对方,不管他(她)是挺谁的,我都将坚决删除。如果删除仍不足以制止这种恶意对骂,我就要关闭我博客的评论版。我觉得这是一个自己写作和思考的空间,一个和朋友们交谈的场所,我不想听到聒噪和谩骂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