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老吴

友风子雨,明月入怀。
个人资料
吴友明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闽南小镇副霍乱流行的记忆

(2019-03-14 07:00:26) 下一个

现在很少听说副霍乱,副霍乱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传染病。 据网上搜索:霍乱、副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和艾尔托(ElTor)生物型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弧菌产生的肠: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病情 严重者有剧烈泻吐、米泔样便、大量水和电解质的迅速丢失、低容量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及时者病死率较高。发病多在夏秋季节,流行地区全年均可发生,多见于沿海、江河、水网地区。

     小时候我在闽南生活的小镇石码好几次流行副霍乱,尤其以五十年代末期最盛。副霍乱流行的时候,那些患病的门户就会被与外界隔绝,门口被画上警戒线包围起来。有的警戒线从街廊一直延伸到路面,可是石码街道就那么一丈多远的宽度,行人走过警戒线时,有的带口罩,有的掩鼻子,有的小跑,怕被里面的人打一个喷嚏飞来的气体传染得病。

有的患病的门户是街道两侧的“凹”处,警戒线就不会影响路人行走。原来石码街道两旁并不都是整齐的2层骑楼,有的是三五间一层的房子连在一起,但是建房的时候比骑楼退后了几米,形成了一小片“凹”处空地,于是警戒线就在空地里,不影响行人走过

     有的患者门户是在“巷”、“间”或者“埕”里,巷子常常只有一人人走过,“间”或者“埕”是中间有像街道宽的空地,四周是房子的街区部落,警戒线是如何划分的?至今无从想起,但可以肯定的是,患者门户对邻居的传染几乎无法避免。

    有趣的是,那些被拉上警戒线的人家,还在里面过日子,看起来和常人一样。因为他们被隔绝,很多人过路时眼睁睁地看他们,他们在那里悠闲地淘米、烧饭、做菜,有的老人还坐在大厅里泡茶抽烟,好像没事一样。我当时很奇怪,他们有病吗?为什么不送到医院?直到现在我还没找到答案。

    六十年代初,石码街道的副霍乱警戒线就再也没看到了。是医疗设施的先进得以把病人请进医院?还是病情被控制或者消失?总之,是一件大好事。

大家看下图就是石码的一个“间”,如果有传染病发生,几乎整个“间”都波及。

以上图片来源于小石码夏荷外婆的新浪博客

关于石码“间”和“埕”的故事,请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9b28b0100phve.html

最近博文:

天花板上的大腿

我的文学城博文连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过客手笺' 的评论 :这就是最小的“间” 的民居,可能现在还在。因为石码要保护古城,很多小街巷不能拆。
过客手笺 回复 悄悄话 看那张照片有一种“痛”,想象不出那时人们是怎样生活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