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谈

叫他“随意”,是因为不愿受任何“八股文”风式的约束,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喜怒哀乐,麻辣甜酸,都由它去。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人性的证明

(2007-10-22 21:34:54) 下一个
人性的证明

稍为上了一点年纪的人或许还记得,当年根据日本作家森村誠一的著名三部曲之一,“人性的证明”,改编的电影“人证” 曾风靡大陆。小说中对人性的描写,虽不说是淋漓尽致,但确也是入木三分。很显然,揭示人性的复杂性也是作者的意图之一。今天很高兴这坛子里还有人记得这部电影。

其实,无论把人性说成是魔鬼般冷酷,还是天使般的善良,都不为过。因为人性本生就是二者的对立统一结合体,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完全受时间,地点,场合等诸多不可測因素的影响。就像一个受到随机扰动的简单数学模型,其呈现的复杂性比模型本生何止复杂千百倍;而不同扰动所得到的结果,何止相差十万八千里。套用一下这一模式,仅就个体而言,你告诉我,就你最为简单的的言行举止 – 人性的表现形式之一,会是一成不边的吗?所以我觉得那些把人性解释,推向两个极端的先生,非冷即热,那只是他的一相情愿。我们常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就是这个道理。然而,“人性”是否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呢?

记得不就前在坛子曾读了那位人文统计开山祖先生的杂文,还模糊的记得此公证明的人文方面的正态统记规律,颇受启发。其实“自从盘古开天地”,理顺宇宙万物,“正态” 便随之成为物体的普遍规律。人性的“BEAUTY” 也在于此。在民主和谐的社会环境,善良总会战胜邪恶;反之,则正不压邪。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教训比比皆是。如果一个人愿意走极端,我到希望他(她)能加入那位物理教授“时间机器” 研究小组,尝试时光到流,回到“盘古” 以前的紊乱社会,充分体验人性的无自侓性。

话说回来,我无非是想说,如果那位仁兄做一个抽样调查,面向这些从大陆漂洋过海的国人,有多少会支持“台独”?可能只会在正态分布的末梢把个边。可想而知,他们的“人性”可能代表社会主流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