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山同一木,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正文

谈谈香港人(一)--------- 我真实的香港旅游遭遇

(2012-02-02 16:04:29) 下一个
十年前,我还在国内,单位组织去香港旅游。那时的香港已回归中国,而我们在内陆城市的人,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香港人。对香港和香港人的认识全部来自香港影视剧,那个中国版图南端的南国城市,对我们来说就意味着繁华、时尚,引人无限向往。加上长期以来,中国宣传口径上,对香港人一口一个 "同胞",叫得无比亲切,让我们这些内陆人,真就把香港人当成了一个早过了几年富裕日子的亲戚。

带着对游走在繁华的香港街道,和购买时尚物品的向往,以及一厢情愿的同胞情结,我们前往香港一游。并最终以惨痛的经历为代价,认清了一些香港人对待内地人的真实态度,也从此形成了我对香港人的第一印象。

那一年的香港之游,面对人熟地熟,踏在自家地盘上的香港导游,我们一车内地游客,仿佛就是放在案板上鱼肉,怎么被宰被捏,都无计可施。香港导游面对我们时的重点,绝不放在旅游景点上,匆匆一游后,就眉开眼笑地拉我们去购物。所去之处,全部都是自家的 "山寨店",摆着一堆一堆号称欧美、日本生产,但根本没听说过牌子的电子产品、化妆品,或是满屋金光耀眼,却毫无品牌保证,难辩成色成份的珠宝首饰。

当一车一车的内地游客,好比被绑架的人质一样,被塞进人流拥挤的,远离市区的"山寨店"后,那些旅游大巴就从门口消失了。有游客对室内一众令人起疑的物口毫无兴趣,提出要到大巴上息一会时,导游便堵上一句"香港政府规定,旅游大巴不能在门口停留",然后转身向其他游客促销。这一被关门强购,通常都在两、三小时以上,我等实感无聊的游客,只好疲惫地靠在柜台前,等待开门"大赦",而我们在香港的旅游区才只有一、两个小时的游览时间。

总会有带了购物计划和购物资金,一定要在香港把钱花出去的游客。所以 ,纵然是 "山寨店"的假货",然而人生地不熟,行程又完全被导游掌控,无奈之下,总还是有人掏腰包一肥导游的佣金所得。可是,大赚内地游客钱的香港导游,不只毫无客气,面对我们时却总是一副的凶神恶煞相,仿佛被虐待了几百年之后的人格变异,或是尖酸刻薄,挖苦讽刺,好象在棚户区混大的没教养的样子。

当游客抱怨,可否带我们去正规商店时,那个号称父亲是台湾人,母亲是新加坡人,自己在香港出生长大五短身材的女导游,便嘲讽起来 "你们有钱啊,买得起贵的东西,可是刚才在店里,看十几万港币的钻石时,导购一过来问有什么要帮忙,怎么这几位先生吓得转身就跑呢?" 。到半山看夜景时,车行在蜿蜒的山路上,无端端地,五短导游又开始语带讥讽 "这里是富人区啊,你们谁有亲戚在这里,介绍给我一个嘛,管他有多老,辛苦几年就够一辈子啦"。我们一车人无人搭腔,导游越发得了意,连声追问 "有没有啊? 有没有? 你们都是有钱人嘛"。


从事导游业的,难免会有些恶习,这一特点全世界都或多或少存在,概因所做不过一锤子买卖,无被追索的后顾之忧。不过,十年前我们所遇到的这个香港导游,对于我们这些充满了很傻很天真的同胞之情的内地人来说,就是对香港人的初印象。如果只是她一人之恶行,倒也不影响对整体香港人的客观认识,可怜的是,被这个导游折磨之后,还有更不堪回首的经历。

最后一天下午,在即将乘船前往澳门之前。五短导游 "开了恩",放我们在一个名为广东道的地方自由购物。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而且有行程催后,大家只好乱逛乱买。我在一家电子产品店,看上一个标价1200港币的相机,意欲购买,那个店主见我有买的意思,便不停地催促 "快拿钱,快拿钱",并伸出右手,四个手指一勾一勾的等着拿钱。我付了钱之后,再仔细查看相机,却发现此机的胶卷是一种在内地无售的特别型号。我要求退货,那店主一脸嘲笑地眦牙笑了起来 "你以为这是哪里啊,这是香港,买了货是不能退的",我立刻急了起来,这1200也不算太小,也不能说丢了就丢了,我工资挣来的,这么被骗被抢,我也不甘啊。再三请求,那店主却侧身靠在柜台上,看都不看我,我当时又急又气,眼泪都快出来了。

当时身边还有两位男同事,然而店内一众男店员,面带恶想,我这两个男同事施展不开,也只能跟我一起请求。后来店主说,那就给你换一个吧,又从柜台拿了一个看上去没什么问题的相机,我们急着赶去澳门的船,只好匆匆离开。回到车上,听另一个游伴说,他在另一家相机店,只问了一个相机的价格,就被店主讹上,说按香港的规矩,问了价就必须买,这个看起来身形高大的游伴,在店里一群人的虎视耽耽下,只好买了。

而我那个后来 换的,看起来没问题 的相机,其实根本是个坏相机,毁了我全部后来在澳门的留念。那当时一瞬间付出去的1200港币,就被那个黑心的香港店主昧着良心揣进腰包了。我当时只是一个文静的年轻姑娘,而那些坏了良心的香港人,是见内地人就欺负,无论男女老少,他们都下得去手。而且不要讲什么内地人大陆人向钱看,我看这些香港人更是唯利是图,甚可至不择手段。那个一路既赚我们钱,又挖苦我们的五短导游,最后一天收小费时,精神大好,满脸笑容,当着我们面就手沾唾沫一张张数起钱来,前额头发搭下来挡了一只眼,她也顾不上撩一下,一副低俗的恶行恶相。

那次香港之行后,我对香港人的第一印象就建立起来了,对所谓的同胞之谊有了更深的认识。至于 "哪里都有好人,哪里都有坏人"这句公理,在有些情况下其实也并不适用,毕竟,不把你当自己人,毫无亲切感时,一切冷漠和随之而来的恶行都有产生的可能。

这只是我十年前第一次去香港的经历和印象,后来来到美国后,也认识了不少香港人,对香港人的印象当然就更加扩大,不限于那些只欺负内地人的旅游业人士身上,对香港人的理解也更深入全面,不过,今天时间有限,改日再谈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