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清

我的语丝,绿了青山,醉了碧水...
个人资料
正文

一片不老情---《风的记忆》《吾土屏南》说评之一

(2010-06-15 11:23:33) 下一个

读禾源散文集《风的记忆》和随笔选集《吾土屏南》,总感到有股乡野清风扑面而来。它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人憨习靖的,幽静田园、恬淡心境是那样浑然一体;草籽草根连绵不绝,生机勃勃,给你阳气,还会让你蓄足底气。

是什么原因使禾源对家乡如此情有独钟,数年如一日,不舍乡土题材,把自己细腻的感受一一写出,辑成集子,而且大有一发不收之势?又是什么原因读者爱读他集子;评家说阅读他的作品,常常会随着他那节奏不太规整的叙述的展开,不知不觉地进入一种古老而苍凉的境地,“充分显示了他生活的丰富性,和心灵体验的独特性,文章底气颇足。”(文/石城)

一片不老情

情不老,总是有缘由的。禾源对乡土题材情深一片,用他的话说,他的笔名就是以土为活源的。因为,他的骨是岩,灵光是书,魂应是长流不绝的民间情结(《夹在书中的一片秋叶》,新近发表)。也许是我带着上面两个问题,他这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看来,禾源把民间情结提到了他创作本原的高度:有了这情结,他和他的作品就有了精灵之气。而它又长流不绝,总在滋润他眼皮和心灵。
情结这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又实实在在藏于你心底。它自主性强,和情感、思维、记忆紧紧地绑在一起,常常随神随兴,犯子犯卯,引起你无意识的冲动,有时甚至弄得你坐卧不宁,不吐不快。所以文学家、艺术家喜欢它,把它看作自己创作灵感和内驱力的源泉。

禾源的情结是民间的、故土的,这可先从故土培植了他的心根说起。禾源在家乡一呆就是三十年。儿时,是那种上可站树梢、下可捞鱼虾,连月亮也要赶上几个小溪,追之不着也不回头的调皮伶俐又带几分牛劲的孩子。他伴着燕子呢喃、和着乡村春谣长大,民情风俗、俚趣家常能倒背如流,拿锄扶耙试刀和跟牛屁股成了他的一道道风景。至于父老乡亲们的习性、心性和他们演绎着的故事,就是眯缝着眼也会不断从眼皮底下跳将出来。

说奇也不奇,童年青少年的生活经历对人的影响就是一辈子的。即使以后你远走高飞,那浸入骨髓、长在生命中的,还会像春草一样,更行更远还生。何况禾源这大山儿子、“树的曾孙”,深知树、根和山、土血脉相牵:“你是村子里放出的风筝,山路村弄是那长长的线,不常走你就成了断县之风筝。那就再也飞不高了”(《山里种着她的春天》)。以后他虽然定居小镇和城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面对冷漠、鄙夷眼神,他仍以“土包子”为荣:“乍听土包子之称谓觉得不太舒服,仿佛脸上长出脓疮,但随我对土的了解,不论这一称谓所含的意思是褒是贬,我都觉得顺耳、顺心。土也便是‘地',得土地,便得地,得地者就有立足之地,就有自己的一方空间。”(《土包子》)。

地,立足之地,一方空间,可安步当车,也可亢一方之任,岂不大美?记得禾源年少时曾对太阳说:“我的籍贯,长草的地方;家庭成分,草民;本人成分,草籽”(《草民的路》)。斩钉截铁的誓言还向天说,令人感动。但它毕竟是孩提劳筋苦骨,力不能支“倒在草地上,咬着酸涩的草根”说的。今天嗅嗅,仍有股苦涩的味儿。当时,他要争硬气说上这些,是因为太阳没把他举成天上的云,不能望尽天涯路,只好回到祖宗遗物的博物馆——老屋。而以后他成家立、当作家了,别人说他“土包子”,他反而听得舒服,大大的夸起“土”来,这不正好说明他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这飞跃无疑是对乡村、对土地,对中国农民的一种新的认识和文化自觉。因为,故土情结本就是人类最深沉的文化情结之一。它蕴含着人们对自己丰富的物质家园的眷恋、守望;更是人们对自己民族心理素质、民族文化积淀而成的这一精神家园的确认和珍爱。

在《山里种着她的春天》,禾源说“乡村养育了你,你要立字为档保留好这一切,为村子保留一条心根”。是的,文学是有根的,这根是应该深置于民族文化的土壤的。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无疑有着草根树根上的雕文织采,有着农民世代相传的“土”结。可以这样说,抓住乡土也就抓住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与命脉。禾源既然有了爱故乡、爱热土的心结,乡土已成了他无法逃离的场景和心灵的归宿,那么下定决心,花些功夫,去感应和仰视乡土空间的精神内涵,进一步激发家乡社会文化的心灵活态,为“村子娘”彰显属于中国大山文化的精神内核,就既有意义,也是责无旁贷的。

由于禾源对这有清醒的认识,所以他利用上班之余的时间,写出了一系列以故土文化为题材的小说、散文和随笔。2009年由海峡出版社出版的随笔选集就干脆当取名《吾土屏南》。“吾”,从口,五声。一个“吾”字,和盘托出了他的襟怀:他是活在故土,活在大家庭中的一员。没了心距,依恋、痛爱。应尽之责也油然而生。也因此,他孜孜不倦,日夜兼程,硬是啃出了大山和草根的原汁原味,让一个有着耕读文化基因,又有成熟的经商理念和实践的山村站了起来;让一条“可以听到时事、农活、怪异、传说”“称得上百家大讲坛”的街道活了起来;让一个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活跃在多元文化集散地的古戏、寺庙、香火家园尽展其七情六欲。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我想,我们的祖先尚且有着见摇晃树木便知叶落之归根,看水流波谰,便不知不觉地追溯到了它的源头这一性灵感召,又何况今人,——何况有着寻根、索源这种文化自觉的现代人!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