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个人资料
stonebench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一根筋

(2023-01-09 13:12:41) 下一个

1. 验药,医当然不必废。

验药,是“有效成分”思维的反映。单一成分对单一病因的疾病有效,比如青蒿素治疟疾。但疾病不一定是单一表现,也不一定是单一起源。所以,有效成分可以,但不一定能治病,比如胰岛素和糖尿病。

中医常用草药非常有限,所以,中医用药原理不是有效成分。

2. 既然你追问,那就是你吧。当然,你需要一个例子:

“1。中医不是现代科学,但曾经是科学。(现代科学将来也会“不科学”呢。

评:科学就是科学,科学只有200年历史,没有什么现代科学古代科学,科学的本质是证伪,中医从未被证伪,中医从来不是科学。”

“中医从未被证伪,中医从来不是科学”。

这种论断本身就是伪科学。俺已经说明白了:证伪,需要前设条件,比如平面上,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平面上”就是“可证伪”的条件,在平面上,不是180则不是三角形。这是可证伪的。如果换一个条件,曲面上,三角形内角和就不是180。

你说来说去,只提抽象的“可证伪”,却不提可证伪的条件。这种绝对论断本身就是反科学的。如果加上明确条件,中医的“可证伪”也不是什么难事。问题是,这些明确的条件当然是在中医的理论框架(正如科学论断都在科学框架之内一样)之内,你了解吗?你愿意了解吗?

科学越发展越细,对生命体系的认识可能越清楚。未来科学在更深的层面上发现生命机制,印证中医的某些观点,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废医,中医不科学,是不是以当前的认知水平否定这种可能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